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红美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造血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减少
  • 2篇造血干
  • 2篇造血干细胞
  • 2篇扩增
  • 2篇扩增作用
  • 2篇干细胞
  • 1篇蛋白
  • 1篇新生儿
  • 1篇血功能
  • 1篇血细胞
  • 1篇血细胞生成
  • 1篇血小板减少性...
  • 1篇血小板减少症
  • 1篇血小板膜
  • 1篇血小板膜糖蛋...
  • 1篇造血功能
  • 1篇生长因子Β

机构

  • 7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王红美
  • 5篇沈柏均
  • 3篇曾凤华
  • 2篇隋星卫
  • 2篇侯怀水
  • 1篇张丽萍
  • 1篇时庆

传媒

  • 2篇国外医学(输...
  • 1篇中国小儿血液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国外医学(儿...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年份

  • 1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糖蛋白130和c-kit同时激活对脐血CD_(34)^+细胞的扩增作用
2000年
目的 :探讨同时激活糖蛋白 1 30 ( gp1 30 )和 c- kit信号系统 ,对脐血长期培养启动细胞 ( LTC-IC)和混合造血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 CFU- Mix)的扩增作用。方法 :利用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脐血 CD+ 3 4细胞 ,在体外液体培养体系中 ,经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6受体 ( s IL- 6R)、白细胞介素 6( IL- 6)、干细胞因子 ( SCF)和白细胞介素 3( IL- 3)的不同因子及组合扩增 3w,分别用甲基纤维素法和有限稀释法测定 CFU- Mix和 LTC- IC的扩增效率。结果 :s IL- 6、IL- 6和 SCF单独都不能使 CFU- Mix得到扩增 ,而三者联合可使 CFU- Mix数目显著扩增 ,且于培养 2 w时扩增效能最佳 ,此时 CFU- Mix扩增到 2 2 .5倍 ,LTC- IC扩增到 3.5倍 ,作为对照的 SCF+ IL- 6+ IL- 3组则仅分别扩增到 3.0和 1 .9倍。形态学分析发现 :IL- 6、s IL- 6R和 SCF协同作用下 ,产生的集落体积较大 ,并可观察到各系造血细胞集落及不同发展阶段的细胞。结论 :由 IL- 6/s IL- 6R复合物和 SCF联合激活 gp1 30和 c- kit信号系统可刺激造血干 /祖细胞发生明显扩增 ,体外扩散时间以 1~ 2周为宜。
王红美隋星卫侯怀水曾凤华沈柏均
关键词:C-KIT胎血CD^+34细胞脐血移植
转化生长因子β与造血被引量:3
1998年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广泛存在于体内的具有强大生物学活性的多效细胞因子,对原始造血干/祖细胞和各系定向祖细胞都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作用特点为双相、直接、可逆,且呈剂量依赖性。TGFβ还可抑制白血病细胞的生长。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王红美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造血干细胞白血病
sIL-6R,IL-6和SCF对人脐血CD34^+细胞的扩增作用
1999年
1995年,我们发现由于细胞因子(SCF)和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复合物同时激活c-kit和gp130信号系统,有利于CD34^+细胞的扩增。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同时激活这两个信号系统对更原始的脐血长期培养启动细胞(long-term culture-initiating cell,LTC-IC)和混合造血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ix)的扩增作用。
隋星卫王红美侯怀水曾凤华张丽萍沈柏均
关键词:IL-6SIL-6RSCFGP130
胎盘造血功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0
2000年
目的 探讨胎盘在整个胎儿时期造血中的作用 ,寻找造血干 祖细胞的新来源 ,供临床移植应用。方法 分别测定脐动脉和脐静脉血中CD34+ 细胞、粒 巨噬系细胞集落 (CFU GM)及造血生长因子含量 ;胎盘绒毛膜组织切片采用HE染色和CD34 单抗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脐静脉血中CD34+ 、CD34+ CD38- 细胞及CFU GM含量均高于脐动脉 ,脐静脉血中含有较多的造血刺激因子 ,而造血抑制因子的含量与脐动脉相似。胎盘绒毛膜间质中可见到造血岛、网状细胞及散在分布的CD34+ 细胞。结论 胎盘是胎儿期造血器官之一。推测同时采集胎盘及脐血中的造血干细胞 ,则有可能满足成人干细胞移植的需要。
曾凤华沈柏均王红美时庆侯怀水马秀峰
关键词:造血功能血细胞生成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脾切除被引量:2
2001年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脾脏与抗血小板抗体的产生和致敏血小板的破坏有关,脾切除可使部分患者痊愈。可根据血小板动力学研究和对HDIVIgG的反应来预测脾切除的疗效。脾切除的方法有多种,可根据患者病情和医院水平进行选择。但脾切除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手段,应严格选择手术指征。
王红美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切除血小板膜糖蛋白
CD34^-造血干细胞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0年
造血干细胞(HSCs)的表型一直是研究的重要课题。一般认为:CD34^+是骨髓HSCs的标志之一。但近年研究发现:存在一CD34^- HSCs群,它能长期重建造血并可分化为CD34^+细胞,可能是CD34^+细胞的前身细胞。本文对CD34^- HSCs从发现、含量、表面分子表达、体外体内生物学特性及体外培养扩增条件方面的研究进展等作一综述。
王红美沈柏均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CD34^+生物学特性
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被引量:3
2000年
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由于母亲体内的抗血小板自身抗体或同族异体抗体通过胎盘作用于胎儿血小板引起 ,严重者可致颅内出血。据抗体的形成机制可分三类 :胎母同族异体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妊娠相关的自体免疫性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和新生儿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各类的治疗不同 ,预后不同 ,在随后的妊娠中 ,其同胞受累机率亦不同。正确认识本病可使产科和儿科医师能及时正确处理患儿 。
王红美沈柏均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症新生儿发病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