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守恩

作品数:20 被引量:125H指数:6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历史地理
  • 7篇哲学宗教
  • 3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社会
  • 4篇信仰
  • 4篇民间信仰
  • 3篇社会史
  • 3篇民国
  • 3篇村社
  • 2篇社会史视野
  • 2篇天主
  • 2篇天主教
  • 2篇农村
  • 2篇农村社会
  • 2篇农业
  • 2篇农业社会
  • 2篇清代
  • 2篇主教
  • 2篇主义
  • 2篇文化
  • 2篇习俗
  • 2篇风俗
  • 2篇传统风俗

机构

  • 17篇山西大学
  • 1篇山西省委党校
  • 1篇吕梁教育学院

作者

  • 17篇王守恩
  • 2篇刘安荣
  • 1篇李文慧
  • 1篇李军
  • 1篇梁淑荣
  • 1篇王俊斌

传媒

  • 4篇晋阳学刊
  • 3篇宗教学研究
  • 3篇沧桑
  • 1篇史学理论研究
  • 1篇中国地方志
  • 1篇民俗研究
  • 1篇山西大同大学...
  • 1篇吕梁教育学院...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3
  • 4篇1999
  • 1篇1996
  • 1篇199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代山西的禁毒历程被引量:2
1999年
王守恩琚会林
关键词:阎锡山毒品问题禁烟运动丁戊奇荒民国年间
近代山西传统文人对基督教的排拒与皈依——以刘大鹏、席胜魔为例被引量:6
2006年
本文通过对刘大鹏、席胜魔的个案分析,探讨了近代山西传统文人对基督教的反应。由于宗教的和非宗教的各种原因,刘大鹏坚决拒绝和排斥基督教;席胜魔则接受基督教,并积极传教布道,对基督教在近代山西的传播起了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法国汉学家谢和耐先生认为1620年后中国知识阶层全部转向仇视基督教,这一论点是难以成立的。
王守恩刘安荣
关键词:基督教
社会史视野中的民间信仰与传统乡村社会被引量:26
2010年
本文讨论了民间信仰与当地的生态、生活和生产之间的关系,指出民间信仰的地方性大多来自该社会特定的生态系统,此信仰反过来又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保护功能;反映群体成员共同生活利益与需求的群体监护神信仰是传统乡村社会的建构性因素,它缩小了个人与群体间的差异,造就了群体认同和凝聚力;行业神崇拜对行业群体也有教化作用,它增强了行业人士的自我约束和规范行为,有利于维持良好的经济秩序。总之,除个别情况之外,民间信仰是社会教化和生产、生活控制功能的重要环节,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王守恩
关键词:民间信仰社会生态
17~19世纪西教在山西的传播被引量:6
2003年
探讨义和团运动前天主教、新教在山西传入,传播的历程与概况,考察两教传入的州县及教徒的数量,纠正一些不实认识,并通过对教会的传教方式和教徒入教动机的剖析,揭示当时山西社会的一些特点与问题以及西教能在山西立足发展的社会根源。
王守恩刘安荣
关键词:天主教新教
坚持对文化传统的批判继承
1999年
文章对否定中国文化传统的批判继承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批判继承是我们对待祖 国文化传统应有的正确态度,也是弘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需要,应该得到坚持和强调。
王守恩
关键词:弘扬
对民间风俗入志之管见被引量:3
1999年
王守恩
关键词:民间风俗民族问题历史唯物主义传统风俗传统农业社会客观性
“走西口”与近代内蒙古中西部的土地荒漠化被引量:4
2004年
王俊斌王守恩
关键词:土地荒漠化走西口荒漠化土地康熙年间社会环境汉族人口
汉族传统寄拜习俗述论被引量:2
1993年
人口的生产养育,与每个家庭乃至整个民族的存亡兴衰息息相关,因此它历来受到各族人民的重视。在长期的人口生产与养育的实践中,汉族人民形成了自己传统的生育习俗,寄拜即为其中的一种。寄拜是汉族养育婴幼儿的一种传统习俗。如果小孩多灾多病,或经卜者算出其命不祥,或因其家得子屡夭、缺少子女而特别娇贵,那么其家就大多会行寄拜之举。简而言之,寄拜就是将小孩出寄或拜认于某一对象,与之结成某种名义上的亲近关系,以求吉祥佑护、消灾免祸,从而使小孩不夭折、好养活、能够长大成人。寄拜的具体作法,大致有以下两类。其一是将小孩寄名神佛、寺庙。
王守恩
关键词:婴幼儿汉族人传统习俗人口生产生育习俗子女
清代、民国晋中地区的村社被引量:2
2014年
村社的组成与活动在清代、民国的晋中是一种重要的村落民俗。村民由共同信仰和地缘关系建构起村社。村社兼具民间信仰组织和村落自治组织的双重属性,普遍存在于各个村落,虽然规模大小不等,但它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职能。各村之社把世俗权力与神圣权威结合起来,卓有成效地对村落实施了整合、教化和控制,使村落群体保持了凝聚与秩序,社区生活因而得以和谐运行、稳定延续。
王守恩
关键词:清代民国村社
清代至民国时期山西太谷的民间信仰
<正>民间信仰在传统时代是民间文化的重要内容、民众意识的核心部分, 其社会影响和作用超过了任何一种思想学说及宗教。对它的考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基层社会的生态和秩序、把握乡村社会的结构与运行。近些年
王守恩李文慧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