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承诚
- 作品数:81 被引量:442H指数:12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论西方生态政治学说演化过程的教学线索与教学内容
- 2017年
- 西方生态政治学致力于挖掘环境问题背后的政治因素,并找寻政治处方。呈现明显的两阶段特征,在两个阶段中,不同思潮不断涌现。这使得相关专业课的教学缺乏明显的线索,相应的教学内容安排也存在难度,教学难以深入,往往浅尝辄止。从两个阶段划分入手,对西方生态政治学说史的教学线索加以明晰,合理划定的相关教学内容。
- 沈承诚
- 关键词:教学线索
- 什么样的县委书记与县长组合治理效能高?——基于全国百位优秀县委书记的面板样本
- 2022年
- 县委书记和县长作为县域党、政主官,是域外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作用于此县域治理的基本桥梁,两者能否形成共同行动理念和行动路径,强化行动执行是县域治理效能实现的关键。传统静态的体制机制分析无法解读其行动效应影响,需要实现行动者视域的相适转换。以全国百位优秀县委书记及所在县域县长的102个组合数据为共同面板样本,对两位行动者背景特征差异对治理效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县域党、政主官组合搭配时长、平均学历、毕业院校、经济学、管理学或法学专业、本地晋升与治理效能正相关。适当增加县领导班子的搭配合作时长,组建县领导班子时考虑官员学历背景,组建县域领导班子时考虑官员专业背景的搭配,优先选择本地晋升。
- 沈承诚
- 西方治理理论引入的社会条件分析被引量:20
- 2005年
- 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西方的治理理论,源于西方学术界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中既看到了市场的失效,又看到了国家的失效。治理理论的提出是对传统政府与市场二分的一种超越,治理可以弥补国家和市场在调控和协调过程中的某些不足,但是治理在西方的盛行,必须存在其发挥作用的社会条件或者说是载体。因此,在没有对引入治理理论的社会条件加以客观理性分析之前,不要把治理理论当成包治百病的妙方,更不要盲目引入治理理论。
- 沈承诚左兵团
- 关键词:社会条件非营利组织
- 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解决当代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中“行政区经济”问题的新思路
-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生产要素流动的不断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而在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却遭遇到许多现行行政区划的阻碍,典型地表现为“行政区经济”现象。本文以博...
- 沈承诚
- 关键词:区域公共管理行政区经济区域经济
- 文献传递
- 从政府垄断到多元互动——农村公共产品民营化进程中的多重博弈关系解读被引量:5
- 2006年
- 农村公共产品民营化实质上就是农村公共服务领域内的一场制度变迁,即打破农村公共事业领域原有的政府一元供给的制度格局,确立政府、民营经济、村民组织多元互动的制度格局。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多重博弈关系,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民营化与民营经济的博弈、民营化与村民组织的博弈。以博弈论作为基本分析工具,深入探究各自的博弈过程与博弈策略,推导出可能出现的各种博弈局面甚至是博弈困境,提出相应的引导性对策。
- 沈承诚
- 关键词:多重博弈农村公共产品民营化
- 全国省级主政官员个体特征的治理效能表现研究——基于高阶理论的面板数据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基于1992年~2019年全国省委书记和省长个体特征信息和治理效能表现(辖区经济增长)的资料,构造逐年观察值的面板资料,考察其个体特征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关系。在控制了区域效应和时间效应后,省委书记和省长的个体特征(年龄、教育水平、任期)与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官员年龄和任期均与区域经济增长呈倒U形关系,且教育水平越高的官员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在近年逐渐显露出来。拥有继续教育培训经历的省委书记、省长所在的省有更好的经济增长表现,省级主政官员继续教育并非是形式化学习。省委书记和省长的最佳任期是4.48年。这些研究发现为我国遴选和晋升省级主政官员提供参考。
- 沈承诚
- 关键词:经济增长高阶理论
- 县域主政官员个体特征、成长轨迹与腐败的关联性研究——基于近20年的150个腐败案例被引量:1
- 2023年
- 文章基于县域的特殊情境,突破传统静态分析架构,重塑县域分析框架,探寻县域主政官员腐败的内在机理。通过梳理150个县域主政官员腐败案例,形成落马县域官员完备的变量体系,进而深入探究县委书记、县长腐败的内在机理。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个体特征上,官员的学历、资历与腐败金额具有正相关性,部分有家庭成员参与腐败的官员更容易产生严重的腐败;落马方式中,中央巡视组监督效果大于纪委查处及群众监督,省委巡视组监督效果相对最弱;任职经历中,腐败金额与“贫困县”“秘书”经历无显著的线性关系,但与“教师”经历有显著的线性关系,腐败金额与任职时长无显著的线性关系。
- 沈承诚许梦梅
- 关键词:县域治理腐败
- 从政府垄断到多元互动——公用事业民营化过程中的多重博弈关系解读被引量:7
- 2005年
- 公用事业民营化实质上就是公共服务领域内的一场制度变迁,以博弈论作为基本分析工具,探究公用事业民营化过程中存在的多重博弈关系,即公平与效率的博弈、民营化与民营经济的博弈、政府公利性与自利性的博弈、民营化与第三部门的博弈。通过深入分析各自的博弈过程与博弈策略,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博弈局面甚至是博弈困境,提出相应的引导性对策。
- 沈承诚左兵团
- 关键词:政府垄断多元互动民营化民营经济
- 后发国家自主现代化的中国经验
- 2024年
- 现代化是人类的共同事业,但现代化并非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而是拥有复杂层次结构和因素变量的长历史演化过程。后发国家被西方“冲击”后的被动现代化“反应”,需遵循发展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即国家建构、政党领导和政府质量是促成自主现代化的基础要素。从国家建构看,后发国家自主现代化的前置问题是国权问题,国家认同持续注入则是国家建构的根本;从政党领导看,后发国家需要政党的自主现代化共识凝结和政治动员,且后发国家政党应以自身制度化带动国家政治制度化;从政府质量看,渐进经济改革的政策创制是政府质量高低的关键指标,公正、回应和廉洁则是政府质量的价值依归。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家建构、政党领导和政府质量的目标分别指向国家人民属性和建设人民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新形态以及效能与公信力兼具的法治政府,它们是中国式现代化高度自主性的根本保障。后发国家现代化如果仅聚焦技术层面的工业化或硬性照搬照抄西方制度模式,未基于基本国情以渐进模式促成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相适改革演进,则必然遭遇挫折,沦为西方现代化的“附庸”。
- 沈承诚
- 关键词:后发国家政党领导政府质量
- 地方政府核心行动者的行为动机与行为模式研究——以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政策执行为例被引量:1
- 2012年
-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是我国解决人地矛盾、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的一项重要政策举措。地方官员作为地方政府核心行动者,在执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政策过程中生动地演绎了逐利的萌动。根据官僚经济理论,地方政府核心行动者具有政治、经济和社会三种行为动机,并存在四种不同的行为博弈模式。为推动博弈模式的转变与优化,需要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官员"去人格化"塑造;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监督效能;推动信息公开,加强民主监督。
- 鲁先锋沈承诚
- 关键词:地方政府农村建设用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