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宏

作品数:35 被引量:310H指数:8
供职机构:凯里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农业科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2篇施肥
  • 10篇土壤
  • 10篇不同施肥
  • 9篇养分
  • 8篇施肥结构
  • 7篇养分吸收
  • 6篇稻田
  • 6篇不同施肥结构
  • 4篇水稻
  • 4篇水稻土
  • 4篇水分
  • 4篇水分管理
  • 4篇微生物
  • 4篇秸秆
  • 3篇有机碳
  • 3篇生物量碳
  • 3篇生物质炭
  • 3篇施肥处理
  • 3篇蔬菜
  • 3篇微生物量

机构

  • 2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6篇凯里学院
  • 9篇中国科学院亚...
  • 8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宿州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复旦大学
  • 1篇湖南省林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33篇汤宏
  • 19篇张杨珠
  • 10篇廖超林
  • 9篇刘杰云
  • 9篇黄运湘
  • 8篇龙怀玉
  • 7篇沈健林
  • 6篇王聪
  • 6篇侯金权
  • 5篇吴金水
  • 5篇李向阳
  • 4篇刘伦沛
  • 4篇曾掌权
  • 3篇邱虎森
  • 3篇周卫军
  • 3篇曾艳
  • 3篇王云生
  • 3篇王建伟
  • 3篇李洪斌
  • 3篇颜雄

传媒

  • 6篇水土保持学报
  • 6篇湖南农业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土壤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当代教育理论...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凯里学院学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科学技术创新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0
  • 4篇2009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洞庭湖平原菜园土壤养分径流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9
2012年
通过定位大田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蔬菜类型及不同施肥结构对菜园土壤养分径流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菜园土壤养分径流损失以氮为主,钾素次之,磷素最少。种植辣椒作物由于施肥量大于南瓜,氮、磷、钾养分的淋失显著高于南瓜地。白菜地磷、钾养分的淋失显著高于甘蓝地。春、夏季蔬菜地氮、磷、钾养分的淋失高于秋、冬季蔬菜地。在茄子生育前期,当地菜农习惯施肥处理(CK2),氮、磷养分的淋失较其他处理严重,单施化肥处理(NPK),钾养分的淋失较其他处理严重。白菜、甘蓝地前2次径流水样中,习惯施肥和单施化肥处理氮、磷、钾养分的淋失较其他处理严重。施用有机肥料,在蔬菜生育后期氮、磷、钾养分的淋失大于其他处理,维持较高的水平。不施肥处理,也存在着养分的损失,且数量较大,在生产实践中应加强土壤养分资源的管理和高效利用。
汤宏张杨珠龙怀玉黄运湘廖超林曾掌权侯金权和利钊
关键词:菜园土壤施肥结构洞庭湖
不同施肥结构对茄子和辣椒产量及氮磷钾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几种施肥结构对辣椒和茄子产量及对氮、磷、钾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供试土壤条件下,茄子和辣椒的地力产量相差不大,但茄子的施肥效应远远大于辣椒。不同施肥处理相比,无论茄子还是辣椒,有机无机肥配施及施用蔬菜专用配方肥均可显著提高蔬菜产量,其产量明显高于当地习惯施肥和NPK处理。(2)与NPK处理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可明显提高茄子和辣椒的氮、磷、钾吸收量和对氮、磷、钾肥的当季利用率。当地习惯施肥处理的氮、磷肥施用量明显高于茄子和辣椒的需要量,而施钾量明显偏低,因而其对氮、磷肥的利用率明显低于平衡施肥处理。(3)茄子对菜地土壤养分的利用能力低于辣椒,而对氮、磷、钾养分的需求量却大于辣椒。因此,在同样土壤肥力条件下,茄子的施肥量应大于辣椒的施肥量。(4)在供试土壤条件下,茄子和辣椒的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88.94、100.16、212.46 kg/hm2和132.37、59.55、133.77 kg/hm2,茄子和辣椒所施肥料的N∶P2O5∶K2O值分别为1∶0.53∶1.12和1∶0.45∶1.01。据此,可以制定供试土壤条件下茄子和辣椒的平衡施肥量和研制其专用配方肥。
张杨珠汤宏龙怀玉盛浩黄运湘颜雄廖超林
关键词:施肥结构辣椒茄子养分吸收
不同施肥处理对白菜的物质积累与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26
2009年
研究了在洞庭湖平原的冲积性菜园土条件下,不同施肥结构对白菜生育期间的物质积累与白菜对N,P,K养分的吸收规律以及土壤有效N,P,K养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白菜的产量相差较大,各施肥处理比不施肥对照平均增产达33.1%,但各施肥处理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白菜对N,P,K养分的吸收都是在移栽30 d以后的生长中、后期,与其地上部生物产量的积累规律一致。专用肥处理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明显促进白菜对N,P,K养分的吸收,从而提高白菜对肥料养分的利用率。当地习惯施肥处理的N,P施用量明显过大,浪费肥料,也对当地水体及环境造成污染。其施K量明显低于白菜一季的总吸钾量,既影响白菜产量和品质,也造成土壤K素的耗竭。根据不施肥对照和4个平衡施肥处理白菜地上部分的养分吸收总量结果,以白菜对肥料N,P,K的当季利用率分别为40%,25%和60%计算,供试土壤条件下白菜一季所需N,P2O5,K2O的施用量分别为195.25 kg/hm2,145.60 kg/hm2,228.53 kg/hm2。其N∶P2O5∶K2O值为1∶0.75∶1.17。
侯金权张杨珠龙怀玉周卫军廖超林曾艳汤宏黄运湘
关键词:白菜养分吸收
不同施肥结构对两种叶菜类蔬菜的产量及肥料养分吸收与利用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和室内测定,研究了洞庭湖平原地区蔬菜生产基地不同施肥结构对两种叶菜类蔬菜(白菜和甘蓝)的产量及肥料养分吸收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有机肥可明显提高蔬菜产量;与不施肥对照和纯化肥处理比较,白菜平均分别增产32.2%和18.2%,甘蓝平均分别增产53.3%和7.8%。配施有机肥处理能明显提高白菜和甘蓝的养分吸收量和利用率,其中,配施有机肥的3个处理的甘蓝对氮、磷的利用率平均分别比当地习惯施肥处理高21.6%和10.0%,对氮、磷、钾的利用率平均分别比纯化肥处理高17.2%、10.2%、17.9%;配施有机肥的3个处理的白菜对氮、磷的利用率平均分别比当地习惯施肥处理高23.2%和16.1%,对氮、磷、钾的利用率平均分别比纯化肥处理高26.7%、13.6%和22.2%。根据两种蔬菜的养分吸收结果,运用平衡施肥理论,求得了两种蔬菜的平衡施肥参数,白菜N∶P2O5∶K2O的配比为1.00∶0.50∶1.07;甘蓝N∶P2O5∶K2O的配比为1.00∶0.53∶1.14。
张杨珠龙怀玉汤宏颜雄盛浩黄运湘廖超林
关键词:白菜甘蓝
小麦秸秆生物质炭添加对第四纪红壤CO_2和N_2O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生物质炭具有含碳量高、吸附性强、不易分解等特点,农田施用生物质炭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土壤固碳和温室气体减排措施。本研究以第四纪红色粘土母质发育的红壤为对象,添加不同量的小麦秸秆生物质炭(0、0.5%、1%、2%和2.5%w/w),以不添加生物质炭处理为对照,在25℃恒温,保持田间持水量稳定的条件下,进行60 d的室内培养,通过测定培养期间土壤CO_2和N_2O排放与相关土壤性质,分析其动态变化,探讨生物质炭添加对红壤CO_2和N_2O排放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生物质炭添加极显著的影响CO_2和N_2O排放(P<0.01)。在培养期的前15 d,尤其是前2 d,与对照相比,生物质炭添加促进了CO_2排放,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这与生物质炭本身含有的可溶性有机碳分解和无机碳释放有关。与CO_2排放相反,在培养期的前10 d,生物质炭添加较对照降低了N_2O排放。这是由于生物质炭吸附土壤中的NH4+-N,降低了硝化过程产生的N_2O排放所致。在培养期的15~60 d,与对照相比,各生物质炭处理均显著降低了CO_2的排放(P<0.05),降幅达8.2%~18.4%。培养10 d之后,与对照相比,生物质炭增加了土壤N_2O排放。从整个培养期来看,与对照相比,生物质炭添加促进了CO_2(0.5%生物质炭处理显著降低,P<0.05)和N_2O排放,增幅分别为-6.3%~18.7%和16.9%~58.5%。研究表明,在室内培养条件下小麦秸秆生物质炭添加促进了第四纪红壤的CO_2和N_2O排放,该结果可以为田间条件下应用生物质炭作为减排措施提供参考。
刘杰云刘杰云邱虎森王聪沈健林汤宏沈健林
关键词:生物质炭红壤氧化亚氮温室气体排放
不同施肥处理对白菜和甘蓝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白菜、甘蓝产量、养分吸收及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粪肥、菜饼肥及蔬菜专用肥分别与化肥配施处理的白菜和甘蓝的产量高于纯化肥处理.白菜以蔬菜专用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的产量最高,比纯化肥处理提高了25.30%;对N、P养分的利用率最高的处理分别是菜饼肥与化肥配施处理、蔬菜专用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白菜产量比纯化肥处理分别提高了21.65%、10.77%;甘蓝以菜饼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的产量较高,比纯化肥处理提高了9.90%,对N和P养分的利用率最高的处理均为菜饼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甘蓝产量较纯化肥处理分别提高了29.23%、14.9%.
汤宏张杨珠龙怀玉黄运湘廖超林李洪斌
关键词:白菜甘蓝养分吸收养分利用率
不同生物质炭对稻田土壤CH_4排放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稻田是CH_4的重要排放源,降低水稻土CH_4排放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生物质炭因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吸附性和碱性等特性,在稻田CH_4减排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不同生物质和不同热解温度制成及不同孔隙结构的生物质炭对稻田土壤CH_4排放的影响及其机制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结果发现,不同生物质炭的性质有很大差异。不同生物质炭的添加,通过对稻田土壤的通气性、可溶性有机碳含量、p H及水稻植株的不同作用来影响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的活性和丰度,进而影响CH_4排放。此外,生物质炭对CH_4排放的影响还与土壤类型有关。结合目前国内外生物质炭对CH_4排放影响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未来生物质炭在稻田CH_4排放领域的研究方向,旨在为生物质炭在稻田CH_4减排中的应用提供思路和参考。
刘杰云邱虎森沈健林汤宏王聪
关键词:生物质炭水稻土CH4排放热解温度
稻田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对稻米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为探索稻田中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对稻米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用10个不同方法对双季稻田进行处理,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分别测定了各处理稻田中所产稻米中的16种氨基酸的含量,其中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AAA分析柱,柱前衍生使用邻苯二甲醛(OPA)和9-芴甲基氯甲酸酯(FMOC-CL)为衍生试剂。结果发现:1)10个处理中的稻米16种氨基酸种类齐全,施氮肥+添加生物质炭48 t/hm2+间歇灌溉(NPK+HBC+IF)处理中所得氨基酸总量为6520.7 mg/100g,效果最佳;对照组处理(不施加氮肥+无稻草还田+间歇灌溉)所得氨基酸含量4338.0 mg/100g为最低。以对照组处理所得必需氨基酸百分含量36.8%为最高值;无稻草还田+长期淹水(NPK+CF)处理方法所得必需氨基酸百分含量33.1%为最低值。10个处理中16种氨基酸中含量较高的氨基酸均为天冬氨酸、谷氨酸和精氨酸,含量最低的均为甲硫氨酸;2)施氮肥量相同时,长期淹水与间歇灌溉相比,氨基酸总量增加185.1 mg/100g,非必需氨基酸百分含量增加3%,谷氨酸、组氨酸和丝氨酸含量明显升高,但亮氨酸含量显著降低;3)施用氮肥能提高稻米中的氨基酸含量,且随着氮肥使用量的增加,氨基酸含量也随之增加,组氨酸含量增加显著;4)供氮量相同时,添加猪粪使氨基酸总含量升高了286.0 mg/100g,此结果表明,在供氮量相同的情况下,施用猪粪更有利于稻米氨基酸含量的提高;5)灌溉模式相同时,稻草还田配施氮肥对必需氨基酸和氨基酸总量均有提高,天冬氨酸、谷氨酸和组氨酸的含量增加较多,甲硫氨酸含量略有下降;随着稻草还田量的增加,对非必需氨基酸影响较为明显;当稻草半量还田(还田量为3 t/hm2)时,稻米中氨基酸总量增加最多;稻草全量还田+长期淹水(NPK+HRS+CF)与稻草半量还田+间歇灌溉(NPK+LRS+IF)处理中的氨基酸含量基本接近,但必需氨基酸含量前者略高于后者,说明稻草还田与水肥管理�
许丽卫刘杰云汤宏耿梅梅张丽萍袁红朝王久荣李勇
关键词:稻米氨基酸柱前衍生
稻秸的不同组分对水稻土微生物量碳氮及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为探明稻秸(稻草)及其不同组分(腐解稻秸、可溶性有机物和去活稻秸)对红黄泥水稻土微生物量碳、氮(MBC、MBN)和可溶性有机碳、氮(DOC、DON)含量的影响。通过室内恒温培养试验,研究了长期淹水条件下,添加稻秸及其组分对MBC、MBN、DOC和DON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S处理)相比,添加稻秸(RS+S处理)、腐解稻秸(DRS+S处理)和去活稻秸(NARS+S处理)均提高了MBC,提高幅度分别为11.17%(p<0.01),1.83%和6.25%(p<0.05),添加可溶性有机物(DOM+S处理)处理降低了MBC,降低幅度为2.67%;RS+S处理提高了MBN,提高幅度为15.29%,DRS+S、DOM+S和NARS+S处理均降低了MBN,降低幅度分别为15.19%,3.09%和15.92%。与S处理相比,RS+S、DRS+S、DOM+S和NARS+S处理均极显著提高了红黄泥DOC(p<0.01),提高幅度依次分别为13.33%,10.88%,6.81%和11.41%;RS+S、DRS+S和DOM+S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红黄泥DON(p<0.05),NARS+S处理极显著提高了红黄泥DON(p<0.01),提高幅度依次分别为6.96%,10.84%,10.12%和13.41%。与S处理相比,DRS+S和NARS+S处理极显著提高了MBC/MBN,RS+S处理显著降低了MBC/MBN,DOM+S处理对MBC/MBN几乎没有影响;各处理对DOC/DON没有显著影响。稻秸及其不同组分对红黄泥水稻土MBC、MBN、DOC和DON含量的影响基本一致,但影响程度存在差异,稻秸和去活稻秸影响较大。结果可为稻秸及其不同组分对MBC、MBN、DOC和DON的影响机理提供基础数据,进一步揭示稻田土壤速效养分的来源与转化关系,为农业生产中秸秆的科学利用和稻田土壤肥力定向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汤宏沈健林刘杰云王聪吴金水张杨珠
关键词:稻秸水稻土
秸秆还田与水分管理对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溶解性有机碳、氮的影响被引量:80
2013年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于2011年晚稻季在湖南省长沙县金井镇研究水分管理方式(间歇灌溉和长期淹水)和秸秆还田量(无秸秆还田,低量秸秆还田和高量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长期淹水的条件下,高量秸秆还田较无秸秆还田可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含量;间歇灌溉条件下,低量秸秆还田较高量秸秆还田可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含量。无秸秆还田条件下,间歇灌溉处理比长期淹水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含量高,可溶性有机碳含量低;高量秸秆还田下,长期淹水处理比间歇灌溉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含量高。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不同秸秆还田量下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含量影响不同。
汤宏沈健林张杨珠刘杰云王聪
关键词:秸秆还田水分管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