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杨珠

作品数:350 被引量:3,391H指数:30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2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9篇农业科学
  • 3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生物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天文地球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89篇土壤
  • 94篇水稻
  • 72篇水稻土
  • 67篇施肥
  • 57篇红壤
  • 39篇肥力
  • 37篇养分
  • 35篇稻田
  • 32篇不同施肥
  • 29篇红壤性
  • 25篇土壤肥力
  • 25篇红壤性水稻土
  • 23篇有机质
  • 20篇稻田土
  • 19篇稻田土壤
  • 19篇污染
  • 18篇有机肥
  • 18篇施肥结构
  • 17篇养分吸收
  • 16篇施用

机构

  • 339篇湖南农业大学
  • 30篇中国农业科学...
  • 28篇中国农业科学...
  • 26篇中国科学院亚...
  • 12篇湖南省土壤肥...
  • 11篇中国科学院
  • 9篇凯里学院
  • 9篇中国农业大学
  • 7篇华南农业大学
  • 7篇湖南中医药大...
  • 7篇湖南省农业厅
  • 6篇湖南师范大学
  • 6篇湖南省农业科...
  • 6篇醴陵市农业局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浙江大学
  • 5篇塔里木大学
  • 5篇衡阳师范学院
  • 4篇湖南农学院
  • 4篇辽宁大学

作者

  • 346篇张杨珠
  • 115篇黄运湘
  • 79篇周清
  • 74篇廖超林
  • 64篇盛浩
  • 49篇周卫军
  • 28篇曾希柏
  • 26篇冯跃华
  • 22篇王翠红
  • 22篇邹应斌
  • 20篇袁红
  • 19篇汤宏
  • 16篇龙怀玉
  • 16篇谭周进
  • 14篇和利钊
  • 14篇刘杰
  • 14篇胡瑞芝
  • 14篇尹力初
  • 14篇周萍
  • 13篇吴名宇

传媒

  • 71篇湖南农业科学
  • 51篇湖南农业大学...
  • 28篇土壤通报
  • 13篇农业现代化研...
  • 1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0篇土壤
  • 9篇中国生态农业...
  • 8篇土壤学报
  • 8篇中国农学通报
  • 8篇作物研究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 7篇应用生态学报
  • 6篇湖南农学院学...
  • 6篇生态环境
  • 5篇环境科学
  • 4篇生态学报
  • 4篇生态学杂志
  • 4篇生态环境学报
  • 3篇植物营养与肥...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7篇2020
  • 7篇2019
  • 12篇2018
  • 17篇2017
  • 17篇2016
  • 19篇2015
  • 15篇2014
  • 27篇2013
  • 31篇2012
  • 13篇2011
  • 19篇2010
  • 25篇2009
  • 29篇2008
  • 13篇2007
  • 17篇2006
  • 16篇2005
  • 11篇2004
3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期施肥对红壤旱地玉米生物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16
2013年
基于江西进贤旱地长期施肥定位试验田,研究不同施肥模式下玉米不同器官的生物量、养分吸收与分配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1)长期施用化肥导致土壤pH值下降,不合理施肥使土壤养分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机无机肥配施能有效缓解土壤酸化,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和有效养分含量。(2)与对照相比,N处理降低了玉米籽粒、穗轴、秸秆和根茬的生物量,而均衡施肥(NPK、2NPK)及有机肥处理(NPKOM、OM)使玉米籽粒增产1.1~2.9倍,并提高了其他器官的生物量。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及N、P养分对玉米籽粒的产量影响显著,土壤K养分对玉米生物量影响相对较小。(3)玉米对N的吸收主要集中在籽粒和秸秆,分别占总吸N量的41.8%~61.3%和30.3%~48.4%,P在籽粒中的吸收量高达61.8%~73.9%,K的吸收主要集中在秸秆,占总吸K量的51.4%~67.9%。有机无机肥配施模式则显著促进了作物各器官对养分的吸收和提高作物产量。作物养分的收获指数为P>N>K。
颜雄彭新华张杨珠周虎余喜初王雪芬谢平
关键词:长期施肥养分吸收红壤
湖南主要类型稻田土壤固定态铵含量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3
2002年
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培养试验 ,应用Silva和Bremner方法 ,研究了湖南省主要类型稻田土壤的固定态铵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 ,该省主要类型稻田土壤固定态铵含量为 141~ 35 3mg·kg-1,平均为 2 72± 6 7mg·kg-1,占土壤全N的 11.2 % ,高于湖南省以北各地区土壤和本地区地带性土壤———红壤的固定态铵含量 .其含量的顺序为河沙泥 >紫泥田 >潮沙泥 >黄泥田 >红黄泥 .在土壤剖面中 ,固定态铵含量随剖面深度的变化有 4种情况 :在 1m深度范围内随深度增加而增加 ;随深度增加而减少 ;随深度增加而无明显变化 ;土壤剖面中某一土层固定态铵含量明显增加或减少 .土壤固定态铵含量占土壤全N百分比随深度增加而恒增大 .土壤对NH+ 4的固定作用在 30℃下最强 ,高于 2 0℃和 40℃ ;长期淹水有利于潮沙泥、紫泥田和河沙泥对NH+ 4的固定作用 ,但干湿交替有利于黄泥田对NH+ 4的固定作用 .相关分析表明 ,土壤固定态铵含量仅与 <0 .0 1mm粘粒含量呈P0 .0 5水平的显著正相关 ,与有机质、全N、有机N和 <0 .0 0
张杨珠廖继佩李法云黄运湘胡瑞芝袁正平
关键词:稻田土壤固定态铵含量影响因素
湘东花岗岩发育水稻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被引量:4
2017年
选取湘东7个起源花岗岩风化物的水稻土样点,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指标体系,野外系统调查成土环境、描述土壤剖面形态,室内分析理化性质,研究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评述土系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在水耕人为土亚纲下,划分出铁聚和潜育水耕人为土2个土类,普通铁聚水耕人为土和普通潜育水耕人为土2个亚类,进一步划分出6个土族和7个土系(车溪系、刘家场系、双家冲系、红阳系、柏树系、湾头系和福安系)。对于同一地区类似母土/母质发育的水耕人为土而言,基于系统分类的定量化指标(颗粒大小和质地层次)比基于发生分类的定性判定具有更强的划分能力。
彭涛欧阳宁相张亮盛浩周清黄运湘张杨珠
关键词:诊断层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几种粉煤灰对磷素吸附与解吸特性的研究被引量:26
2005年
通过吸附解吸和培养试验,研究了几种粉煤灰对磷素吸附与解吸特性.结果表明,粉煤灰的全磷含量和有效磷含量分别为0.545~4.540 g·kg-1和19.55~163.0 mg·kg-1,显著高于土壤,粉煤灰对磷吸附量随着加入溶液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其吸附率随着加入溶液磷浓度的增加而减少;粉煤灰的吸磷率比土壤高,但其解吸率低.这主要是由于粉煤灰比土壤存在更多的磷吸附位点且结合能大,不易解吸.Langmuir方程、Freundlich方程和Temkin方程都能很好地拟合粉煤灰对磷吸附,其中Langmuir方程的MBC、Freundlich方程的a和Temkin方程的k2都可以表征粉煤灰对磷吸附能力,MBC、a和k2值越大,则吸磷能力越强.不同来源的粉煤灰的MBC、a和k2值不同,其大小顺序为:湘潭电厂(5 167.7,4 056.2,831.5)>岳阳纸厂(1 650.7,2 803.4,711.9)>华能电厂(303.0,1 677.6,368.7)>株洲电厂(76.2,464.2,211.0)>洞庭氮肥厂(34.7,413.48,213.8).粉煤灰对磷吸附固定作用随粉煤灰含水量的增加有增大的趋势.粉煤灰对磷吸附主要是专性吸附和化学沉淀反应,所以在施用粉煤灰改良土壤或利用粉煤灰制造复混肥时,须考虑粉煤灰对磷的固定作用及粉煤灰含水量的影响.
冯跃华胡瑞芝张杨珠邹应斌黄运湘王翠红李法云
关键词:粉煤灰吸附量
洞庭湖平原冲积性菜园土无机氮形态及剖面分布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洞庭湖平原冲积性菜园土无机氮形态及剖面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耕层土壤全N平均含量为1.25g/kg,变化范围为0.65~1.67g/kg,变异系数为15.54%;固定态铵平均含量为295mg/kg,占土壤全氮含量的23.2%,NO3--N和NH4+-N平均含量分别为46.00、1.91mg/kg.土壤全N、铵态氮、固定态铵含量在0~80cm土层中随剖面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硝态氮的剖面分布表现有淋洗下移的现象.
黄运湘张杨珠曾艳廖超林
关键词:剖面分布特征菜园土洞庭湖平原
不同施肥处理对白菜和甘蓝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白菜、甘蓝产量、养分吸收及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粪肥、菜饼肥及蔬菜专用肥分别与化肥配施处理的白菜和甘蓝的产量高于纯化肥处理.白菜以蔬菜专用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的产量最高,比纯化肥处理提高了25.30%;对N、P养分的利用率最高的处理分别是菜饼肥与化肥配施处理、蔬菜专用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白菜产量比纯化肥处理分别提高了21.65%、10.77%;甘蓝以菜饼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的产量较高,比纯化肥处理提高了9.90%,对N和P养分的利用率最高的处理均为菜饼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甘蓝产量较纯化肥处理分别提高了29.23%、14.9%.
汤宏张杨珠龙怀玉黄运湘廖超林李洪斌
关键词:白菜甘蓝养分吸收养分利用率
湖南省几种稻田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研究被引量:16
2007年
对湖南省3个国家水稻工程基地的7种水稻土微生物区系的分析结果表明,7种水稻土中3类微生物总数依次为黄沙泥>紫沙泥>河沙泥>紫泥田>红黄泥>潮沙泥>黄泥田,特殊生理群的微生物数量也以河沙泥和紫沙泥等通气性好、质地好的土壤中最多,而黄泥田和红黄泥等紧实土壤中微生物数量较少。农业生产中要因土壤类型采取相应的农业技术措施。
谭周进张杨珠周清明
关键词:水稻土微生物区系土壤肥力
不同农林间套作模式下丘岗红壤的酸性、交换酸与土壤养分状况
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测定,研究了湘南地区祁阳县和冷水滩区第四纪红土丘岗区的幼林柑橘套种西瓜、牧草、夏季旱作物、油菜和幼林油茶套种西瓜几种农林间套作模式红壤以及柑橘单作、油茶单作、西瓜单作红壤、荒地红壤的酸性和交换性...
张杨珠杨甲华雷盼和利钊廖超林黄运湘
关键词:土壤酸性
文献传递
湖南稻田土壤有机磷组分的施磷效应、季节变化及生物有效性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为探明施用磷肥对湖南稻田土壤有机磷组分的影响、有机磷组分的季节变化及其有效性,以湖南省5种不同母质发育的稻田土壤为供试土壤,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稻田土壤有机磷组分的施磷效应、在植稻期间的动态变化及其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施用磷肥可以使土壤中活性有机磷得到较大的增加,而对活性有机磷、中稳性有机磷和高稳性有机磷影响较小。在施磷和不施磷条件下,土壤有机磷的变化主要是中活性有机磷,而其余3种形态有机磷在水稻生长期间几乎保持不变。不管土壤是否施用磷肥,土壤有效磷与有机磷总量总是呈极显著相关,说明土壤有机磷的确是植物可以利用的有效磷源;在早稻生长期间土壤各形态有机磷的生物有效性的大小顺序为:中活性有机磷>中稳性有机磷>高稳性有机磷>活性有机磷;在晚稻生长期间土壤各形态有机磷的生物有效性一般随水稻生育期不同而不同。
冯跃华张杨珠黄运湘
关键词:水稻土有机磷组分磷肥生物有效性
湘东地区双季稻施用有机肥对土壤镉活性及稻米镉含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20年
施有机肥对水稻-土壤体系中镉(Cd)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仍不明确。研究选取湘东(长沙、株洲)2个高产双季稻生产样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监测施商品有机肥后,双季稻植株Cd含量和土壤Cd、pH的季节动态变化以及双季稻产量变化,探究施用有机肥对双季稻生态系统Cd含量的影响及其调控因素。结果表明,当年施有机肥分别降低早、晚稻糙米Cd含量25.9%~41.1%、28.7%~55.9%,稻草和稻根Cd含量也分别下降14.1%~71.8%和24.0%~43.8%。双季稻植株体内Cd含量的下降可能主要与水稻生育期土壤有效态Cd含量的下降有关。土壤有效态Cd含量以分蘖盛期(13.0%)和孕穗期(12.4%)的降幅最大。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与土壤pH之间无明显相关性,施有机肥提升株洲点水稻土pH值0.2~0.4个单位,但降低长沙点水稻土pH值0.1~0.4个单位。此外,施有机肥还分别提高早、晚稻产量3.8%~7.1%和5.7%~10.3%,具有实现高产双季稻田稻米降Cd、稻谷增产的效果。
薛毅盛浩黄勇欧阳凯宋达清周清张杨珠
关键词:重金属CD大田试验
共3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