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润植
- 作品数:274 被引量:1,422H指数:19
-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有机污染物的植物修复被引量:12
- 2006年
- 多环芳香烃(PAHs),三硝基甲苯(TNT)和有机农药等有机物残留在土壤,水体和大气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应用植物清除这些有机污染物是治理环境污染的一项有效途径。在此,介绍了清除各类有机污染物的植物种类,作用机制,效益评估及其研究进展,并讨论了植物修复面临的挑战和应用前景。
- 卫士美武小平李润植
- 关键词:有机污染物植物修复根际微生物生物降解
- 杜氏盐藻DsKASⅢ基因的分离鉴定及其在氮胁迫下的表达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分离鉴定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β-酮脂酰-ACP合酶Ⅲ(β-ketoacyl-ACP synthase Ⅲ,DsKASⅢ)基因并解析其编码蛋白理化特征及功能。依据同源克隆,分离杜氏盐藻DsKASⅢ基因编码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解析DsKASⅢ编码蛋白的理化特性及功能,qRT-PCR检测缺氮条件下DsKASⅢ的表达谱,并检测细胞总油脂和β-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杜氏盐藻KASⅢ基因含有9个外显子,ORF为960 bp,编码蛋白为319 aa。DsKASⅢ蛋白理论等电点pI为6.21,分子量为33.3 kD。亚细胞定位预测DsKASⅢ蛋白呈镶嵌状锚定在叶绿体内膜上,这种构象有助于利用能量高效率催化生化反应。DsKASⅢ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35.11%)、β片层(25.71%)和无规则卷曲(27.90%)组成。三维模拟显示,DsKASⅢ蛋白以同源二聚体形式发挥催化功能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DsKASⅢ蛋白与莱茵衣藻KASⅢ蛋白亲缘关系最近,暗示其可能有共同的进化来源。qRT-PCR分析揭示,氮胁迫培养条件下,DsKASⅢ基因的表达显著升高,且在缺氮第3天时,表达量达峰值,比正常氮充足培养高1.1倍。氮胁迫培养的藻细胞总脂含量和β-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比正常氮充足培养的藻细胞提高49.05%和33.20%。氮胁迫能诱导DsKASⅢ基因的上调表达,进而促进杜氏盐藻细胞合成和积累高量油脂和β-胡萝卜素。研究为全面阐明氮胁迫条件下杜氏盐藻油脂及β-胡萝卜素合成及调控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 高慧玲刘宝玲高宇张飞薛金爱李润植
- 关键词:杜氏盐藻氮胁迫油脂Β-胡萝卜素
- 亚麻荠FUS3转录因子的鉴定及功能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FUS3转录因子是调控植物种子油脂合成的关键因子。为探讨亚麻荠CsFUS 3基因在脂质合成和积累过程中的作用,该研究对CsFUS 3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分析CsFUS 3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并解析CsFUS 3-1和CsFUS 3-2基因在植物油脂合成中的功能,为深入解析CsFUS 3基因在亚麻荠油脂合成中的功能及亚麻荠高油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利用AtFUS3蛋白序列,在亚麻荠基因组数据库中鉴定出2条完整的CsFUS3蛋白序列,分别命名为CsFUS3-1和CsFUS3-2,亚细胞定位发现2个CsFUS3蛋白均位于细胞核。(2)亚麻荠CsFUS3-1和CsFUS3-2蛋白与拟南芥AtFUS3蛋白的亲缘关系最近,具有与拟南芥AtFUS3蛋白相似的理化性质、高级结构以及完整的B3功能域。(3)qRT-PCR结果显示,CsFUS 3-1和CsFUS 3-2基因仅在种子中表达,且随着种子的发育成熟,2个CsFUS 3基因的表达量均呈先增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并在花后30 d时表达量达到最高。(4)CsFUS3和CsWRI1蛋白互作以及CsFUS 3对OLE和ABI 3基因的转录调控可能是亚麻荠高油性状的关键调控途径。(5)烟草瞬时表达分析表明,与野生型相比,转CsFUS 3-1和CsFUS 3-2基因的烟草叶片总油脂含量分别提高了0.95%和1.12%,表明亚麻荠CsFUS 3基因能够提高烟叶总油脂的合成积累。
- 罗涛王计平高慧玲崔红利李润植
- 关键词:亚麻荠
- 一种促进雨生红球藻细胞生长的方法
- 本发明属于微藻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雨生红球藻细胞生长的方法。该方法是在诱导雨生红球藻细胞增殖生长时添加支链氨基酸。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提高不同生长时期雨生红球藻的细胞密度、干重、总脂及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有利于同...
- 张春辉张健刘纹众吉婧芳冯悦朱琴张立涛李润植季春丽
- 四尾栅藻提高大豆草甘膦抗性及促生效应分析
- 2024年
- 【目的】表征四尾栅藻(Desmodesmus subspicatus)对草甘膦耐受性以及吸附或降解效应,评估施用四尾栅藻提高大豆(Glycine max)幼苗草甘膦抗性和促生作用以及清除根际草甘膦残留的效果,为解析微藻吸附或降解草甘膦等有机磷农药作用机制提供新思路。【方法】向四尾栅藻中施加不同剂量草甘膦,连续培养5 d,检测四尾栅藻生长,以及光合参数和培养液中草甘膦残留量。向大豆幼苗水培液中加入不同剂量草甘膦,连续培养7 d,检测大豆幼苗生长和光合参数。在草甘膦胁迫的大豆幼苗水培液中加入四尾栅藻藻液,连续培养14 d,检测大豆幼苗生理参数、草甘膦含量和水培液中草甘膦残留量。【结果】四尾栅藻对草甘膦有一定耐受性,在100 mg/L草甘膦胁迫下能维持有效生长。四尾栅藻连续培养5 d,培养液添加的草甘膦清除率达72.26%。草甘膦胁迫显著抑制大豆幼苗生长。在草甘膦胁迫下,施用四尾栅藻使大豆幼苗株高、根长、鲜重和干重分别比草甘膦胁迫的大豆幼苗最高提高15.98%、49.03%、49.20%和25.63%。相似地,大豆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Y(II)、ETR和Fv/Fm值升高,以及NPQ值降低。与对照相比,施用四尾栅藻显著降低大豆幼苗和水培液中草甘膦残留26.3%和34.6%。【结论】四尾栅藻细胞可大量吸附或降解草甘膦。施用四尾栅藻能有效缓解草甘膦胁迫对大豆幼苗光合作用的损害,且能有效降低大豆幼苗对草甘膦的吸收和富集,进而促进大豆幼苗生长和阻滞草甘膦残留的迁移。
- 李炯珊杨泽闫星刘义珍郭宇双薛金爱孙希平孙希平张春辉李润植
- 关键词:四尾栅藻大豆抗逆性促生效应
- 食药同源作物紫苏α-亚麻酸生物合成及调控机制的研究
- 【研究背景】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是一种重要的食药同源油料作物,其种子含油量高达46%~58%,且主要为人体必需脂肪酸即α-亚麻酸(18:3Δ9,12,15,ALA,含量>6...
- 周雅莉黄旭升李润植王计平
- 关键词:Α-亚麻酸转录因子
- MicroRNA828负调控缺磷胁迫诱导的番茄花青素生物合成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深入解析番茄mi R828的生物学功能,特别是参与番茄缺磷胁迫响应和花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作用。【方法】分别利用ps RNATarget和RLM-5′RACE预测和验证mi R828在番茄中的靶基因。用Meg Align和MEGA5对番茄Sl MYB7-like与部分R2R3 MYB转录因子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多重比对和进化树分析。用q RT-PCR分析mi R828及其靶基因Sl Myb7-like在AC、Micro Tom和LA1996 3个不同番茄种质中的表达和mi R828在番茄(AC)中的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以mi R828过表达转基因番茄和野生番茄为材料,设置正常供磷(+Pi,MS+KH2PO4 3.4 g·L-1)和缺磷(-Pi,MS+KCl 1.86 g·L-1)2个处理的培养试验。用q RT-PCR分析mi R828及其靶基因在缺磷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将野生型和mi R828过表达的转基因番茄植株缺磷培养15 d后,观察番茄植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表型差异,通过q RT-PCR分析mi R828、mi R828的靶基因Sl Myb7-like(SGN-U320618)和花青素合成相关酶基因(PAL、CHS、DFR、ANS、3GT和F3′H)的表达模式,应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各样品的花青素含量。【结果】RLM-5′RACE剪切试验表明mi R828对靶基因Sl Myb7-like存在剪切调控作用,且剪切作用位点位于成熟mi R828的第10位和第11位核苷酸之间,从而验证了Sl Myb7-like是mi R828直接作用的靶基因。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及进化树分析显示番茄Sl MYB7-like与拟南芥At MYB7和金鱼草MYB330的序列相似性最高。Sl MYB7-like含有与花青素合成相关的保守氨基酸基序。mi R828在Micro Tom幼苗中的表达最高,在LA1996中的表达最低。相反,mi R828靶基因Sl Myb7-like在LA1996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在Micro Tom中的表达水平最低。q RT-PCR分析显示Sl Myb7-like的表达模式与mi R828相反,证明Sl Myb7-like被mi R828调控。正常供磷条件下,野生型番茄各组织中mi R828的表达量普遍较低,但在花芽、花和绿果中相对较高;mi R828过表达转基因番茄植株中各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
- 贾小云刘慧沈洁李芳丁娜孙岩高昌勇李润植
- 关键词:番茄缺磷胁迫花青素
- 小麦种子根结构及胚芽鞘长度的QTL分析被引量:10
- 2011年
- 为探讨小麦种子根结构及胚芽鞘长度的遗传基础,以小麦DH群体(旱选10号×鲁麦14)的150个株系为材料,利用凝胶室培养幼苗,测定种子根的数目和最大根长、胚芽鞘长度、根苗干重比等性状,并通过扫描仪测定幼苗种子根的总长度、根直径及角度。利用已经构建的DH群体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分析上述性状的QTL。在1A、1B、2B、2D、3B、4A、4D、5A、5B、6A、7A和7B共12条染色体上检测到12个加性效应QTL和7对加性×加性互作效应QTL。QTL的加性效应值在0.02~8.45之间,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5.64%~12.37%。7对加性×加性互作效应QTL分布在1A-2B(2)、1A-6A、1B-2D、5B-6A、6A-7A和6A-7B等6对染色体之间,其互作效应值为0.20~7.45,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8.70%~15.90%。在染色体3B和7A上各检测到1个种子根结构相关性状的QTL簇。
- 刘秀林昌小平李润植景蕊莲
- 关键词:小麦胚芽鞘长度数量性状位点DH群体
- 酒精诱导基因表达:分子农业新技术被引量:1
- 2004年
- 贾小云贺立恒李润植
- 关键词:酒精诱导基因表达基因组学
- 紫苏种子脂肪酸代谢及关键酶基因调控油脂合成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9
- 2016年
- 为了研究种子油脂及脂肪酸生物合成机制,特别是α-亚麻酸的高水平积累,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7个紫苏品种的成熟种子及晋苏1号种子不同发育时期脂肪酸组成、含量及其动态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AG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在紫苏不同组织及种子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特性,分析基因表达与脂肪酸及α-亚麻酸合成积累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紫苏种子中不饱和脂肪酸(18∶1,18∶2,18∶3)含量占总脂肪酸90%以上,种子发育过程中,总脂肪酸含量随着鲜重增加而不断增加,种子形态也经历由多水透明状转变为乳白色或深紫色最后成为褐色;随着种子不断发育,亚油酸含量逐渐降低,而α-亚麻酸含量不断增加,到种子成熟时达总脂肪酸质量的60%以上。晋苏1号作为高含α-亚麻酸的优质品种,α-亚麻酸含量达456.6mg/g,亚麻酸与亚油酸之比为9∶1。Real-time PCR分析结果显示Pf DGAT1和Pf PDAT在紫苏茎和根系中的表达量均很低,而在叶片和种子中高量表达,在种子发育不同时期,Pf DGAT1表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开花后30 d,表达量最高。Pf DGAT1基因超量表达之后紧接着α-亚麻酸和总油脂快速积累,表明Pf DGAT1在紫苏α-亚麻酸和总油脂积累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 王计平张玲慧赵静王彦尊李润植
- 关键词:紫苏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