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德望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理学院环境与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污泥
  • 2篇干化
  • 1篇蛋白质晶体
  • 1篇底物
  • 1篇碘缺乏
  • 1篇碘缺乏病
  • 1篇烟气
  • 1篇烟气余热
  • 1篇余热
  • 1篇源头
  • 1篇源头控制
  • 1篇植物
  • 1篇植物性食品
  • 1篇射线衍射
  • 1篇食品
  • 1篇蔬菜
  • 1篇蔬菜植物
  • 1篇子机
  • 1篇污水
  • 1篇污水污泥

机构

  • 4篇浙江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作者

  • 4篇李德望
  • 3篇翁焕新
  • 2篇田立勋
  • 1篇苏闽华
  • 1篇倪伟伟
  • 1篇洪春来
  • 1篇马学文
  • 1篇夏天虹
  • 1篇刘会萍
  • 1篇包律婷
  • 1篇章金骏
  • 1篇王国栋

传媒

  • 2篇科学通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解旋酶Pif1与DNA/RNA复合物的晶体学研究
Pif1家族是一种ATP依赖性的核酸解旋酶,包括酿酒酵母中的ScPif1、裂殖酵母中的SpPfh1、小鼠中的mPif1、人类中的hPif1等成员,能够结合和解旋G4结构、单链和双链DNA、DNA-RNA杂合链等核酸底物,...
李德望
关键词:蛋白质晶体X射线衍射分子机理
污泥中汞的存在形态及其在干化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被引量:6
2014年
在测定市政污泥、印染污泥和造纸污泥中汞含量及其存在形态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实验,系统研究了不同类型污泥中汞存在形态在干化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同时分析了污泥中汞含量和各存在形态发生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市政污泥的汞含量依次大于印染污泥和造纸污泥;污泥中无酸溶态汞和可还原态汞,只存在可氧化态汞和残渣态汞;被试污泥在25~100℃干化时,含水率降低不会导致汞的析出;在100~200℃干化时,污泥中汞含量随温度的升高呈现出缓慢降低的趋势;当干化温度〉200~300℃时,随污泥中有机质和硫化物的分解,可氧化态汞消失;当干化温度达到400℃时,污泥中汞不复存在.
倪伟伟翁焕新章金骏李德望田立勋
关键词:污水污泥干化
烟气干化污泥及其对霾的源头控制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如何彻底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如何有效控制有霾天气?这是当今中国所面临的两大亟待解决的环境难题.本文在分析污泥化学组成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实验与结合工程实践,深入研究了烟气干化污泥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及其对霾的源头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烟气余热干化污泥克服了污泥热干化的“能耗瓶颈”,干化造粒一体化装置与分段式工艺满足了烟气.污泥热交换反应所需要的足够空间和充分时间,湿污泥与热烟气直接接触不仅使污泥干化的效率最大化,而且可以吸附烟气中60%的PM2.5和43%的PM10以及20%-25%的S02,这为创建利用烟气余热的污泥低温干化新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开辟一条以废治废、节能减排的“泥与霾”共治的新途径提供了技术支撑.
翁焕新苏闽华马学文王国栋田立勋戴之希李德望
关键词:污泥烟气余热源头控制
蔬菜植物碘强化:一种人体自然补碘的新途径被引量:2
2013年
提高植物性食品中碘的含量水平,是人体自然补碘防治碘缺乏病(IDD)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向土壤施加海藻有机碘肥进行蔬菜植物碘的强化,培育了10种含碘蔬菜,并采用卤素与银生成沉淀和结合显微观察的方法,在确定细胞组织中碘存在位置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蔬菜植物对土壤外源碘的生物吸收与转移过程.结果表明,蔬菜对碘的吸收量随海藻有机碘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叶类蔬菜的碘吸收量明显大于果类蔬菜,蔬菜中碘的含量呈现出根>叶>茎>果的分布特征,碘在蔬菜各器官细胞中的相对含量显示出细胞质>细胞壁>细胞器的分配特征,这为揭示蔬菜植物对碘的吸收机理和生物地球化学迁移提供了新认识,同时为建立通过植物碘强化的人体自然补碘新途径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翁焕新洪春来夏天虹包律婷刘会萍李德望
关键词:碘缺乏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