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伍志

作品数:7 被引量:145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6篇盆地
  • 3篇油气
  • 3篇勘探
  • 2篇油气勘探
  • 2篇油气前景
  • 2篇源岩
  • 2篇松辽盆地
  • 2篇烃源
  • 2篇烃源岩
  • 2篇中生界
  • 2篇陆缘
  • 2篇南海盆地
  • 2篇海盆
  • 2篇海盆地
  • 1篇地层
  • 1篇地勘
  • 1篇地勘探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质

机构

  • 7篇吉林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长安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四川省地质工...

作者

  • 7篇王璞珺
  • 7篇李伍志
  • 6篇鲁宝亮
  • 6篇郎元强
  • 3篇孙晓猛
  • 3篇张斌
  • 2篇唐华风
  • 1篇王万银
  • 1篇王力园
  • 1篇王虎
  • 1篇边伟华
  • 1篇陈树民
  • 1篇李玲玲
  • 1篇刘万洙
  • 1篇吴颜雄
  • 1篇高有峰
  • 1篇袁伟
  • 1篇吴艳辉
  • 1篇王书琴
  • 1篇张彦玲

传媒

  • 1篇世界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岩石学报
  • 1篇中国南海深水...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十屋断陷断陷层火山岩储层评价及勘探目标优选
王璞珺唐华风边伟华张斌吴颜雄高有峰黄玉龙张艳张海洪张建光孙晓猛刘万洙郑常青郝福江李喆杨帝王力园杨波袁伟张彦玲王书琴孙庆春郎元强吴艳辉姚瑞士邬贞王虎鲁宝亮杨冬李玲玲李伍志周燕王松君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该课题《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十屋断陷断陷层火山岩储层评价及勘探目标优选》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东北油气分公司项目课题。②研究目的与意义:目的是研究火山岩发育的构造背景,查明松南深层火山机构类型、特征和...
关键词:
关键词:火山岩岩相储层评价
珠江口盆地深部基底地层的地震时深转换研究被引量:35
2011年
盆地深部基底的地震解释需要时深尺.而钻遇基底的探井通常很少且仅揭示基底顶部,致使常规VSP时深转换曲线难以达到基底研究所涉及的深度.为此本文提出深部下延段校正的VSP时深转换方法,即用深井和钻遇基底井VSP数据与深反射地震、双船折射地震和重磁数据在深部下延段选取控制点的时深数据,重新拟合时深转换的二次多项式,使其可用于深部地震解释.将珠江口盆地分为深水区(>300 m)和浅水区(<300 m)分别进行水深修正时深拟合.用克里金法对两区同一基准面的等深线进行插值,最终完成全区的时深转换,并藉此编制出全区基底顶面埋深图.
李伍志王璞珺张功成鲁宝亮
关键词:时深转换深部地层深水区珠江口盆地
火山地层学及其对南海盆地勘探的启示
火山成因序列符合地层层序率,即,先者在下后者在上。但它们又不同于沉积层序,不能用层序地层学方法刻画。火山地层学针对火山岩序列的似层状堆积体特点着重研究其叠置关系和分布规律,即,层形态、层结构及其组合。地震火山地层学是基于...
王璞珺孙晓猛鲁宝亮唐华风张斌程日辉李伍志郎元强
关键词:南海盆地油气勘探成藏机制充填特征
文献传递
南海陆缘盆地中生界分布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被引量:17
2014年
利用南海陆缘40口中生界钻井、5.2×104 km地震剖面以及重磁数据,对南海陆缘中生界分布特征及油气勘探前景进行了综合研究。南海盆地中生界主要有3大分布区:①珠江口盆地东部—台西南盆地区,埋深1~3 km,厚约2~8 km,最大厚度在潮汕坳陷—东沙隆起东部地区,在珠江口盆地东部发育宽缓长轴褶皱;②礼乐—巴拉望盆地区,中生界埋深2~4 km,厚度2~5 km,最大厚度在礼乐盆地南部坳陷地区;③中建南—万安—南薇西盆地区,中生界埋深3~5 km,厚度2~3 km。推测中生界分布可能受控于阳江—一统暗沙东断裂、巴拉巴克断裂、越东—万安等3条大断裂,与中生代太平洋板块对东亚大陆俯冲挤压造成的基底不均衡隆升、块断作用等有关。通过对南海中生界残留地层分布、构造圈闭以及烃源岩条件的研究,认为珠江口盆地东部潮汕坳陷—东沙隆起区和礼乐盆地南部坳陷区是两个中生界油气有利勘探区,中建南—万安—南薇西盆地区中生界油气勘探前景有待进一步研究。
鲁宝亮王璞珺吴景富李伍志王万银郎元强
关键词:中生界褶皱烃源岩油气前景
松辽盆地白垩纪火山期后热液活动的岩石地球化学和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2
2010年
在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营城组标准剖面营三段古火山口附近识别出岩浆期后热液活动的地质记录。岩石学特征表现为隐爆角砾岩,即,原有的近火山口相岩石(原岩)被高压流体炸碎形成原地角砾、之后又被灌入的富含矿物质"岩汁"胶结形成的原地角砾岩。采集隐爆角砾岩及其上覆和下伏三个层位共10个样品进行地球化学和年代学对比研究,包括两套4个对应的原岩和岩汁、下伏4个玄武粗安岩和上覆2个流纹岩。原岩高精度^(39)Ar/^(40)Ar坪年龄113.4±0.7Ma;岩汁为含铁酸性流体的隐晶质析出物,其^(39)Ar/^(40)Ar坪年龄112.9±19.6Ma;二者的年龄差反映岩浆主期与期后热液活动的时代间隔(1Ma之内)。10个样品的共性是:(1)稀土总量中-高(∑REE=81×10^(-6)~202×10^(-6))且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a/Yb)_N=4.91~11.45);(2)MORB标准化蛛网图上P和部分不相容元素(Cs、Th、La和Zr)正异常,而另一部分不相容元素(Sr和Pb)负异常。整体表现为双峰式裂谷火山岩特点。主要差别在于:(1)铕和钡表现为两种情况,下伏玄武粗安岩和隐爆角砾岩中的粗面岩具正异常,而隐爆角砾岩中的流纹岩和岩汁及其上覆的流纹岩具负异常;(2)只有2个岩汁样品显示K负异常,其它8个岩石样品均为K正异常;(3)下伏玄武粗安岩(4个样)显弱的Ti正异常且Rb/Sr比低(0.04~0.05),而其它6个样品为Ti负异常且Rb/Sr比高(0.62~2.83),其中的2个岩汁样品Ti负异常最强。岩汁与其下伏粗面质原岩差别显著,而与其上覆流纹岩(SHRIMP年龄110.6Ma)的地化特征相似(见正文)。该火山期后热液活动是深源热流体萃取壳源物并沿古火山通道(构造薄弱带)运移到近地表的,可能是后续流纹质火山活动的先驱。这种高压的岩浆期后热液导致围岩炸裂、发生角砾岩化、形成大量角砾间孔和裂缝。这是造成火山口-近火山口相带成为优质储层的重要因素。该类火山岩储层改
王璞珺陈树民李伍志陈汉林郎元强
关键词:白垩系松辽盆地
南海北部陆缘盆地基底结构及其油气勘探意义被引量:71
2011年
南海北部陆缘地区中生代受太平洋板块对东亚大陆俯冲挤压作用,发生多期次不均衡隆升,表现为以琼海断裂和阳江—一统暗沙东断裂为界,基底呈现西老东新、侧向分块的3个阶梯式分布。而在垂向上则表现为不同分带结构特征,琼海断裂以西的琼东南盆地基底为两层结构,下部元古界,上部古生界,缺失中生界;琼海断裂与阳江—一统暗沙东断裂之间的珠江口盆地西部基底为不完全三层结构,中生界呈孤岛状分布;而阳江—一统暗沙东断裂以东的珠江口盆地东部基底则为三层结构,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均保存较好。对基底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珠江口盆地东部潮汕坳陷及东沙隆起带分布有巨厚的中生界,发育大型宽缓褶皱带,并且具有较厚的暗色泥岩分布,烃源岩条件较好,而在基底之上厚度较大的古近系可作为与之配套的盖层。因此,借鉴台西南盆地成功的勘探经验,推测南海北部陆缘前新生代地层也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鲁宝亮王璞珺张功成张斌孙晓猛李伍志郎元强
关键词:南海北部基底中生界烃源岩油气前景
南海南、北陆缘中生代构造层序及其沉积环境被引量:10
2011年
新生代海底扩张,使南海陆缘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礼乐地块与南海北缘在扩张之前构成了统一的活动陆缘。通过对南、北陆缘的钻井研究和井旁地震剖面解释,发现二者的中生界均具有4个地震层序及3个构造层。南北陆缘构造层序及物源分析表明,早白垩世礼乐地块与南海北缘曾发生碰撞拼贴。早白垩世的南海北缘地区沉积环境由海陆过渡相向陆相演化,相应的礼乐地区是由浅海相向滨海相演化,二者反映出相同的向上变浅旋回,说明在南、北陆缘拼贴之后,两者具有了统一的构造沉积背景。到晚白垩世末,两区均隆升为陆,且遭受剥蚀;南海北缘地区上白垩统部分被剥蚀,而距俯冲边界更近的礼乐地区上白垩统则被剥蚀殆尽。
李伍志王璞珺吴景富鲁宝亮郎元强
关键词:南海盆地中生代构造层序沉积环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