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猪肉
  • 1篇隐性乳房炎
  • 1篇乳房炎
  • 1篇生物胺
  • 1篇牛奶
  • 1篇追溯
  • 1篇鲜猪肉
  • 1篇奶牛
  • 1篇奶牛隐性乳房...
  • 1篇冷藏
  • 1篇冷藏期
  • 1篇肌苷酸
  • 1篇分离纯化
  • 1篇DGGE
  • 1篇IMP
  • 1篇病原
  • 1篇病原菌
  • 1篇纯化

机构

  • 3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安徽省出入境...

作者

  • 3篇刘国庆
  • 3篇朱明
  • 3篇高潮
  • 2篇连英琪
  • 1篇谢科
  • 1篇姚振乐
  • 1篇杨俊
  • 1篇余晓峰
  • 1篇周伟伟

传媒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猪肉中AMP脱氨酶的分离纯化及其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从生鲜猪肉中分离提纯AMP脱氨酶(AMPD),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将猪肉AMP脱氨酶的初提物经磷酸纤维素层析、Q-Sepharose Fast Flow层析及5’-AMP琼脂糖层析等纯化步骤,得到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为单一蛋白质区带的酶液。提纯倍数为133.68,酶液比活力2.5U/mg。利用凝胶过滤法测定酶的相对分子量为178ku,SDS-PAGE测定酶的亚基相对分子量为87ku。酶的等电点为6.81。酶催化AMP脱氨反应的最适pH为5.9,pH在5.2~6.4的范围内稳定。最适温度为37℃,高于42℃时不稳定。不同来源的AMP脱氨酶其激活剂及抑制剂基本一致。
朱明刘国庆连英琪高潮杨俊周伟伟
关键词:鲜猪肉分离纯化
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DGGE追溯被引量:10
2013年
通过对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以及对治疗前的奶样进行DGGE追溯性分析,研究乳房炎奶样中微生物区系结构对乳房炎的治疗和复发的影响。结果显示,引起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以及克雷伯菌。通过对大肠杆菌性乳房炎奶样进行DGGE追溯性分析,发现乳房炎奶样中除大肠杆菌外,还有假单胞菌、芽孢杆菌、链球菌、沙雷氏菌等其他的致病菌,并且奶样中微生物区系结构与奶牛乳房炎的治愈时间和乳房炎复发有着紧密的联系,区系结构越复杂,治愈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复发,引起后期乳房炎复发的病原菌包含在治疗前的奶样中。
高潮刘国庆连英琪朱明余晓峰张克春
关键词:牛奶乳房炎DGGE
冷藏期内猪肉肌苷酸与生物胺两者变化关系的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鲜猪肉的背最长肌在4℃温度条件下肌苷酸(IMP)和腐胺、尸胺、组胺、酪胺、亚精胺、精胺这六种生物胺含量的变化情况,从而进一步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货架期的延长,IMP含量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并在第2d达到最高;精胺含量基本保持在4.0mg/kg左右,组胺的含量始终很低,其它的胺类物质都有所增加,尸胺的变化最为突出;虽然腐胺和亚精胺的含量比较低,但是仍然有明显的变化;酪胺变化也非常明显。从Person积差相关系数可以看出,IMP与其他指标相关系数呈负相关显著,有的指标是不显著的;在0.01水平上,IMP与亚精胺之间的负相关性最强,达到了-0.981;其次是尸胺与IMP之间,相关系数是-0.960,呈显著负相关;酪胺也与IMP显著负相关;IMP与腐胺、组胺、精胺的相关系数都不显著。因此,通过测定IMP含量变化可以预测猪肉新鲜度,且可作为猪肉保藏与加工过程中品质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
姚振乐刘国庆严伟民谢科高潮朱明
关键词:猪肉IMP生物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