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瑞斌

作品数:18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糖尿
  • 8篇糖尿病
  • 6篇糖尿病大鼠
  • 5篇细胞
  • 4篇血液
  • 4篇肾病
  • 4篇鼠肾
  • 4篇糖尿病肾病
  • 4篇大鼠肾脏
  • 3篇胰岛
  • 3篇糖尿病大鼠肾...
  • 3篇静脉
  • 2篇血管
  • 2篇血液滤过
  • 2篇血液透析
  • 2篇氧化应激
  • 2篇胰岛细胞
  • 2篇诱导透析
  • 2篇肾衰
  • 2篇肾脏

机构

  • 14篇济南市中心医...
  • 9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泰山医学院
  • 1篇济南市第一人...
  • 1篇临朐县人民医...

作者

  • 18篇张瑞斌
  • 11篇王小平
  • 10篇高庆贞
  • 8篇朱彬
  • 6篇王璞
  • 6篇任万军
  • 4篇刘子栋
  • 4篇王琪
  • 2篇薛霞
  • 2篇张元元
  • 2篇孙佩
  • 2篇李进
  • 2篇逄曙光
  • 2篇王淑芳
  • 2篇靖永胜
  • 1篇徐何
  • 1篇杜华晟
  • 1篇隋桂媛
  • 1篇朱斌
  • 1篇毕铭霞

传媒

  • 7篇山东大学学报...
  • 2篇中华医学会肾...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肾脏病杂...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华移植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液滤过代替传统诱导透析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比较血液滤过和传统诱导透析疗法在诱导期肾脏替代治疗中的应用,探讨血液滤过用于诱导期肾替代治疗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回顾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85例新进入肾替代治疗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其中血液滤过(HF)组(38例)和常规诱导透析(HD)组(47例)。分别观察两组入院时、治疗后3天、7天时的尿素氮(BUN)、肌酐(Cr)、总超滤量(TUF)、平均动脉压(MAP)、APACHEⅢ评分,治疗并发症、住院天数及住院总花费。结果行HF治疗的患者年龄较HD者大(P<0.05)。入院时,患者血BUN、Cr、MAP及APACHEⅢ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第3天及第7天,患者BUN、Cr无统计学意义,APACHEⅢ评分、MAP、TUF均有统计学意义。60岁以上患者中(占62.36%),两组年龄、入院时BUN、Cr、MAP、APACHEII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第3天及第7天,患者BUN、Cr无统计学意义,APACHEⅢ评分、MAP、TUF均有统计学意义。并且,HF组可以显著减少患者住院天数,两组住院花费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见失衡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血液滤过可以代替传统的诱导透析疗法用于诱导期的治疗。
张瑞斌朱彬李进王小平刘子栋
关键词:血液滤过血液透析诱导透析
STZ诱导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MHC-1表达的研究
张瑞斌王小平高庆贞王琪张元元
饮食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损害作用
2011年
目的观察饮食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选取10只为空白对照组,30只大鼠DN模型建立成功,随机分为3组:高AGEs饲料组、低AGEs饲料组及普通饲料组,每组10只。分别于第9周及第13周对各组大鼠进行检测:考马斯亮蓝法测定24h尿蛋白量,速率法测定血肌酐(Scr)和尿肌酐,硫代巴比妥酸反应法(TBARS)测定24h尿及肾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ELISA法测定血清及肾组织匀浆中羧甲基赖氨酸(CML)含量,比色法测定血清及肾组织匀浆中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SHPx)活性,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 3组DN大鼠各指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普通饲料组相比,高AGEs饲料组大鼠24h尿蛋白、24h尿及肾组织匀浆中MDA含量、血清及肾组织匀浆中CML含量显著增加(P<0.05),血清及肾组织匀浆中Se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5);低AGEs饲料组大鼠24h尿蛋白、24h尿及肾组织匀浆中MDA含量、血清及肾组织匀浆中CML含量显著减少(P<0.05),血清及肾组织匀浆中Se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3组DN大鼠之间Scr及C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AGEs饲料促进DN大鼠肾功能恶化,其作用机制与抗氧化体系受损、氧化应激增强有关。
毕铭霞朱彬张瑞斌逄曙光
关键词: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糖尿病肾病丙二醛
乌司他丁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30只,随机选10只为空白对照组(A组),余20只大鼠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成功构建糖尿病模型后,随机分为糖尿病组(B组)及UTI干预组(C组),每组10只。C组每日腹腔注射UTI 40 000 IU/kg,A组及B组每日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第8周及第12周检测各组大鼠的空腹血糖(FPG)、24 h尿白蛋白、血肌酐(SCr)及尿肌酐,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制备肾匀浆,并检测血清及肾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含量。结果①B、C组FPG高于A组(P均<0.05),C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B、C组24 h尿白蛋白、SCr高于A组,C组低于B组(P均<0.05);③B、C组Ccr低于A组,C组高于B组(P均<0.05);④B、C组血清及肾匀浆MDA、CTGF及PAI-1含量均高于A组,C组低于B组(P均<0.05);⑤B、C组血清及肾匀浆SOD及MMP-9均低于A组,C组高于B组(P均<0.05)。结论 UTI对糖尿病大鼠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糖尿病大鼠MDA、CTGF及PAI-1表达、升高SOD及MMP-9表达,降低尿蛋白等因素有关。
薛霞肖正大王淑芳张瑞斌
关键词:乌司他丁糖尿病肾病
MHC-Ⅰ细胞内抗体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的构建
2012年
目的构建Ⅰ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rAAV)。方法合成内质网滞留型MHC-Ⅰ细胞内抗体的基因片段,测序正确后酶切获取该胞内抗体的基因片段,将该基因片段插入质粒pSSHG/CMV的EcoR I-BamH I位点构建pSSHG/MHC-Ⅰ。用磷酸钙共沉淀法将腺病毒辅助质1粒pFG140、包装质粒pAAV/Ad及已构建的pSSHG/MHC-Ⅰ三质粒在293细胞系中同源重组包装rAAV。采用地高辛标记的斑点杂交方法测定rAAV滴度。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病毒质粒pSSHG/MHC-Ⅰ及人类MHC-Ⅰ胞内抗体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rAAV-MHCI),经蔗糖梯度离心法获得rAAV组分,梯度稀释测得滴度为6.88×1010PFU/mL。结论通过分子克隆体外重组技术成功构建了rAAV-MHCI,为下一步人体细胞实验及移植免疫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王小平张瑞斌朱彬高庆贞靖永胜任万军王璞王琪
关键词:细胞内抗体内质网腺相关病毒
供体骨髓细胞输注诱导胰岛移植大鼠免疫耐受的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有研究表明,供体骨髓细胞输注(bon emarrow cell transfusion)能够诱导受体对移植器官的免疫耐受[1-2]。我们通过大鼠胰岛移植实验,观察输注供体骨髓细胞后移植胰岛存活时间的变化,以及PKH26标记的供体骨髓细胞在受体胸腺和淋巴结的嵌合情况,探讨供体骨髓细胞输注诱导免疫耐受的可能机制。
高庆贞靖永胜王小平雷强张瑞斌
关键词:胰岛骨髓细胞输注免疫耐受西罗莫司
异基因骨髓细胞在大鼠体内嵌合分布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大鼠异基因骨髓细胞输注后在受者器官的嵌合状态及分布规律。方法分离SD大鼠骨髓细胞,用PKH26荧光染色标记,通过下腔静脉或门静脉输注到Wistar大鼠。在手术的0~4d,腹腔注射雷帕霉素。在输注标记骨髓细胞术后7、14d,取受者大鼠的血液、骨髓、胸腺、脾脏、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肝脏,分离淋巴细胞,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嵌合情况;荧光显微镜和HE染色观察标记细胞在移植大鼠淋巴器官内的分布情况。结果输注的骨髓细胞主要分布在受者的淋巴器官内,进行分化和发育。随时间的延长,数量逐渐减少,最终在脾脏被清除。FCM和荧光显微镜检测显示,通过门静脉途径输注骨髓细胞,标记骨髓细胞的嵌合率高于下腔静脉途径。结论门静脉途径输注异基因骨髓细胞能更有效地诱导大鼠混合性嵌合状态的出现;在受者体内,异基因骨髓细胞的分布有相应的规律。
孙佩高庆贞任万军张瑞斌王小平刘子栋
关键词:骨髓细胞门静脉免疫耐受嵌合状态
联机血液滤过代替传统诱导透析的临床研究
朱彬张瑞斌高庆贞任万军王璞
达肝素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达肝素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40只,随机选10只为对照组(A组),随机选30只大鼠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构建大鼠糖尿病模型并随机分为糖尿病组(B组)、低剂量(100 U/kg)达肝素钠组(C组)和高剂量(500 U/kg)达肝素钠组(D组),每组10只。分别于第8周及第12周检测各组大鼠的空腹血糖(FPG)、24 h尿白蛋白、血肌酐(Scr)及尿肌酐,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制备肾匀浆,并检测血清及肾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 1 B、C、D组大鼠FPG均高于A组(P<0.05)。B、C、D组的24 h尿白蛋白量及Scr均高于A组,Ccr均低于A组(P均<0.05);2各组大鼠血清及肾匀浆MDA、SOD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MDA含量高于A组(P<0.05),SOD低于A组(P<0.05)。给予达肝素钠可显著降低糖尿病(DM)大鼠MDA,升高SOD的活性,且D组更显著(P<0.05)。结论 1达肝素钠对糖尿病大鼠具有肾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糖尿病大鼠MDA,升高SOD表达,降低尿蛋白等因素有关。2达肝素钠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可能与剂量有关。
李国舜李成玲张瑞斌高庆贞任万军
关键词:达肝素钠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
STZ诱导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MHC-1表达的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健康大鼠分为模型组及对照组各10只。模型组采用一次性注射STZ60 mg/kg制作1型糖尿病模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成模后3 d两组各处死5只大鼠,提取胰腺组织做MHC-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HE染色;成模14 d天处死剩余5只大鼠,同上处理。光镜下观察成模后3 d及14 d胰腺组织MHC-1表达,计数每张切片胰岛细胞表达MHC-1阳性细胞数。结果两组成模后3 d及14 d胰岛细胞MHC-1表达均为阳性,无异常表达;MHC-1阳性细胞数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大剂量STZ诱导1型糖尿病模型过程中对MHC-Ⅰ表达无明显影响。
张元元张瑞斌任万军高庆贞王琪王璞王小平
关键词:胰岛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