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珦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子宫内膜样癌分子分型的临床病理意义
- 2021年
-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癌分子分型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145例子宫内膜样癌根治手术石蜡标本,应用测序法检测POLE突变,有突变的归为POLE突变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四种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蛋白MLH1、PMS2、MSH2、MSH6和p53蛋白的表达,MMR表达缺失者归为MMR缺陷型(MMR-D);剩余标本根据p53免疫组化结果分为p53突变型和p53野生型。结果145例子宫内膜样癌中,POLE突变型6例(4.1%),MMR-D型44例(30.3%),p53突变型15例(10.3%),p53野生型80例(55.2%)。POLE突变与患者年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宫颈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MMR-D与患者年龄相关,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宫颈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p53蛋白异常表达与患者年龄、浸润深度、有无宫颈浸润无关(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临床工作中可根据POLE突变检测、MMR蛋白和p53蛋白表达对子宫内膜样癌进行分子分型,为后续治疗选择和预后判断提供指导。
- 汤永峰顾芸李惠司海鹏张珦许家莹
- 关键词:子宫内膜样癌错配修复P53POLE分子分型
- 蝙蝠葛碱抑制人胰腺癌SW1900细胞系增殖及诱导其凋亡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蝙蝠葛碱对人胰腺癌SW1900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蝙蝠葛碱处理细胞系SW1900,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采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测定细胞凋亡率。Real-time PCR和免疫印迹法分析蝙蝠葛碱处理SW1900细胞中凋亡蛋白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的表达水平。结果MTT实验显示,蝙蝠葛碱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SW1900细胞活力,F=783.7,P<0.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经0、6、12 mg/L蝙蝠葛碱处理的各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34±1.30)%、(14.94±1.94)%和(22.68±3.61)%,3组间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52,P<0.001,蝙蝠葛碱呈剂量依赖性促进细胞凋亡。Real-time PCR实验结果显示,蝙蝠葛碱可剂量依赖性下调PI3K、Akt、Bcl-2的基因表达(PI3K mRNA,F=101,P=0.01;Akt mRNA,F=1666,P<0.01;Bcl-2 mRNA,F=753,P<0.001)。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蝙蝠葛碱呈剂量依赖性地下调PI3K、Akt和Bcl-2的蛋白表达。结论蝙蝠葛碱对人胰腺癌SW1900细胞具有抑制其增殖和诱导其凋亡等作用,可能通过PI3K/Akt通路下调Bcl-2的表达诱导SW1900细胞凋亡。
- 张珦范竞章宜芬李惠李长印
- 关键词:蝙蝠葛碱胰腺癌磷脂酰肌醇-3激酶BCL-2基因免疫印迹法
- 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分子分型临床应用及其与PD-L1表达的关系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endometrial clear cell carcinoma,ECCC)分子分型的临床应用及其与PD-L1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测序法检测15例ECCC根治手术标本中POLE突变情况,有突变者为POLE突变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MLH1、MSH2、MSH6、PMS2蛋白表达,有表达缺失者为错配修复缺陷(mismatch repair-deficiency,MMR-D);免疫组化检测p53表达,将其分为p53突变型和p53野生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D-L1蛋白表达,比较不同分子分型的组间差异。结果15例ECCC中POLE突变型0例,MMR-D为5例,p53突变型5例,p53野生型5例。5例MMR-D者PD-L1均阳性。结论ECCC具有分子异质性,部分与子宫内膜样癌相似,部分与浆液性癌相似。PD-L1可以作为ECCC免疫治疗的重要靶标。
- 汤永峰张珦周鹤鸣郑燕影李惠
- 关键词:子宫肿瘤透明细胞癌分子分型错配修复基因PD-L1
- 肺癌细胞与血液细胞ERCC1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铂类药物相关的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mRNA在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肺癌细胞及其对应患者血液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05例肺癌标本石蜡组织及其对应的血液样本,其中腺癌73例,鳞状细胞癌22例,小细胞癌10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肺癌石蜡组织和对应血液样本中ERCC1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在肺癌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105例肺癌石蜡组织中ERCC1 mRNA表达为4.579±1.926,对应的血样中为8.324±1.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C1 mRNA在鳞状细胞癌、腺癌、小细胞癌中的表达分别为4.366±1.822、4.724±1.434和4.366±1.8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对应的血液细胞中表达分别为8.146±1.501、8.336±1.928和8.664±1.848,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3种病理组织学类型肺癌细胞ERCC1 mRNA表达水平与对应血液细胞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细胞和血液细胞中ERCC1 mRNA表达水平无相关性(r=0.329,P>0.05)。结论根据肺癌病理组织学类型选择铂类化疗并无指导意义,需要进一步进行ERCC1 mRNA的个体化检测,目前尚不能用血液细胞代替肿瘤组织细胞检测ERCC1 mRNA表达水平以评价铂类药物的疗效及毒副反应。
- 王耀辉王露孙怡王剑蓉张珦陈思敏赖仁胜
- 关键词:肺癌ERCC1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