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冉妮

作品数:13 被引量:55H指数:2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文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 4篇政治法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文化
  • 3篇高校
  • 2篇思政
  • 2篇思政课
  • 2篇青年
  • 2篇民族
  • 2篇教育
  • 2篇港澳
  • 2篇港澳台
  • 2篇高校思政
  • 2篇高校思政课
  • 1篇单纯性
  • 1篇单纯性肥胖
  • 1篇党建
  • 1篇党建理论
  • 1篇点击率
  • 1篇电视
  • 1篇东西方
  • 1篇新媒体
  • 1篇新媒体素养

机构

  • 11篇暨南大学
  • 1篇广东商学院

作者

  • 12篇张冉妮
  • 1篇吴自力
  • 1篇熊晓萍
  • 1篇杨松平
  • 1篇黎斌

传媒

  • 1篇新闻知识
  • 1篇电影评介
  • 1篇青年记者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南方论刊
  • 1篇广东省社会主...
  • 1篇广州社会主义...
  • 1篇新闻春秋
  • 1篇中国网络传播...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互联网+党建”理论学习实效提升策略矩阵建构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信息传播的方式、形态与渠道正在遭遇新的变革与挑战,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应强化互联网思维,适应"互联网+"的时代趋势。"互联网+党建"理论学习实效策略矩阵以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理论学习实效为目标,以代表性院...
杨松平张冉妮
关键词:实效策略矩阵
文献传递
从新媒体素养视角看高校突发事件舆情被引量:1
2014年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等发布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微博发展报告》表明,我国大学校园微博用户已逾3000万,平均年龄为20.84岁,青年学生群体已成为新媒体应用与发展的主力军。在当前高校突发舆情频现的背景下,大学生在社会化媒体的围观、转发、点赞、吐槽等"微传播"助推着舆情发酵,对舆情走势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新信息技术革命掀起的媒介环境变革正在对传统的媒介素养教育带来新的冲击。置身于信息超载、社会思潮涌动的新媒介环境中,大学生的话语失范行为时有发生。一方面是新媒体的赋权功能使然,另一方面也是大学生新媒体素养缺失的现实表征。在涉及生命权。
张冉妮杨松平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媒介环境媒介素养教育失范行为信息超载
南北交互:中共两地办报风格的激荡与融合——以《南方日报》创刊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
2015年
众所周知,在红色新闻史上,中共西北局、华北局(包括其前身北方局)领导的以延安《解放日报》、晋察冀边区《晋察冀日报》为代表的北方报纸,和受中共南方局领导的以重庆《新华日报》、桂林《救亡日报》、香港《华商报》为代表的南方报纸,在办报风格上有着明显的分野。解放战争后期,大批文化名人包括《华商报》中名编、名记、名作家自港北上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华商报》的基本班底,则奉命广州解放后返粤创办中共中央华南分局机关报《南方日报》。作为中共香港办报团队遗留下来的唯一集中的主干力量,返粤的华商报人从中共领导下的"文人办报"转向"党委办报",在服装、称呼直至报道写法、社论立场等方面经历了一个改造和自我改造的过程,而延安来的总编辑曾彦修除带来"党委办报"的经验外,还对原华商报人进行了一番关于机关报政治属性的新洗礼。南北两地办报风格的激荡融合,为《南方日报》的发展植入独特基因,也为日后南方报业的壮大埋下草蛇灰线。
吴自力张冉妮
关键词:《南方日报》华商报
80后创作的审美特质分析
作为新世纪文学一个不容忽视的新生力量,80后创作群体在走过新世纪伊始的代际命名之争后,开始从一个喧闹的文化现象,衍变为一个值得探讨的文学新质。就创作主体的文化接受而言,成长于消费社会和网络空间的80后创作群体,拥有比前代...
张冉妮
文献传递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的契合路径
2023年
在教育数字化发展背景下,虚拟现实技术成为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重要实践手段。用好红色文化资源,是开展坚定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方式。将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在精神层面、价值层面和实践层面都具有深远意义。有鉴于此,针对当前高校思政课存在教学情境、教学内容化、师生互动等现实问题,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从价值意蕴的维度厘清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的实然性与应然性,探索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契合路径,具有积极意义。
张冉妮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虚拟现实技术红色文化高校思政课
走向赢利的网络视频被引量:2
2006年
熊晓萍张冉妮
关键词:网络视频赢利WEB2.0商业模式剪辑技术点击率
从永不落幕的神话到华夏文明的反思——东西方西部类型片精神符码之浅析
2009年
由于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的不同,美国西部片与中国西部电影在文化符码、价值取向和视觉景致上具有一定的差异。中国的西部电影并不是以具体的地理地域来标明的,它主要是指影片中所承载的精神气质和人文气息。西部电影在主题思想上的深刻内蕴主要源自于对西部历史、文化、民俗的吸收和消化。表征了华夏民族对现代文明的思考的精神母题,是中国西部电影与美国西部片在深层精神内核上的不同。
张冉妮
关键词:神话自然风光民族精神
文化纽带:铸牢港澳台侨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逻辑与培育路径
2023年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强化港澳台侨青年对血缘、地域和历史的共同记忆,发挥历史文化的纽带作用,关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稳步推进。有鉴于此,从文化纽带、文化符号、文化情境等多维度探究港澳台侨青年中华文化认同的认同逻辑与培育路径,使其从历史进程来把握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既为铸牢港澳台侨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提供启发,也为推进“一国两制”文化统战教育提供启示。
张冉妮
增强港澳台青年中华文化认同感的三重向度
2023年
中国形象、中国故事和中国精神既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基因,又体现着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文化价值,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强大支撑。在此意义上,对“一国两制”背景下中国形象、中国故事和中国精神的认知评估,是研究港澳台青年国情认知程度的具体方向,也是研究港澳台青年中华文化认同意识的重要切入点。为此,本次调研通过选取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的港澳台青年为对象,调查他们对中国形象、中国故事和中国精神的认知情况并加以分析,进而提出增强港澳台青年中华文化认同感的三重向度。
张冉妮
关键词:中华文化认同
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具身化策略:理论缘起、虚拟仿真实践与未来进路
2023年
在具身认知理论的启发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当重视学生身体的参与及身体与环境的交互,强调身心交融的具身体验,然而在过往教学实践中,却陷入重技术而忽略学生体知等“去身体化”的误区,由此反映具身化策略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的重要意义。这就迫切需要以具身认知为理论支撑,分析高校思政课开展虚拟仿真教学实践的具身性特征,并从情境创设、资源利用、信息转化等方面把握其中的作用逻辑,从而探索出高校思政课教学在“遵循具身规律、搭建动态场景、开展空间实训”中的未来进路。
张冉妮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