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鲜黄韧带厚度与CT、MRI影像测量比较研究与临床意义
- 目的:新鲜黄韧带标本的厚度与CT、MRI影像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腰椎管减压术中留取完整黄韧带标本的共有18例患者34侧.所有患者术前1月内均进行了同一台MRI和CT检查.术中取出黄韧带标本进行厚度测...
- 崔准孙永青康建国邓超任磊
- 老年人后踝骨折内固定治疗的生物力学必要性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老年人后踝骨折内固定治疗的生物力学基础及必要性。方法 2003年9月至2012年1月治疗波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45例。应用Lauge-Hansen和Danis-Weber分类法分类。术中应用踝外侧偏后和踝前方联合切口复位后踝,在维持良好复位下自前向后用4.0 mm钛质空心钉内固定骨折,然后复位固定外踝及内踝。疗效评定依据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结果平均随访22.7个月(10~64个月),所有病例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3.8 w(10~16 w),疗效评分:优19例,良18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达82.2%。结论老年人后踝骨折波及胫骨远端关节面10%以上,且移位程度≥2 mm,应给予解剖复位、内固定,这样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利于功能康复。
- 康建国孙永青柳杨邓超崔准范磊
- 关键词:后踝骨折骨折内固定生物力学
-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无神经症状Kümmell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背景:目前,Kümmell病相关文献报道较少,诊断和治疗仍存争议,对于此病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加深。目的目的:深化对Kümmell病的认识并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无神经症状Kümmell病的短期疗效。方法方法:2007年2月至2012年3月,13例无神经症状Kümmell病患者接受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分别于术前、术后记录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和邻椎高度、受累节段矢状面Cobb角,认为VAS减少50%为疼痛明显缓解,ODI减少50%为功能明显改善。结果结果:患者术后3 d,1个月、3个月、12个月VAS平均评分分别为6.7±0.88、4.3±0.64、3.6±0.69和3.2±0.90,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疼痛缓解率为81%。12例患者的运动功能有明显改善;术后3 d,1个月、3个月、12个月ODI平均评分分别为23.5±1.90、15.0±0.86、13.8±0.60和12.5±0.50,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运动功能改善率为71%。术后伤椎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加,术后12个月时伤椎高度平均为(18.5±1.59)cm,与术前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随访时各时间点邻椎高度较术前无明显改变(P>0.05)。术后伤椎节段Cobb角较术前明显减小,术后12个月时伤椎节段Cobb角平均为14.6°±1.46°,与术前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结论:目前对于Kümmell病的认识仍存不全面;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无神经症状Kümmell病有效方法之一。
- 柳扬包呼日查孙永青范磊郝敬东崔准张怀华康建国任磊邓超赵大中蒋育欣
- 高龄脆性髋部骨折保守治疗住院期间死亡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20年
- 背景:国内外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死亡原因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很多,但针对卧床保守治疗的研究不多。目的:探讨高龄脆性髋部骨折保守治疗患者住院期间死亡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5月行保守治疗的≥75岁脆性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7例,女48例;年龄为75~100岁,平均(83.7±5.5)岁;股骨颈骨折3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38例。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54例、死亡组21例,分析两组的死亡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骨折部位、住院时间、内科合并症、伤前活动能力以及血液学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结果:住院期间,75例患者中21例死亡,死亡率为28.0%,其中16例死于呼吸系统疾病,4例死于心血管疾病,1例死于脑梗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是年龄≥85岁和伤前活动能力。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85岁(P=0.047),伤前活动能力(P<0.01)是高龄脆性髋部骨折保守治疗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脆性髋部骨折患者年龄≥85岁、患者伤前活动能力差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此类患者行保守治疗住院期间死亡率高,主要死因是呼吸系统疾病。住院后应积极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必要时无需严格卧床以减少卧床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降低患者死亡率。
- 韩云毅孙永青康建国赵大中蒋育欣任磊邓超
- 关键词: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保守治疗
- 腰椎硬膜外造影后多排螺旋CT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腰椎硬膜外造影后多排螺旋CT检查(MSCTE)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28层64排螺旋CT对30例患者进行扫描、三维重建,进行CT、MRI和MSCTE影像学对比研究,分析MSCTE影像特点。结合手术探讨MSCTE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改进的硬膜外造影方法可以得到满意的三维影像资料。椎管内软组织界限表现力MSCTE优于MRI和CT,同时还兼有CT的骨显示优势。结论MSCTE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不仅可用于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的诊断,还适用于CT和MRI难以明确的椎管内隐蔽病变的发现和诊断。
- 崔准孙永青曹家绪范磊康建国郝敬东孙立智任冰
- 关键词:硬膜外造影多排螺旋CT扫描
- 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中应用肩峰成形对术后疗效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3
- 2019年
- 背景:基于Neer提出的外源性撞击理论,肩峰成形术被广泛用于肩袖损伤患者的修复手术中。随着肩袖损伤机制研究的深入,肩峰成形在肩袖修复手术中应用的必要性及对修复术后疗效的促进作用逐渐被质疑。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来分析肩峰成形术对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肩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术后功能随访1年以上,按术中是否行肩峰成形分为肩峰成形组和非肩峰成形组。收集两组术前的一般资料,包括肩峰分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Murley(CM)肩关节功能评分和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评定肩关节功能。结果:共收集27例病例,年龄34~74岁,平均(57.7±10.7)岁;其中男8例,女19例;肩峰成形组15例,非肩峰成形组12例。两组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分较术前提高(P<0.05);肩峰成形组与非肩峰成形组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SES:(86.4±5.8)分vs(88.6±5.6)分;CM:(85.2±4.8)分vs(86.1±4.2)分]。排除肩峰形态的干扰,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手术无论术中是否进行肩峰成形,术后随访发现均能取得良好效果;肩峰成形未能进一步改善肩袖修复术后的功能评分,尤其对于Ⅱ型肩峰,肩峰成形可能不必作为肩袖修复术中的常规选择。
- 康建国孙永青韩云毅靳凯锋
- 关键词:肩袖损伤关节镜
- 慢性肾脏病骨矿物质代谢和骨转换生物化学标志物临床分析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CKD)1—5D期患者钙磷代谢、甲状旁腺激素和骨转换生物化学标志物BMT的变化,为CKD各期矿物质和骨异常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诊治的CKD患者142例,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为CKD1~5D期,比较各期患者的校正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碱性磷酸酶(ALP)、总I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I型胶原羧基端肽13特殊序列(β-CTX)、骨钙素的水平,评估校正血钙、血磷达标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发生率,分析CKD各期钙磷代谢、iPTH与BMT变化趋势,各项指标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KD3~5D期:校正血钙达标比例分别为90.0%(27/30),88.9%(16/18),82.1%(23/28),76.5%(13/17);高钙血症比例分别为3.3%(1/30),5.6%(1/18),7.1%(2/28),17.6%(3/17);血磷达标比例分别为86.7%(26/30),77.8%(14/18),28.6%(8/28),41.2%(7/17);高磷血症比例分别为0.0%(0/30),16.7%(3/18),60.7%(17/28),47.1%(8/17)。CKD5D期iPTH〉300ng/L的比例为41.2%(7/17),iPTH〈150ng/L的比例为35.3%(6/17)。因年龄在CKD1~5D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患者分为〈70岁组(100例)、≥70岁组(42例)对观察指标进行分组比较。〈70岁组血磷于CKD5、5D期高于CKD1~4期;tPINP于CKD4~5D期均高于CKD1~3期;13-CTX、骨钙素、iPTH于CKD4~5期均高于CKD1~3期,于CKD5D期高于CKD1~5期。≥70岁组血磷于CKD5D期高于CKD1~5期;tPINP、骨钙素于CKD5期均高于CKD1~4期,CKD5D期高于CKD1~5期;β-CTX于CKD5~5D期均高于CKD1~4期;iPTH于CKD5期均高于CKD1~4期,于CKD5D期高于CKD1—3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GFR与血磷、tPINP、β-CTX、骨钙素、
- 杨洁康建国吕艳伟王旭王晓飞李欣张利平门雯瑾丁致民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
- 踝关节Bosworth骨折1例报道被引量:4
- 2018年
- 踝关节Bosworth骨折是以腓骨骨折近端嵌入胫骨远端后外侧为特点的一种少见的踝关节骨折脱位,不易通过闭合手法纠正脱位,极易被忽视或误诊^([1])。如果对踝关节Bosworth骨折认识不够,未能有效作出预判,会出现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包括骨筋膜室综合症等,可导致严重的临床结果^([2])。
- 康建国孙永青杨洁韩云毅靳凯锋
-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腓骨脱位
- 各期慢性肾脏病患者腰椎定量CT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 分析慢性肾脏病(CKD)1~5D期患者腰椎骨密度(BMD)与钙磷代谢、25羟维生素D〔25(OH)D〕和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关系。方法 CKD患者142例,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及是否透析分为CKD1~5D期,腰椎定量CT(QCT)测定患者BMD,检测血白蛋白(ALB)、钙(Ca)、磷(P)、25(OH)D、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碱性磷酸酶(ALP)、总I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 PINP)、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骨钙素(OC),分析QCT-BMD与骨代谢相关指标关系。结果 BMD值、血ALB、Ca、ALP、25(OH)D在CKD1~5D各期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70岁组,CKD5~5D期患者P高于CKD1~4期;CKD4~5D期患者t PINP高于CKD1~3期;CKD4~5期患者β-CTX高于CKD1~3期,CKD5D期患者高于CKD1~3及5期;CKD4~5期患者OC、i PTH均高于CKD1~3期,CKD5D期患者高于CKD1~5期(P〈0.05)。≥70岁组,CKD5D期患者血P高于CKD1~5期;CKD5期患者t PINP、OC均高于CKD1~4期,CKD5D期高于CKD1~5期;CKD5~5D期患者β-CTX高于CKD1~4期;CKD5期患者i PTH高于CKD1~4期,CKD5D期患者高于CKD2~3期(P〈0.05)。BMD值与e GFR、Ca、P、25(OH)D及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无相关性(P〉0.05)。e GFR与P、t PINP、β-CTX、OC、i PTH呈负相关(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KD骨质疏松或CKD-MBD伴低BMD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70岁),性别(女性)和血钙水平(高钙血症)。结论 维持正常血钙对于CKD骨质疏松或低BMD非常重要。
- 杨洁康建国吕艳伟程晓光王晓飞李欣张利平付晨丁致民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骨密度骨转换生化标志物
- 血液透析对髋部脆性骨折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及危险因素分析
- 2022年
-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对髋部脆性骨折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分析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9年5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住院的23例接受血液透析的髋部脆性骨折患者(透析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年龄、性别、骨折部位、手术方式进行1∶3匹配队列,抽取同期住院、肾功能正常髋部脆性骨折手术患者69例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从手术到死亡的时间,所有患者均随访至2021年12月31日终止。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分析患者生存率。分析影响髋部脆性骨折患者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透析组年龄校正Charlson合并症指数(aCCI),术前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磷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总住院天数长于对照组,术前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HCT)白蛋白及术后最低血红蛋白、H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期间,透析组死亡17例(73.9%),对照组死亡26例(37.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组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4.31年,对照组为6.86年。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透析组患者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Log-rank P=0.00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液透析(风险比=3.260,95%置信区间:1.703~6.242)、年龄≥80岁(风险比=2.496,95%置信区间:1.247~4.995)、骨折部位/手术方式(风险比=0.438,95%置信区间:0.229~0.836)、术前白蛋白水平低(风险比=0.928,95%置信区间:0.871~0.988)均为影响髋关节脆性骨折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与肾功能正常的髋部脆性骨折患者比较,血液透析合并髋部脆性骨折的患者术后生存状况较差,全因死亡率明显增高。血液透析、年龄≥80岁、骨折部位/手术方式、术前白蛋白水平低是影响髋部脆性骨折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 杨洁康建国王晓飞张利平左力
- 关键词:血液透析髋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