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磺达肝癸钠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 2013年
- 目的评价磺达肝癸钠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9月于该院确诊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其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8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4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一组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磺达肝癸钠2.5mg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用3~7d;另一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0.4mL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用3~7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内的心血管事件和出血发生率。结果磺达肝癸钠组与LWMH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磺达肝癸钠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LMW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磺达肝癸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不劣于LMWH的疗效,而磺达肝癸钠还表现出更高的安全性。
- 孙磊
- 关键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磺达肝癸钠低分子肝素
- 伊布利特与胺碘酮在心房颤动复律中的疗效对比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伊布利特在心房颤动复律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12月于我院住院的房颤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伊布利特组(30例)和胺碘酮组(30例),分别给予伊布利特和胺碘酮静脉注射。结果伊布利特组转复成功率为66.7%,胺碘酮组为36.7%,两组比较P<0.05;伊布利特组转复时间短于胺碘酮组(P<0.01)。结论与胺碘酮比较,伊布利特在房颤复律中的成功率较高,复律所需时间较短,不良反应少,消失快,但应在心电监测下进行。
- 孙磊赵宏伟张薇薇
- 关键词:伊布利特胺碘酮心房颤动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性早搏患者60例,均口服参松养心胶囊,3~4粒/次,3次/日,疗程4周。服药期间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和影响心率的药物。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心率及室性早搏的变化,并观察临床症状变化。结果:患者平均心率无明显下降,室性早搏显著减少,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可以显著改善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室性早搏,且不减慢心率。
- 孙磊
- 关键词:参松养心胶囊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缓
- 静脉注射美托洛尔对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应用频谱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定量观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和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经静脉注射美托洛尔前后左心室功能和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的变化,并观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探讨静脉注射美托洛尔对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PHILIPS-SONOS7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用药前和用药后10分钟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组(n=33)和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组(n=26)患者左心室功能各指标,并监测用药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组患者用药后较用药前左心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左心室流出道(LVOT)明显增宽(P<0.05),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PG)明显下降(P<0.05),EF值无明显变化(P>0.05);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组患者用药后较用药前上述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用药后较用药前均明显降低(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静脉注射美托洛尔能够快速改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左心室流出道梗阻,降低压力阶差,明显降低两组的血压、心率,影响其血流动力学;而对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组患者无明显作用,对两组的收缩功能均无明显影响。
- 孙磊李占全刘莹丁明岩金元哲张春朱芳段续微
- 关键词:美托洛尔静脉注射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功能
- 乌鸡肽对于再生性贫血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 贫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减少。贫血可以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其中,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造血微环境损害及免疫功能改变,...
- 孙磊
- 关键词:贫血肠道菌群免疫功能
- 文献传递
- 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对新发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分析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DSCTCA)对新发心肌梗死(M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医院收治的新发MI患者130例,入院后均行常规心电图与DSCTCA检查,分析比较二者的检查时间、检查费用及正确诊断率。结果心电图和DSCTCA对MI的检出率分别为82.31%和98.46%,心电图的误诊、漏诊率均高于DSCTCA(P<0.05),但心电图检查时间及检查费用明显低于DSCTCA(P<0.05)。结论对于疑似新发MI的患者,应优先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不明确时,可辅助DSCTCA检查以明确诊断。
- 张春煜李会莹孙磊
-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心肌梗死心电图
- 托伐普坦对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的疗效观察
- 目的:血钠浓度受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以保证内环境稳定及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行。血钠平衡的紊乱可导致一系列症状,轻者表现为疲劳乏力、肌张力减弱,重度可表现为认知及运动功能障碍,甚至出现昏迷。
随血钠水平的降低,肝硬化腹水患...
- 孙磊
- 关键词:托伐普坦肝硬化腹水低钠血症临床疗效病理特征
- 文献传递
- 匹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匹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86例,随机分成A、B两组,各93例,A组给予阿司匹林、倍他乐克、单硝酸异山梨酯、匹伐他汀等药物治疗,对于中、高危患者,将氯吡格雷及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曲美他嗪20 mg,每日3次,8周后,对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的控制情况(包括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及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肝功指标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A组中,显效31例,有效39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75.3%,B组显效43例,有效4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0.3%。经过治疗,B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有明显降低(P<0.01),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功能均未见异常改变。结论匹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良好效果且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 孙磊
-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匹伐他汀曲美他嗪
- 静脉注射倍他乐克对肥厚型心肌病左室功能的影响
- 本研究应用频谱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定量观测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经静脉注射倍他乐克前后左室功能和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的变化,并观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旨在探讨静脉注射倍他乐克对肥厚型心肌病左室功能的影响。
资...
- 孙磊
- 关键词:倍他乐克静脉注射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功能
- 文献传递
- 匹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比较匹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匹伐他汀治疗组和辛伐他汀治疗组,于治疗后3个月评价患者血脂水平及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与辛伐他汀治疗组相比,匹伐他汀治疗组3个月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下降(P<0.05),心绞痛症状明显改善(P<0.05),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匹伐他汀降脂作用强,安全性高,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效果显著。
- 赵宏伟孙磊于倩张薇薇李占全
- 关键词:匹伐他汀辛伐他汀不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