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泽华
- 作品数:21 被引量:98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内置式深部冲洗引流套管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置式深部冲洗引流套管,包括内层冲洗装置和外层引流装置,所述内层冲洗装置包括第一冲洗管道、第二冲洗管道、冲洗管道出水口、锥头孔;所述外层引流装置包括套管外层本体、外层引流孔;第一、二冲洗管道互不相通,两...
- 夏泽华张雅明张冬梅沈菲菲杜佳琦潘琼
- 文献传递
- 肛周深部瘘道的冲洗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肛周深部瘘道的冲洗装置,包含冲洗管,冲洗管的端部开设有主出水口,冲洗管的管身上环绕开设有多个侧出水口,冲洗管内还分别形成与主出水口和各侧出水口连通的第一和第二管腔;其中,第一和第二管腔相互隔开;该肛周深...
- 张雅明夏泽华沈菲菲张冬梅张卫刚王昱杜佳琦
- 治痔民间验药确实有效
- 2013年
- 我国有很多民间验方,用得好的话确有佳效。
我科创始人柏连松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终身教授、上海市名中医、中医肛肠科学的带头人和奠基人)曾回忆:20世纪70~80年代,南汇乡下(当时还是郊县)农民来曙光医院治疗肛门疾病,提供信息:将辣椒梗30克(红辣椒和菜椒均可)煎汤饮用,可治痔疮出血。柏教授开展相关临床观察,发现此方对痔疮出血的有效率在60%左右,并制成院内制剂”青萁(辣椒梗中药名为青萁)片”应用于临床,治疗痔疮出血疗效显著。后来,因为青萁原材料来源匮乏,此药停止生产。
- 夏泽华张雅明
- 关键词:民间验方治痔上海市名中医痔疮出血医院治疗红辣椒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及阴囊坏死性筋膜炎1例
- 2013年
- 1一般资料患者男性,54岁。因肛周胀痛2周,加重伴阴囊肿胀发热5d,于2011年10月18日入院。2周前肛门出现胀痛不适,外院以痔疮发作予药物治疗不能缓解。17日化验WBC18.90×10^9/L,中性61.7%,C反应蛋白120mg/L,葡萄糖9.9mmol/L,予抗生素治疗,当晚出现阴囊极度肿胀,伴剧烈疼痛。人院后体温39.2℃,
- 夏泽华张雅明
- 关键词:坏死性筋膜炎中西医结合胃肠内营养
- 自拟促愈汤对湿热下注型低位肛瘘术后止痛促愈作用被引量:24
- 2016年
- 目的观察自拟利湿养阴促愈汤治疗湿热下注型低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湿热下注型低位肛瘘诊断标准的96例低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煎服自拟促愈汤,对照组煎服萆薢渗湿汤,观察2组术后第1、5、9、14天创面疼痛、水肿、渗出、创面缩小率及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术后第5、9天创面疼痛评价优于对照组,第5、9、14天服用止痛药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第5、9、14天创面水肿和渗出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第5、9、14天创面缩小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24.04±2.12)d优于对照组的(28.02±2.69)d(P<0.05);治疗组术后第30、35天,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促愈汤可减轻湿热下注型肛瘘术后创面不适、促进创面愈合,临床效果优于利湿药。
- 夏泽华张雅明沈菲菲
- 关键词:低位肛瘘湿热下注证益气养阴
- 肛痿八问
- 2019年
- 一问:肛痿是怎样形成的肛痿是肛周感染的后遗症。由肛腺感染是导致肛周感染的主要原因(占90%以上)。90%以上的肛周感染最终都会形成肛痿。引起肛周感染的其他原因包括异物、外伤等,多不会形成肛痿。肛腺开口于肛管中段齿状线上方、肛隐窝的底部,腺管向外穿过黏膜下层、内括约肌层,最远可能到达内外括约肌之间。腺管内有鳞状上皮和杯状细胞(具有分泌功能),—旦腺管开口堵塞,其中的分泌物和粪便残渣就会引发感染。形成肛痿有两个条件:一是肛腺感染;二是肛腺感染后,腺管内伴近隐窝段上皮残留,导致腺管难以闭合。
- 夏泽华
- 关键词:肛周感染腺管开口肛腺感染鳞状上皮内外括约肌黏膜下层
-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混合痔术后镇痛疗效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在混合痔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将11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治疗组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对照组予口服泰勒宁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天,观察临床疗效、V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55%;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术后第3、术后第7天的VAS评分比较,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3)术后第3天,治疗组尿潴留、排便困难、肛门肿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尿潴留、排便困难评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肛门肿胀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显著缓解混合痔术后患者肛门疼痛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沈菲菲夏泽华
- 关键词:混合痔经皮穴位电刺激长强足三里
- 栉膜区血栓外痔的诊断和治疗
- 2009年
- 夏泽华
- 关键词:血栓外痔
- 肛痈方对大鼠肛周脓肿创面愈合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观察肛痈方对大鼠肛周脓肿创面愈合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SPF级别SD大鼠8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马应龙组、肛痈方组。模型组、马应龙组、肛痈方组建立肛周脓肿模型。马应龙组、肛痈方组肛周脓肿创面外敷相应药物,对照组与模型组大鼠肛周脓肿创面不予处理,持续4周。试验结束后,测定肛周脓肿创面组织成纤维细胞数、毛细血管水平、Notch1、核转录因子-κB(NF-κB)mRNA与蛋白水平、白细胞介素(IL)-2、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肛周组织新生毛细血管数密度、成纤维细胞数、闭合指数水平明降低(P<0.05),Notch1、NF-κB mRNA与蛋白、IL-2、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马应龙组、肛痈方组肛周组织新生毛细血管数密度、成纤维细胞数、闭合指数明显升高(P<0.05),Notch1、NF-κB mRNA、蛋白、IL-2、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马应龙组、肛痈方组肛周组织上述指标水平相近(P>0.05)。结论肛痈方能减轻大鼠肛周脓肿创面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其机制与肛痈方能抑制Notch1、TGF-β1 mRNA、蛋白的表达进而抑制创面炎症反应有关。
- 沈菲菲夏泽华张雅明
- 关键词:肛周脓肿创面愈合
- 自拟中药方湿热敷对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消肿止痛作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湿热敷对湿热下注型混合痔(内痔Ⅲ期)术后的消肿止痛作用。方法将88例湿热下注型混合痔(内痔Ⅲ期)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治疗组于术后用自拟中药方湿热敷,对照组用痔疾洗液湿热敷。两组疗程均为14天,分别于术后第2天、第7天、第14天观察出血、疼痛、渗液、充血及外痔水肿情况,并于疗程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均为100%,组间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术后第7天与第2天比较,渗液、充血分级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与第7天比较,出血、疼痛、渗液、充血分级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第7天与第2天比较,充血分级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与第7天比较,出血、疼痛、渗液、充血分级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第7天、第14天疼痛、渗液、充血分级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对照组术后第7天与第2天、第14天与第7天、第14天与第2天比较,水肿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可明显减轻湿热下注型混合痔(内痔Ⅲ期)术后患者的肛门出血、疼痛、渗液、充血、水肿等术后症状,临床疗效优于痔疾洗液。
- 张雅明夏泽华沈菲菲
- 关键词:术后中药湿热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