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杏明

作品数:2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主题

  • 7篇等式
  • 5篇不等式
  • 3篇最值
  • 3篇教学
  • 3篇恒成立
  • 3篇高考
  • 2篇代数
  • 2篇定义域
  • 2篇义域
  • 2篇赛题
  • 2篇试题
  • 2篇数学
  • 2篇思维
  • 2篇最值问题
  • 2篇竞赛题
  • 2篇考题
  • 2篇基本不等式
  • 2篇教学困惑
  • 2篇函数
  • 2篇恒成立问题

机构

  • 20篇兴化市楚水实...
  • 4篇江苏省泰兴中...

作者

  • 20篇俞杏明
  • 4篇吴卫东

传媒

  • 3篇数学通讯(教...
  • 3篇数学通讯
  • 2篇数理化解题研...
  • 2篇高中数学教与...
  • 2篇中学数学月刊
  • 2篇中学数学教学...
  • 2篇数学教学通讯
  • 2篇中学数学杂志
  • 1篇数学教学
  • 1篇中学数学研究...

年份

  • 4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08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串烧式”回归经典教学尝试
2018年
课堂教学模式一成不变或变化较少,必然会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造成教学效果下降因此课堂教学如何出新意,这一直是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笔者在一次竞赛辅导课上,以思维导向合理迁移,使经典题型自然再现,掀起了一个接一个的思维高潮.学生惊叹于数学的魅力,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
俞杏明
关键词:教学尝试思维导向审美疲劳一线教师辅导课
解三角形问题不可忽视隐含条件
2008年
在解三角形问题时,同学们常因忽视隐含条件而出现种种错误,下面举例剖析,望引以为戒.
俞杏明
关键词:隐含条件同学
柯西不等式视野下拓展一道竞赛题
2020年
俞杏明
对中点坐标公式的等价性思考
2019年
解析几何中经常出现与中点坐标公式有关的问题.奇怪的是,在三点共线的前提下运用中点横坐标公式,与运用中点纵坐标公式有时得出的结果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一、案例呈现例1 过点P(0,1)作直线l与直线l1:2x+y-8=0和l2:x-3y+10=0分别交于A、B两点,线段AB的中点为P,求直线l的方程.解法1 (1)若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则l的方程为x=0,与l1\,l2的方程联立方程组。
俞杏明吴卫东
关键词:三点共线等价性
再谈一类优美代数不等式的推广
2016年
2问题思考比较③式和④式,我们发现这是一类三元不等式特殊的指数级推广,具有和谐统一美。那么这类三元不等式能否进行更一般的指数级推广?⑤式是②式的元数推广,结构特征保持不变。既然这类三元不等式能够进行指数推广。
俞杏明
关键词:代数不等式优美结构特征
一道数学题的解法探讨
2016年
1试题呈现(2015年湖南省郴州市高三数学信息卷文科第15题)在函数f(x)=aln x+(x+1)2(x>0)的图像上任取两个不同的点P(x1,y1)、Q(x2,y2)(x1>x2),总能使f(x1)-f(x2)>4(x1-x2),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2解法探讨解法1:原题等价于f(x1)-4x1>ff(x2)-4x2,即y=f(x)-4x在x∈(0,+∞)上单调递增。
俞杏明
关键词:数学题数学信息恒成立原命题凹凸性
挖掘定义内涵 揭示问题本质——对恒等式定义的再认识被引量:1
2018年
高中教材中虽然没有对恒等式作专章研讨,但经常运用恒等式知识解决问题,如定点定值问题.初中教材中给出了定义:无论用什么数值代替等式中的字母,它的左、右两边总是相等的等式叫作恒等式,并给出了结论:(1)如果两个多项式化简以后,它们的各同类项系数都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多项式恒等;(2)如果两个多项式恒等,那么这两个多项式化简后它们的各同类项系数对应相等.但由于当时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按照教材规定的考查要求,教师不可能对定义作深入的阐述.
俞杏明
关键词:恒等式再认高中教材多项式
一堂习题课的尝试
2012年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如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习题课的开展,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
俞杏明
关键词:习题课数学课程标准课程理念数学发现
极值点偏移问题中统一现象的启示被引量:2
2020年
极值点偏移问题有时需放缩处理,如何放缩才合理呢?笔者在一道极值点偏移问题中的探究经历,也许对处理类似问题有所启示.
俞杏明
由一题顿悟引发的对一类赋值问题的思考被引量:1
2019年
含参函数双层最值问题一般是以赋值法给出参考答案.每次研读到这样的参考答案,笔者总会有这样的困惑,怎么想得到把变量赋这些难易捉摸的值的?
俞杏明吴卫东
关键词:最值问题赋值法研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