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血管性痴呆
- 俞世勋
- 关键词:脑血管性痴呆
- 文献传递
- 大面积脑梗塞的诊治进展
- <正>一、概述指梗塞灶较大而言。梗塞动脉:多系脑动脉主干;面积:同侧半球的1/2或1/3;或垮两个脑叶以上者;直径在4CM以上;总面积在20平方CM以上者。发生率;占脑梗塞的10%。特点:起病急、症状重、并发症多、预后差...
- 俞世勋
- 文献传递
- 脑卒中患者偏瘫痉挛的康复被引量:48
- 2000年
- 郭民霞俞世勋
-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肌肉痉挛康复
- 基底节脑出血CT特征与康复预后的关系
- 1998年
- 基底节脑出血CT特征与康复预后的关系高敬龙1俞世勋1刘西玲1高京华11临床资料11观察对象本组104例均系住院病人,男81例,女23例,年龄44~90岁,平均年龄62.30岁。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68例,占65.4%。12观察方法121脑出...
- 高敬龙俞世勋刘西玲高京华
- 关键词:脑出血基底节CT康复预后
- 超声波对兔脑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及ATP酶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 1997年
- 超声波对兔脑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及ATP酶含量的影响俞世勋1高敬龙1郭民霞1杨素英1孙玉珍1李彦玲1近年来对亚分子生物学范畴的自由基在细胞损伤时的作用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有关缺血与再灌注过程中自由基导致细胞损伤的报导颇多,但有关自由基在超声波脑损伤...
- 俞世勋高敬龙郭民霞杨素英孙玉珍李彦玲
- 关键词:颅脑损伤超氧化物歧化酶ATP酶超声波疗法
- 老年人脑卒中的临床与CT——附320例分析被引量:1
- 1992年
- 对老年脑卒中的临床与CT 特点进行分析探讨。320例中脑梗塞284例(88.8%),脑出血36例(21.2%)。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以轻型多见,重型较少,两组比较无差异性(P>0.05)。病灶大小和预后关系密切。老年脑卒中的特点为:(1)脑梗塞的高发率是其基本特征;(2)无症状体征或不典型的病例占一定比例;(3)血管性痴呆病例多,主要有MID、SAE;(4)多种疾病同时存在,相互影响,并发症多,预后相对较差。
- 郭民霞俞世勋
- 关键词:中风CT
- 动物颅骨对超声波的吸收率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通过测定活体动物颅骨对不同剂量超声波的吸收情况,探讨超声波治疗颅脑疾病的安全性及有效剂量。方法:选用不同强度的超声波作用于家犬、家兔颅骨外,测定颅内接收声头的剂量,数字经统计学处理。结果:不同剂量的超声波通过家犬、家兔颅骨后平均吸收率脉冲波分别为76.1%与79.0%;连续波分别为75.9%与77.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量率平均为22.8%。结论:不同剂量的脉冲与连续超声波通过动物颅骨后吸收近似线性变化,无增减效应,作用于颅内的治疗剂量基本稳定。
- 俞世勋郭民侠杨素英高敬龙李彦玲孙玉珍
- 关键词:颅骨超声波治疗吸收率动物实验颅脑疾病
- 氟西汀对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0
- 2004年
- 目的 :评价氟西汀对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多虑平为对照 ,治疗过程中疼痛程度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动态观察评价氟西汀对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疗效 ,并对疗效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氟西汀与多虑平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 .0 5 ) ,氟西汀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多虑平组 (P <0 .0 0 1)。结论 :氟西汀可有效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 ,疗效与多虑平相近 。
- 李锐彭宁郭民霞石斌亚俞世勋
- 关键词:氟西汀脑卒中中枢性疼痛
- 超声波对新西兰白兔脑损伤的组织病理学研究被引量:1
- 1998年
- 目的和方法采用1.25~2.0W/cm2的脉冲与连续超声波作用于新西兰白兔头部,观察其对脑组织的损伤情况,探讨其安全剂量范围。结果1.5~2.0W/cm2的超声波对局部组织损害明显,病理检查示有脑膜血管扩张、出血,脑组织不同程度的水肿,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神经纤维损伤断裂,尼氏作减少,而1.25W/cm2的脉冲波则无上述变化,对脑组织无损伤。结论用1.25W/cm2剂量的超声波治疗颅脑疾病是安全的。
- 俞世勋郭民霞高敬龙杨素英孙玉珍李彦玲
- 关键词:脑损伤病理超声波诊断脑血管疾病
- 尼麦角林治疗老年人慢性脑功能不全被引量:3
- 1993年
- 对40例慢性脑功能不全者(男38例,女2例;年龄72±7a)采用尼麦角林片剂,10mg,tid,空腹口服治疗,1mo为一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80%,其中,对脑动脉硬化症、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短暂脑缺血发作所引起的症状改善明显,而对原发性老年性痴呆或混合性痴呆引起者效果较差。
- 俞世勋郭民霞杨素英孙玉珍李彦玲高敬龙
- 关键词:尼麦角林脑动脉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