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娟
- 作品数:11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教育厅博士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生物细胞内游离阳离子的核磁共振检测被引量:2
- 2004年
- 细胞内游离阳离子在生物生理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核磁共振(NMR)作为一种无创伤研究生物样品的测试方法,可以实时、动态地检测细胞内阳离子浓度,对研究阳离子在生理病理过程的作用有重要意义。综述了NMR技术在生物细胞内阳离子检测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 刘栋黄荣清肖炳坤骆传环陈兴娟乔娟
- 关键词:生物细胞钙离子镁离子钠离子
- 2-氨基-5-氟酚-N,N,O-三乙酸三甲酯的合成
- 2004年
- 为了合成核磁共振法测定镁离子的指示剂中间体2-氨基-5氟酚-N,N,O-三乙酸三甲酯,采用了三步反应:碱性水解、催化氢化和酯化。由2,4-二氟硝基酚与氢氧化钾合成5-氟-2-硝基酚,再用催化氢化法制得5-氟-2-氨基酚,最后用溴乙酸甲酯酯化得到2-氨基-5-氟酚-N,N,O-三乙酸三甲酯。产物结构通过HPLC、H NMR、MS、UV等方法进行确证,三步反应产率分别为75%、48%和7.9%。
- 乔娟黄荣清肖炳坤骆传环张红医谢慧军
- 生物细胞内含磷代谢物及游离镁离子的核磁共振研究
- 核磁共振(NMR)方法作为一种无损伤检测方法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活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整体动物和人体中复杂小分子化合物的体内变化研究,这种全新的无损伤方法也用来测定生物细胞内游离镁离子的浓度、细胞内pH值并取得了一定的进...
- 乔娟
- 关键词:核磁共振生物细胞指示剂
- 文献传递
- 均聚物涂层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法的构建及其药物分析应用研究
- 刘丽丽乔娟张红医齐莉
- 关键词:毛细管电色谱均聚物解热镇痛类药物
- Cos-7细胞胞内pH的^(31)P核磁共振测定被引量:5
- 2005年
- 生物细胞内pH的测定对于细胞内代谢、游离离子及离子通道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一些酶的活性也与细胞内pH密切相关。猴的肾细胞cos-7细胞常用于外源基因的转染表达,研究这一细胞株细胞内的pH,可为基因转染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采用31P核磁共振对cos-7细胞胞内的pH进行了分析测定。
- 乔娟黄荣清肖炳坤骆传环吴德雨赵焱杨建云
- 关键词:^31PNMRCOS-7细胞COS-7细胞离子通道基因转染细胞内
- 兔血小板的^(31)P核磁共振分析
- 2005年
- 血小板的分泌、变形、聚集等可能与很多疾病的发生有关,研究血小板内的含磷化合物的含量和代谢能更好地考察血小板的这些功能,因此运用31P核磁共振方法对兔血小板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pH值。血小板与活体器官、组织不同,其研究体系相对简单,而且测试对象用NMR分析适宜,因此避免了器官、组织和活体等在NMR分析过程中的很多干扰因素。核磁共振技术的无损伤性可使血小板在接近生理条件下进行测试,省去了其它方法复杂繁琐的分离提取等步骤,有利于作用机制的研究。
- 乔娟黄荣清骆传环肖炳坤张红医吴德雨
- 关键词:兔血小板PH值
- 均聚物涂层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法的构建及其药物分析应用研究
- <正>解热镇痛药是一类非甾体类药物,但长期过量使用此类药物会引起诸如过敏等不良反应,因此,开展人体液中解热镇痛药的高效灵敏检测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开管毛细管电色谱(OT-CEC)具有制备简单、分离效率高及选择性佳等优...
- 刘丽丽乔娟张红医齐莉
- 关键词:毛细管电色谱均聚物解热镇痛类药物
- 文献传递
- ^(31)P和^(19)F NMR在细胞内游离镁离子测定中的研究
- 2005年
- 目前有多种分析方法可以测定生物细胞内镁离子的浓度, 但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弊端, 需要将细胞破坏, 而且不能进行连续的测定. 核磁共振(NMR)方法是一种可以对活细胞、组织等进行无损伤的测定的技术, 允许在较长时间内连续进行观察, 可以同时考察胞内、胞外离子浓度. 核磁共振测定生物细胞内镁离子的31 P NMR 和19 F NMR方法近年来多应用于临床医学、生物分析等方面.
- 乔娟黄荣清肖炳坤骆传环张红医
- 关键词:镁离子细胞内NMR生物细胞核磁共振
- 细胞内游离离子及离子通道的核磁共振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生物细胞内游离离子及离子通道(Ca2 +、Mg2 +、Na+、K+以及Na+/Ca2 +和Na+/Li+交换等)在生理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用于这些方面研究的生物核磁共振方法主要包括有: 31P NMR、19F NMR、7Li NMR及23NaNMR等。31P NMR主要用于对细胞内小分子代谢物、pH及游离Mg2 + 的分析测定; 19F NMR是利用氟代指示剂间接地测定细胞内游离Mg2 + 和Ca2 + 的浓度, 进而对钙镁离子通道进行分析研究; 7Li NMR、23Na NMR等方法分别用于研究Li+、Na+/Li+ 交换、Mg2 +/Li+交换、Na+及K+ 等。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阐释细胞内离子的调控机制, 本文对近几年核磁共振技术在这些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 黄荣清乔娟肖炳坤骆传环张红医刘栋
- 关键词:核磁共振离子通道
- 溴甲酚紫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结合反应被引量:3
- 2004年
-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水溶液体系中,溴甲酚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人血清白蛋白(HS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溴甲酚紫对血清白蛋白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其荧光猝灭主要为静态猝灭,从荧光猝灭结果求得不同温度下溴甲酚紫与BSA,HSA的结合常数K,发现随反应温度上升K值下降.由反应焓变、熵变,确定了溴甲酚紫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主要是静电引力.依据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测定了不同温度下溴甲酚紫与血清白蛋白相互结合时,其给体-受体间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进一步证实了该反应为单一静态猝灭过程,且阐明了其猝灭机理是通过能量转移产生的.
- 刘保生高静张红医王甫丽赵长容乔娟
- 关键词:溴甲酚紫牛血清白蛋白人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