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容

作品数:12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哲学宗教
  • 7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幸福感
  • 3篇教育
  • 2篇大学生
  • 2篇心理
  • 2篇心理健康
  • 2篇心理健康教育
  • 2篇职业幸福感
  • 2篇视频
  • 2篇视频游戏
  • 2篇自我
  • 2篇教师
  • 1篇大学生心理
  • 1篇大学生心理健...
  • 1篇地震
  • 1篇地震后
  • 1篇调查及对策
  • 1篇心理资本
  • 1篇性教育
  • 1篇性心理
  • 1篇学生心理

机构

  • 8篇西南大学
  • 4篇成都航空职业...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湖北师范学院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成都大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作者

  • 11篇陈容
  • 6篇刘衍玲
  • 2篇雷浩
  • 2篇李丹
  • 2篇刘文令
  • 1篇张宇
  • 1篇翟瑞
  • 1篇崔文肖
  • 1篇潘彦谷
  • 1篇魏锦
  • 1篇刘燕
  • 1篇田澜
  • 1篇邓欢
  • 1篇张一
  • 1篇张琴
  • 1篇曹云飞
  • 1篇罗小漫
  • 1篇郑璐璐
  • 1篇苟萍

传媒

  • 2篇科教导刊
  • 1篇黑龙江教育学...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心理发展与教...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当代教师教育
  • 1篇教育与教学研...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16
  • 5篇2013
  • 2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12”地震后教师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探讨灾后教师的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感在人口变量学的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安县灾区221名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灾区不同年级的教师职业倦怠存在显著差异;灾区不同年级和任教年限的教师自我效能感存在着显著差异;灾区教师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灾区教师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倦怠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进而得出结论:灾区教师工作压力和自我效能感能够预测教师职业倦怠;自我效能感在教师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李丹翟瑞邓欢陈容
关键词:灾区教师工作压力职业倦怠自我效能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初探被引量:4
2013年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手段,而教学设计则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功能发挥的核心和前提。文章重点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步骤,包括确立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确定教学准备和确定教学操作环节。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具体阐述在教学操作环节中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设计整体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从而为广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
陈容刘衍玲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性心理健康视角下对青春期学生系统开展性教育的实效性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比较从性认知、性价值观以及性适应等方面对青春期学生系统开展性教育的具体作用,为在中学开展全面性教育提供实践支持。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四川省6所普通中学及职业中学的3 369名初中及高中学生,分为系统开展性教育的学校以及非系统开展性教育学校,采用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接受系统教育的青春期学生与非系统性教育学生的性认知(7.54±1.41,7.20±1.66)、性价值观(7.60±1.17,7.30±1.24)、性适应(11.49±1.29,11.10±1.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95,6.80,7.57,P值均<0.01)。在初中阶段接受过系统性教育的学生在性认知、性价值观和性适应方面均高于接受非系统性教育的学生(P值均<0.01)。但在高中阶段,系统性教育的差异仅仅表现在性价值观总分、性观念、性控制力以及性适应中的自身适应等方面(P值均<0.01)。而接受系统性教育和非系统性教育的男女生在性认知、性价值观和性适应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1)。结论相比非系统地开展学校性教育,系统的性教育更有利于青春期学生的性心理健康。
曹云飞陈容郑璐璐张宇苟萍
关键词:精神卫生青春期性教育
亲社会视频游戏对国外青少年行为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视频游戏对青少年行为影响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暴力视频游戏带来的消极影响上。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研究者开始关注亲社会视频游戏对青少年行为的积极影响,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研究大多以一般学习模型为理论框架。一般学习模型认为亲社会视频游戏通过影响与亲社会相关的认知、情感和生理唤醒而对亲社会行为产生作用。已有研究显示,亲社会视频游戏会促进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同时减少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研究者们采用多种方法探索亲社会视频游戏影响青少年行为的心理机制,证明了一般学习模型的理论构想。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研究性别、人格、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并开展相关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
张一陈容刘衍玲
关键词:亲社会视频游戏亲社会行为
社区发展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生态系统模式探索被引量:1
2021年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家庭乃至社会越发关注的问题。教育者们一直在摸索一套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来帮助学生们处理心理问题,从而能够健康成长。但目前所探索的模式都还存在着不系统、不专业、不全面、不适用等一系列的问题。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理论以及结合我国当前社区发展状况,尝试建构一套基于当前我国社区发展水平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生态系统。
陈容张琴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策略与职业幸福感:心理资本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2
2013年
以资源守恒理论为基础,采用问卷法考察了515名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策略与职业幸福感的关系,并探讨了心理资本对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其中,教师的情绪工作策略包括表面行为、主动深度行为和被动深度行为.结果表明:①整体上,教师在使用情绪工作策略的时候较多地采用深度行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心理资本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②主动深度行为、被动深度行为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心理资本显著正相关而表面行为与心理资本显著负相关;心理资本与教师职业幸福感显著正相关.③心理资本分别对主动深度行为、被动深度行为与教师职业幸福感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
刘文令陈容罗小漫刘燕刘衍玲
关键词:情绪工作职业幸福感心理资本中小学教师
首届免费师范生入职一年职业幸福感调查研究
2013年
本研究运用问卷法对755名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1)总体上看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处于一般水平。免师教师职业幸福感得分显著低于普通教师,但是在相同教龄中,两组教师群体的差异不显著。(2)小学免师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显著高于中学免师教师,主要体现在收益满意感和情感幸福感维度上。(3)重点学校免师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显著高于非重点学校免师教师,主要体现在收益满意感和身心愉悦感维度上。在讨论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免师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对策建议。
刘文令陈容刘衍玲
关键词:免费师范生职业幸福感
高职生职业决策困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021年
职业决策困难是个体在做出职业相关决定时遭遇困难和挑战,直接影响个体的就业质量和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为深入了解高职大学生当前的职业决策困难现状,本研究对1244名高职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针对调查呈现的问题,笔者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以期为高职院校职业生涯指导教育提供参考。
陈容
关键词:高职生职业决策困难
大学生自我控制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 探讨自我控制与大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Buss-Perry的攻击性问卷和自我控制问卷对31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 ①自我控制高分组被试身体攻击、语言攻击、愤怒、敌意和攻击总分[分别为(25.86 ±5.04)分,(15.27±2.76)分,(20.12 ±4.26)分,(23.87 ±4.45)分,(85.11±11.75)分],高于自我控制低分组被试[(分别为(20.26±5.04)分,(14.04 ±3.35)分,(13.76±4.68)分,(19.37±5.31)分,(67.43±13.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自我控制总分与攻击性行为总分呈显著正相关( r=0.60,P<0.01).③自我控制各维度(自我情绪化、简单化倾向、冲动冒险性)对攻击性行为均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1).结论 自我控制与攻击性行为相关密切,并对其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陈容崔文肖雷浩刘衍玲
关键词:大学生攻击性行为自我控制
亲社会性视频游戏对内隐攻击性认知抑制效应的实验被引量:11
2013年
利用亲社会性视频游戏和IAT测验,从内隐社会认知的角度研究亲社会性视频游戏对高中生内隐攻击性认知的影响,并分析影响是否具有性别差异和攻击特质差异。结果表明:(1)亲社会性视频游戏对高中生内隐攻击性认知的抑制效应显著;(2)游戏类型和性别对内隐攻击性认知的交互作用显著,亲社会性视频游戏更容易对女生的内隐攻击性认知产生抑制效应;(3)攻击特质对高中生的内隐攻击性认知的主效应显著,并且游戏类型和攻击特质对高中生内隐攻击性认知的交互作用显著,亲社会性视频游戏更容易对低攻击特质学生产生抑制效应。由此可见,亲社会性视频游戏能够有效抑制高中生的内隐攻击性认知水平。
雷浩魏锦刘衍玲田澜潘彦谷陈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