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梅 作品数:25 被引量:115 H指数:7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 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高质量提取大豆叶片总RNA的改良方法 被引量:9 2008年 豆科植物总RNA的提取相对比较困难,大豆叶片富含多糖、蛋白质,传统方法提取效果均不理想。在总RNA的提取方法Trizol法和热酚-氯化锂沉淀法的基础上,针对大豆叶片的特殊性,做了适当的改良,从而获得了完整性好,高纯度的大豆叶片总RNA,并成功进行了基因片段的RT-PCR实验,结果证实所获得的RNA完全可以适应后续实验要求。 姚滢秋 陈星 王璞 梁燕 闫梅 肖白关键词:大豆 RNA 血友病A患者凝血因子Ⅷ基因内含子1倒位的检测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检测中国血友病A(HA)患者中凝血因子Ⅷ(FⅧ)基因内含子1倒位(inv1)的发生频率,并和国外相关资料相比较,明确部分中国HA患者的发病机制。方法用一期法检测158例无关家系HA患者的FⅧ活性(FⅧ:C),进行HA表型诊断;分别采用长距离和双管多重PCR技术检测内含子22倒位(inv22)和inv1;直接测序法进行FⅧ基因全长序列分析。结果在158例无关家系的HA患者中发现有2例(家系)inv1阳性,检出率为1.26%;对其中1例阳性患者家系进行调查,发现1例罕见女性HA患者为inv1携带者。对女性患者另一条染色体FⅧ基因进行全长测序,未发现有新基因突变。结论inv1在中国HA人群中发生率相对较低。女性HA患者为inv1杂合子,其发病考虑为与X染色体非随机失活有关。 闫振宇 梁燕 闫梅 范连凯 肖白 华宝来 刘敬中 赵永强关键词:血友病A 基因 内含子 倒位 用SYBR-GreenⅠ实时荧光PER结合融解曲线分析法诊断α-地中海贫血 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建立自动化、高通量、准确快速检测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基因型的技术。方法应用SYBR-Greenl进行两个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ith SYBR-Green 1,SYBR-PCR),检测左缺(-α^4.2)、右缺(-α^3.7)等位基因,同时进行融解曲线(dissociation calve,DC)和Tm(melting temperature)值分析。PCR产物重组到pCR2.1,重组子梯度稀释作为模板检测灵敏度,确定两种等位基因型(-α^4.2,-α^3.7)的检测下限,并对110份DNA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检测-α^4.2和-α^3.7的PCR产物长度分别为1.65kb、1.9kb,Tm分别为(81.5±0.5)℃、(82.5±0.5)℃,检测下限分别为9×10^2个拷贝、4.3×10^2个拷贝。该检测技术的灵敏度较常规PCR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法高10倍。结论SYBR-Greenl实时荧光PCR结合融解曲线分析及Tm分析可以灵敏、准确地检测-α^4.2、-α^3.7、αα(包括α^Tα)及--^SEA4种等位基因,从而为各种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做出基因诊断。该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不需荧光标记探针,成本低,易质控,防污染,高通量等优点,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闫梅 王立荣 王战勇 周艳 梁燕 肖白 刘敬忠关键词: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Α-地中海贫血 凝血因子Ⅷ基因内四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及其在血友病A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调查中国人群凝血因子Ⅷ(FⅧ)基因内含子1、24、13和22中4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的多态性,建立单管四重荧光PCR方法以用于血友病A的基因诊断。方法采用单管四重荧光PCR扩增220名无血缘关系女性FⅧ基因内含子1、24、13和22内的STR片段,用ABBIO型基因分析仪进行毛细管电泳分析片段长度,DNA测序检测二核苷酸重复数。用上述方法对96个血友病A家系进行基因诊断。结果STR1、STR24、STR13和STR22分别检出7、9、10和7种基因型;多态信息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s,HC)分别为0.3789、0.4055、0.5239和0.4713;杂合度分别为34.55%(76/220)、38.18%(84/220)、49.55%(109/220)和43.64%(96/220)。对96个血友病A家系进行基因诊断,STR1、STR24、STR13和STR22的单独可诊断率分别为38.54%(37/96)、38.54%(37/96)、54.17%(52/96)和42.71%(41/96),联合4个位点的可诊断率达79.17%(76/96)。结论采用单管四重荧光PCR同时检测4个STR位点,具有高效、简单快速的特点,是基因连锁分析进行血友病A基因诊断的有效方法。 闫梅 梁燕 范新萍 丁洁 肖白 刘敬忠关键词:血友病A 微卫星重复 多态现象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在凝血因子Ⅸ基因大片段缺失的血友病B基因携带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在血友病B(HB)基因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MLPA和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连锁分析对由于凝血因子IX(F9)基因大片段缺失导致测序失败的2个HB家系进行基因诊断。结果MLPA检测结果显示,2例HB患者内基因存在1或2个外显子的缺失,缺失位置Ratio值〈0.10;患者母亲相应位置Ratio值为0.50±0.05,可判断为携带者;其他女性受检者Ratio值为0.71~1.30,可排除携带者。基因连锁分析与MLPA判断结论一致。结论MLPA为HB的直接基因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可用于测序无法检出的f、9基因大片段缺失的携带者诊断。 陈星 梁燕 闫梅 刘敬忠关键词: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 血友病B 基因诊断 性别判定基因突变与男性不育症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997年 采用两对引物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PCR)技术,对28例镜下无精子、先天性睾丸发育不良男性不育症患者性别决定基因(SRY基因)扩增。一对引物特异于SRY基因序列称为引物对A,扩增片段长为280bp,另一对引物B,可从X染色体及Y染色体分别扩增出两个DNA片段,分别为590bp、355bp。在确定SRY基因无大缺失情况下,用引物对A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检测有无基因突变。结果发现有7例患者SSCP与正常男性不同,可能有突变。进而用Sanger氏的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该7例患者280bp片段DNA序列,有3例在128密码子发现A→T突变;使原赖氨酸的密码子突变为终止密码(AAG→TAG)。结果提示部分镜下无精子、先天睾丸发育不良男性不育症患者可能与性别决定基因突变有一定的相关。 朱章菱 刘敬忠 方鸣武 闫梅关键词:不育症 性别决定基因 基因突变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结合融解曲线分析在α-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2 2005年 目的建立自动化、高通量、准确快速检测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基因型的技术。方法运用SYBRGreen1和ABI7000热循环仪分别进行3个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SYBRQPCR),同时进行融解曲线(D.C)和Tm值分析,根据特定Tm值对应的D.C峰值判定基因型,即以该峰值≥Cutoff值定为PCR结果阳性。将PCR产物重组到T载体,筛选到含正确扩增片段的克隆,以梯度稀释重组质粒DNA为模板,进行SYBRQPCR得出标准曲线。从而定量未知标本。结果优化了3个SYBRQPCR反应的引物及其浓度,热循环条件等。检测SEA等位基因的PCR产物长800bp,Tm=82.5℃±1℃。αα等位基因的PCR产物长206bp,Tm=83.0℃±1℃。非SEA等位基因的PCR产物长436bp,Tm=84.0℃±1℃。重组质粒拷贝数在1至105范围内,其对数值与CT值均呈良好线性关系。该检测技术的灵敏度较常规PCR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法高出16倍以上。联合运用3个SYBRQPCR反应可以为SEA缺失携带者、缺失型HbH病、非缺失型HbH病、α地贫2纯合子、Bart′s水肿胎儿综合征做出基因诊断,并可用于产前诊断。结论该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不需荧光标记探针、成本低、易质控、防污染、高通量等优点,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刘敬忠 闫梅 王立荣 王战勇 周艳 肖白关键词: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Α-地中海贫血 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诊断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运用SYBR-Green1实时PCR结合融解曲线分析诊断α-地中海贫血2 本文建立了运用SYBR-Green1进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结合融解曲线分析,灵敏准确快速地检测右缺(-α3.7),左缺(-α4.2)及无任何缺失的αα等位基因,从而为α-地贫2、α-地贫1,HbH病等各种缺失型α... 闫梅 刘敬忠 王立荣 王战勇 周艳 肖白关键词:Α-地中海贫血 基因诊断 聚合酶链反应 文献传递 运用实时荧光PCR技术诊断Bart’s水肿胎儿及——SEA携带者 目的运用新近建立成功的高度自动化的实时荧光 PCR 技术结合融解曲线分析进行α-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携带者检查。方法运用 SYBR Greenl 进行4个实时荧光 PCR(SYBR-PCR),同时进行融解曲线分析(D.C... 闫梅 王战勇 梁燕 范新萍 肖白 刘敬忠 孙念怙 王立荣关键词:Α-地中海贫血 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诊断 文献传递 北京汉族群体21号染色体上4个ST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 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研究人类21号染色体上唐氏综合症关键区域内或附近的4个短串联重复序列(D21S1432、D21S2039、D21S1414、D21S1270)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方法应用Chelex法提取北京地区无血缘关系汉族253份个体血样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非变性聚丙酰胺凝胶电泳或ABI鄄310电泳分型结合测序进行STR分型。结果得到4个STR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各基因座的杂合度、个体识别率、多态信息含量等群体遗传学数据。4个位点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鄄Weinberg平衡定律。结论21号染色体上4个STR位点多态性较好,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鄄Weinberg平衡定律,具有较高的个体识别率,在法医学及唐氏综合征的基因诊断和产前基因诊断研究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朱金玲 陈震斌 刘敬忠 梁燕 闫梅 肖白关键词:遗传多态性 21号染色体 产前基因诊断 唐氏综合症 汉族群体 STR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