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强
- 作品数:15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肠内置管排列术治疗肠梗阻临床价值评述
- 2016年
- 目的探析肠梗阻运用小肠内置管排列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该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109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抓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小肠内置管排列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均较短,并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小肠内置管排列术对肠梗阻进行治疗,不仅具有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的特点,还能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者的经济负担减轻。
- 郭强
- 关键词:肠梗阻
- 胃穿孔修补与开腹术后胃肠动力对比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对比胃穿孔胃穿孔修补术与开腹手术对患者术后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3月—2015年3月为研究区间,收集76例胃穿孔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8例患者应用开腹手术,观察组应用腹腔镜修补术。对比术后胃肠动力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各时间段血清胃泌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修补术干预胃穿孔患者术后胃肠动力效果确切,可改善血清胃泌素水平,缩短肠鸣音恢复正常、肛门排气时间。
- 郭强李小兵
- 关键词:胃穿孔修补术开腹术胃肠动力
-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减少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60膝)因双膝骨关节炎行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左右膝分别纳入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关闭关节腔后通过引流管灌注氨甲环酸,对照组仅注入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术后24 h的出血量,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总失血量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对照组隐性失血量高于实验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显性失血量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两组均无感染病例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可显著减少术后失血,且不增加相关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应用推广。
- 李小兵郭强方君裴济民
- 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出血量氨甲环酸
- 原位大隐静脉旁路转流治疗严重下肢慢性动脉缺血(附23例报告)
- 2005年
- 张雪民张新伟刘志红屈宏郭强
- 关键词:静脉瓣膜静脉移植
- 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25例被引量:2
- 2004年
- 张雪民张新伟屈宏郭强
- 关键词:腹腔镜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方法
-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疝气应用价值评述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研究疝气运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67例疝气患者,根据住院编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则运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对两组的并发症和复发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对疝气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还能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郭强
- 关键词:疝气
- 改良Sugiura手术治疗门脉高压症(附47例临床分析)
- 2005年
- 目的 研究改良Sugiura手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改良Sugiura手 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死亡率为0,随访率为80.9%,随访时间6~76月,平均为38月,随访 年再出血率5.3%。结论 改良Sugiura手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满意,创伤较小,操作相对简便,复发出血 率低,是治疗门脉高压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 张雪民张新伟刘志红屈宏郭强
- 关键词:改良SUGIURA手术门脉高压症出血率手术死亡随访率
-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及胃底粘膜下血管环扎术治疗门静脉高压出血(附46例临床分析)
- 2005年
-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及胃底粘膜下血管环扎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死亡率为2.2%,随访37例,随访率为80.4%,随访时间6~76个月,平均38个月。随访3年再出血率为8.1%。结论:本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断流彻底,可提高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手术疗效。
- 张新伟张雪民郭强
- 关键词: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消化道
- 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疗效对比评定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胆结石运用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77例胆结石患者,根据自愿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腹痛消失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并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不仅可以缩短住院时间,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患者预后恢复。
- 郭强
- 关键词:腹腔镜小切口手术胆囊胆结石
- 42例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对 42例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 :40例顺利完成手术 ,2例中转开腹 ,无胆道损伤、胆漏等并发症。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对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且安全。
- 张雪民张新伟屈宏郭强
- 关键词:肝硬化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