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邝学媚

作品数:8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颅多普勒
  • 5篇经颅多普勒
  • 3篇多普勒超声
  • 3篇颅多普勒超声
  • 3篇经颅多普勒超...
  • 3篇超声
  • 2篇动脉硬化
  • 2篇血管
  • 2篇血管造影
  • 2篇血流
  • 2篇硬化症
  • 2篇造影
  • 2篇脑动脉
  • 2篇脑动脉硬化
  • 2篇脑动脉硬化症
  • 1篇电图
  • 1篇血流速度
  • 1篇血清
  • 1篇血压
  • 1篇医药治疗

机构

  • 8篇深圳市中医院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作者

  • 8篇邝学媚
  • 2篇虢周科
  • 2篇佘响云
  • 2篇杜少辉
  • 1篇何绪屏
  • 1篇吕涵青
  • 1篇曹甦
  • 1篇刘红敏
  • 1篇肖四飞
  • 1篇侯智辉
  • 1篇陈东风
  • 1篇薛红
  • 1篇廖欣
  • 1篇陈洁生
  • 1篇刘彦子

传媒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华脑血管病...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脑髓康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01年
目的 观察益气补肾 ,活血、化痰之中药脑髓康方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疗效。方法 将 91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随机分两组 ,治疗组 4 6例 ,对照组 4 5例。治疗组及对照组均给予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内加丹参、维脑路通 ,口服尼莫地平、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加服脑髓康方。结果 经 3个月治疗 (静滴药物使用 2周 )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经颅多谱勒 (TCD)、血生化学检测较治疗前有所改善 ,临床总有效率为 91 2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1 1%。结论 脑髓康能改善脑动脉硬化症状及脑供血不足的状况 。
曹甦虢周科邝学媚
关键词:脑动脉硬化症中医药治疗
颅脑手术后发作性癫患者视频脑电图监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后发作性癫患者视频脑电图(video-EEG,VEEG)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9-02—2012-09我院收治的颅脑手术后发作性癫患者为研究对象,用常规脑电图(EEG)与VEEG进行监测,对两种监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VEEG监测结果中异常放电比例高于EEG的检查结果,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EG检查结果的样放电率和临床发作检出率均低于VEEG监测结果,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运用VEEG监测颅脑手术后发作性癫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为临床诊断和鉴别癫提供了更精确的参考依据。
邝学媚刘红敏
关键词:颅脑手术视频脑电图监测
经颅多普勒对高血压病的测定与观察
2005年
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高血压病患者,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颅内血管探测脑血流变化情况,分析颅内动脉血流速度,血管搏动指数,发现高血压病的脑血管血流速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快,导致血管出现不同程度痉挛的表现,随着病情的加重,同时频谱形态有相应的改变。结果高血压病对颈内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严重。应及早检测,积极防治。
邝学媚何绪屏肖四飞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高血压血流速度
经颅多普勒超声和磁共振血管造影对老年后循环缺血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老年后循环缺血(PCI)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为老年PCI患者的椎基底动脉系统TCD及MRA的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后循环缺血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共入选我院诊断为PCI的住院老年患者60例,男28例,平均年龄67.4±8.5岁;TCD确诊老年PCI患者56例,TCD的阳性率为93.3%;MRA确诊PCI患者39例,MRA的阳性率为65%。采用配对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类型的检出率,χ2=15.21,P<0.05。TCD的阳性检出率高于MRA,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CI的TCD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MRA,TCD可了解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但两种检查方法结合起来对老年PCI的病因诊断及临床治疗观察有更大的诊断价值。
邝学媚吕涵青虢周科佘响云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经颅多普勒超声磁共振血管造影
TCD与CTA对脑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中的主要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3年
脑动脉狭窄或闭塞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防止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重要手段,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诊断脑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金标准[1],但是由于费用较高和操作的风险性限制了此项检查,而CTA需要静脉注射大剂量含碘造影剂,患者会受到X线辐射损伤。本研究通过分析162例脑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TCD和CTA影像资料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以评价两者的临床诊断意义。
邝学媚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CT血管造影
三甲复脉汤含药血清体外诱导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观察三甲复脉汤含药血清体外诱导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能力。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2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神经解剖学实验室完成。选择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龟板组与三甲复脉汤组,每组10只。龟板组与三甲复脉汤组每天给予龟板与三甲复脉汤口服液4mL灌胃1周,对照组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则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1周。采用含药血清体外定向诱导第五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龟板组与三甲复脉汤组用含1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L-DME2μL预处理24h后,再分别加入龟板、三甲复脉汤含药血清诱导。每次诱导时设有对照血清组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加入1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μL)。诱导后5h,12h,1d,3d,7d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组化鉴定神经丝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结果:在实验过程中共有2只动物死亡,进行了相应的补充,进入结果分析为40只,保持为4组,每组10只。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受诱导向神经元分化的形态特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龟板与三甲复脉汤血清诱导5h后,部分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胞体变小,胞质向核周收缩,由原来的梭形变成圆形,形成网络样结构。随着诱导时间延长,骨髓间质干细胞呈渐近性的向神经元样细胞转化,神经样细胞增多。对照组未见有神经元样细胞出现。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后细胞的神经分化鉴定:神经元样细胞的胞体和突起神经丝蛋白染呈棕色,神经丝蛋白阳性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染色为阴性。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后细胞的神经元样细胞数:诱导后12h,神经元样细胞阳性率达到高峰,碱性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龟板组、三甲复脉汤组细胞的神经元样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74±6),(75
邝学媚廖欣杜少辉陈东风陈洁生
关键词:干细胞三甲复脉汤神经元细胞分化
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扶阳通督药对脑动脉硬化血流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运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TCD)比较扶阳通督药鹿瓜多肽注射液对脑动脉硬化症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和临床疗效,客观评价鹿瓜多肽注射液与血塞通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各30例,分别用血塞通冻干剂(对照组)、鹿瓜多肽加血塞通冻干剂(观察组)治疗。并于治疗前后运用TCD观察脑血流灌注情况。结果:对于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大脑中、前、后动脉,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的平均流速(mean velocity,vm)改善,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下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差值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间比较P<0.01或P<0.05。结论:观察组能促使脑血流量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改变更明显。
邝学媚刘彦子佘响云杜少辉侯智辉薛红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鹿瓜多肽脑动脉硬化症
经颅多普勒对脑死亡颅内血流动力学的观察
本文采用 TCD 检测20例脑死亡患者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ca)的变化旨在评价 TCD 在诊断脑死亡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自2003年-02-2007年-02我院 ICU 收治临床诊断脑死亡患...
王玉珍邝学媚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