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慧玲

作品数:8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纳米混悬剂
  • 3篇混悬剂
  • 2篇多孔支架
  • 2篇多孔支架材料
  • 2篇药代
  • 2篇药代动力学
  • 2篇玉米醇溶蛋白
  • 2篇生物利用度
  • 2篇体外
  • 2篇藜芦
  • 2篇羟基磷灰石
  • 2篇纳米羟基磷灰...
  • 2篇姜黄素
  • 2篇海藻酸
  • 2篇海藻酸钠
  • 2篇复合骨
  • 2篇白藜芦醇
  • 2篇醇溶蛋白
  • 1篇毒性
  • 1篇药代动力学研...

机构

  • 7篇安徽中医药大...
  • 2篇安徽省中药研...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8篇袁慧玲
  • 7篇张彩云
  • 4篇鲁传华
  • 3篇陈卫东
  • 3篇李鑫
  • 3篇董前年
  • 2篇张伟
  • 2篇朱亮
  • 1篇汪佳凤
  • 1篇马梦
  • 1篇陈怡
  • 1篇徐珊珊

传媒

  • 1篇化学教育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安徽医药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白藜芦醇苷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体内外评价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制备白藜芦醇苷(PD)固体分散体(SD),以期提高PD的生物利用度。方法以溶出度为指标,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PD-SD,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粉末X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PD-SD进行表征。采用HPLC法测定大鼠ig给药后的血药浓度。结果 PD-SD的体外溶出度较PD明显提高,FT-IR显示药物与载体间没有形成新的化学键,DSC和XRD结果显示PD在载体中以无定型的形式存在,SEM结果表明制备成的PD-SD外观形态为不规则球形。ig给药后,PD-SD和PD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328.79、139.70μg·min/m L。结论溶剂蒸发法制备PD-SD工艺简单可行,PD-SD能显著提高PD的生物利用度。
成伟业陈怡张彩云马梦王浩智徐珊珊袁慧玲
关键词:白藜芦醇苷固体分散体体外溶出溶剂蒸发法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物理化学在药剂学领域的应用被引量:10
2016年
从物理化学在药剂学领域包括药物新剂型设计、药用辅料选择和制剂干燥成型技术3个方面的应用情况,着重介绍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在药剂学领域的指导作用,以期加强物理化学教学内容与药剂学专业知识的融合,激发药剂学专业大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兴趣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张彩云董前年汪佳凤袁慧玲李鑫鲁传华
关键词:物理化学药剂学药物剂型药用辅料
纳米混悬剂的制备方法及给药途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14年
难溶性药物因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在医药领域的广泛应用。纳米混悬剂以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不良反应小等优势在改善难溶药物的溶解度、增加药物溶出度、提高生物利用度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纳米混悬剂的制备方法及其给药途径进行了综述,并对影响粒径大小和药物生物利用度高低的因素进行了讨论,以期给更多研究者提供参考并供讨论。
袁慧玲易加明张彩云鲁传华陈卫东
关键词:纳米混悬剂给药途径粒径生物利用度
海藻酸钠-玉米醇溶蛋白/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骨修复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海藻酸钠-玉米醇溶蛋白/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骨修复支架,按照质量百分比记,包括海藻酸钠、玉米醇溶蛋白、羟基磷灰石。本发明还公开了制备方法,步骤包括:将海藻酸钠溶液与玉米醇溶蛋白溶液混合后形成海藻酸钠-玉米醇溶蛋...
张彩云董前年张伟朱亮袁慧玲李鑫
文献传递
海藻酸钠-玉米醇溶蛋白/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骨修复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海藻酸钠‑玉米醇溶蛋白/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骨修复支架,按照质量百分比记,包括海藻酸钠、玉米醇溶蛋白、羟基磷灰石。本发明还公开了制备方法,步骤包括:将海藻酸钠溶液与玉米醇溶蛋白溶液混合后形成海藻酸钠‑玉米醇溶蛋...
张彩云董前年张伟朱亮袁慧玲李鑫
文献传递
姜黄素及其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姜黄素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但结构和溶解性特点导致其在体内吸收差、代谢快、生物利用度低。剂型改造是解决姜黄素应用缺陷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文对近年来姜黄素剂型的药代动力学特点进行综述,发现姜黄素制剂能有效改善姜黄素生物利用度低的不足,并显示出较好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结合纳米技术将实现姜黄素制剂的多功能化,为姜黄素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张彩云易加明袁慧玲陈卫东鲁传华
关键词:姜黄素药代动力学生物利用度
白藜芦醇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其初步药代动力学研究
1目的白藜芦醇对肝癌细胞和胃癌细胞等具有一定抗癌活性。然而,白藜芦醇水溶性差、体内半衰期短等特性限制了其在医药领域的广泛应用。作为纳米给药系统之一,纳米混悬剂对于改善药物的溶解度、溶出度和延长体内循环时间具有显著作用。本...
袁慧玲
关键词:白藜芦醇纳米混悬剂理化性质细胞毒性药代动力学
文献传递
姜黄素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制备姜黄素纳米混悬剂以提高姜黄素的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方法分别以聚乙烯吡咯烷酮、十二烷基磺酸钠和泊洛沙姆为稳定剂,采用溶剂沉淀法结合高剪切匀质法制备了姜黄素纳米混悬剂。以平均粒径、多分散系数及Zeta电位为指标进行处方筛选。结果聚乙烯吡咯烷酮稳定的姜黄素纳米混悬剂在原料药与稳定剂的质量比为1∶2、剪切转速为25 000r·min-1时为最佳处方。所得纳米混悬剂中姜黄素为100 nm以下的非晶态球形串珠体颗粒。体外释放实验结果表明,姜黄素纳米混悬剂的溶出度较原料药有显著提高,同时累积释放浓度的拟合结果表明,该纳米混悬剂中姜黄素的释放符合零级方程模型。结论本实验制备的姜黄素纳米混悬剂均匀稳定,有效提高了姜黄素的水溶性和体外溶出度,并显示一定的缓控释特性,为解决姜黄素应用局限提供了实验基础。
张彩云袁慧玲易加明陈卫东鲁传华
关键词:姜黄素纳米混悬剂稳定剂溶出度聚乙烯吡咯烷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