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旭 作品数:20 被引量:200 H指数:8 供职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更多>>
毛细管电泳-基因扫描分析在淋巴瘤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3年 克隆性基冈重排检测已成为淋巴瘤辅助诊断的重要手段,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其原理是利用免疫球蛋白或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过程中VDJ区互相靠拢的特征,通过适当的家族引物或通用引物在淋巴瘤中可扩增出特征性的在一定范围内的基因片段。PCR产物的分析有两种推荐方法:(1)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异源双链分析;(2)毛细管电泳-基因扫描分析。 张静 张太明 杨飞 蔡旭 周晓燕关键词: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 基因扫描分析 毛细管电泳 淋巴瘤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生症淋巴结病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2011年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生症淋巴结病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及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生症淋巴结病(均为会诊病例:1例原单位诊断为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诊断为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另1例未能定性),观察和分析其临床、病理组织学和免疫表型,并对病变淋巴结做EB病毒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3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15岁,平均病程16天;3例患者均表现为颈部淋巴结肿大,1例伴有低热及咽部疼痛。术后均未予特殊治疗,随访时间分别为5、9、18个月,无1例复发。镜检、免疫表型及EBV检测:淋巴结基本结构不同程度破坏,滤泡外免疫母细胞样大细胞增生,其大多数CD3、CD45RO、CD43、CD30均(+),CD15、EMA和ALK1(-),3例EBER均(+)。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生症淋巴结病的副皮质区有较多免疫母细胞增生,易过诊,但其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和免疫表型与大细胞淋巴瘤不同;结合EBV检测有助于其诊断。 张慧芝 宋钰 王朝夫 孙娟娟 蔡旭关键词:淋巴结病 先天性痣伴增生性结节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痣伴增生性结节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2005年至2012年8例先天性痣伴增生性结节,总结其临床病理、治疗和随访资料。常规HE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行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患者年龄1~54岁(平均27.6岁),发生部位分别为面部3例、背部2例、上肢2例、下肢1例。组织学上,8例均于先天性痣背景中见到膨胀性生长的黑色素细胞增生性结节,结节内细胞显示不同程度的多型性,核分裂象(0~4)个/10 HPF不等,其中6例增生性结节内黑色素细胞与结节周围先天性痣细胞有局部过渡现象。根据组成增生性结节的黑色素细胞组织学形态不同,分为卵圆形大细胞型(4例)、小细胞型(2例)和Spitz 痣样型(2例)。增生性结节中的黑色素细胞与其周边先天性痣细胞的免疫表型一致,均弥漫表达S-100蛋白,但不表达或仅散在表达HMB45。8例增生性结节Ki-67阳性指数均<5%。随访时间9~82个月(中位时间54.5个月),7例行单发结节切除者均无复发,1例多发性结节者随访62个月后结节无显著变化。结论增生性结节是一种伴发于先天性痣的罕见的黑色素细胞增生性病变。充分认识其组织病理形态可以避免误诊为恶性黑色素瘤。此类病变特别是伴有不典型性组织学特征的增生性结节患者的预后有待于长期密切随访。 孔蕴毅 戴波 蔡旭 邓静静 孔今城关键词:皮肤疾病 免疫组织化学 恶性黑素瘤患者KIT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3 2016年 背景与目的:KIT基因突变在恶性黑素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研究旨在探讨KIT基因在各种组织学类型恶性黑素瘤患者中的突变率和类型。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方法检测144例恶性黑素瘤患者肿瘤组织中KIT外显子9、11、13和17的突变情况。结果:KIT基因在恶性黑素瘤患者中的总体突变率为9.0%(13/144)。在肢端型、黏膜型、慢性日光损伤型(chronic sun-induced damage,CSD)和非慢性日光损伤型(non-chronic sun-induced damage,non-CSD)恶性黑素瘤组织中,KIT基因的突变率分别为7.7%(4/52)、20.0%(7/35)、14.3%(1/7)和2.8%(1/36);13例KIT基因突变中,有1例位于第9外显子,9例位于第11外显子,3例位于第13外显子。第11外显子L576P为最常见的突变类型。结论:KIT基因突变在恶性黑素瘤患者中最常见于第11外显子,它可能是恶性黑素瘤治疗药物作用的潜在靶点。 吕矫洁 孔蕴毅 蔡旭 周晓燕关键词:KIT 基因突变 恶性黑素瘤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术中分子诊断的临床实用性初探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探讨GeneSearchTM乳腺淋巴结检测试剂盒(以下简称GeneSearch)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术中诊断的临床实用性.方法 对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9年2月至6月诊治的88例乳腺癌患者行SLN活检.首先垂直长轴将所得淋巴结切成数块厚约2 mm的组织块,对各切面进行术中细胞印片后,奇数号组织块用于术后连续切片检查,偶数号组织块采用GeneSearch进行检测,应用即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LN中CK19和乳腺球蛋白表达的Ct值.将GeneSearch以术后连续切片的诊断为准,与术中细胞印片、术后连续切片的病理结果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88例共获得225枚SLN,其中宏转移淋巴结27枚,微转移淋巴结9枚,阴性淋巴结189枚(其中5枚为孤立肿瘤细胞).从切割淋巴结开始到最终形成报告,GeneSearch耗时范围为35~45 min(平均40 min).基于淋巴结数目,GeneSearch与术后连续切片的总体符合率为95.6%(215/225),其检测敏感度为86.1%(31/36),均高于术中细胞印片[分别为94.7%(213/225)和72.2%(26/36)].SLN转移灶大小与CKl9和乳腺球蛋白的Ct值存在统计学相关性(P<0.01).结论 GeneSearch用于SLN术中诊断时,其检测敏感度高于术中细胞印片,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但在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李大力 杨文涛 蔡旭 徐晓丽 徐维萍 陈嘉健 杨犇龙 吴炅 施达仁关键词: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高危型HPV亚型及亚型组合检测宫颈癌及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3 2014年 背景与目的: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对于浸润性宫颈癌(invasive cervical carcinoma,ICC)及其癌前病变的致病性存在亚型及地区差异。本研究通过分析本地区30岁及以上女性宫颈病变患者中HPV亚型分布特点,进一步识别罹患包含ICC的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grade 2 or worse,CIN2+)风险更高的亚型,并比较这些高风险亚型及亚型组合检测CIN2+病变的有效性。方法:收集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患者具备组织学随访结果的宫颈标本,行PCR-反向点杂交法(PCR-reverse dot blot,PCR-RDB)HPV基因分型检测,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rHPV亚型与CIN2+病变的风险关系,并构建ROC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curve)评价不同亚型及亚型组合检测CIN2+病变的准确性。结果:符合研究要求患者413例,含38例CIN1,184例CIN2/3,126例ICC和65例阴性对照人群。HPV16、58、33和18依次为致CIN2+最常见的4种HPV亚型,仅HPV16(P<0.000 1)、58(P=0.002)及33(P=0.015)为罹患CIN2+病变的高风险亚型。联合检测HPV16/18/33/58诊断CIN2+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显著高于HPV16/18亚型组合(P=0.006 6)。结论:HPV16/18/33/58亚型组合用于辅助本地区CIN2+病变的检测可能更为有效。 万晓春 杨慧娟 周晓燕 向礼兵 杨文涛 蔡旭 陆永明 陈颖 平波关键词:浸润性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人乳头状瘤病毒 基因分型 临床分子病理实验室的建立与标准化管理 被引量:5 2012年 近十年来,随着人们对遗传病、传染病及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诊治方法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分子病理学已成为病理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不论从基础病理研究还是临床病理诊断,以分子生物遗传学技术与传统病理学技术相结合的分子病理学技术得到了临床病理医师和病理科研人员的广泛应用。其方法种类也日趋成熟丰富。 蔡旭关键词:临床病理诊断 分子病理学 病理实验室 病理学技术 遗传学技术 胃癌组织芯片PD-L1蛋白表达检测的可靠性研究 王磊 章琼燕 倪淑娟 谭聪 蔡旭 黄丹 盛伟琪局限性胃肠道间质瘤中P16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P16在局限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28例手术完全切除的局限性GIST标本,构建组织芯片。En 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P16在GIST组织芯片上的表达情况。患者采用门诊和电话随访。结果 P16的表达范围与GIST患者的性别、肿瘤核分裂象数、NIH危险度分级有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原发部位无关(P>0.05);P16的表达部位与GIST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核分裂象数、原发部位、NIH危险度分级均无关(P>0.05)。经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肿瘤大小、核分裂象数、NIH危险度分级和P16表达的范围、部位及模式均与患者预后相关;COX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核分裂象数及P16的表达模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16胞浆高表达型是反映局限性GIST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指标。 史恩溢 王晓茹 周祥林 蔡旭 朱雄增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 P16 预后 组织芯片 免疫组织化学 双色银染原位杂交与荧光原位杂交在乳腺癌HER2基因状态评估中的比较 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比较双色银染原位杂交(DISH)与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乳腺癌HER2基因状态的符合率,评价DISH法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110例免疫组织化学HER2检测结果为2+、并经FISH检测明确HER2基因状态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行DISH检测,分别用2007版和2013版美国临床肿瘤学会/美国病理医师学院(ASCO/CAP)HER2判断标准比较DISH和FISH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1)采用2007版判断标准,DISH与FISH的总符合率为97.3%(107/110),其中51例FISH阳性病例DISH检测结果为50例阳性和1例不确定;10例FISH不确定病例中DISH8例为不确定,2例为阴性;49例FISH阴性者DISH均为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8.0%、8/10和100.0%。(2)采用2013版判断标准,DISH与FISH的总符合率为90.0%(99/110),其中55例FISH阳性病例中DISH53例阳性、1例不确定、1例阴性;12例FISH不确定病例中DISH2例阳性、3例不确定、7例阴性;43例FISH阴性者DISH均为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6.4%、3/12和100.O%。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FISH与DISH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显著相关(R=0.584,P〈0.01)。结论DISH检测HER2基因状态与FISH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可作为评估乳腺癌HER2基因状态的新选择。对于FISH检测不确定病例易产生不一致的临床意义尚待深入研究。 许燕 杨文涛 杨飞 陆永明 蔡旭 周晓燕关键词:乳腺肿瘤 基因 ERBB-2 原位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