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继业

作品数:47 被引量:374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专项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化学工程
  • 12篇农业科学
  • 12篇理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土壤
  • 8篇杀菌剂
  • 8篇除草
  • 8篇除草剂
  • 7篇色谱
  • 7篇嘧磺隆
  • 7篇相色谱
  • 6篇苯酚
  • 5篇单嘧磺隆
  • 5篇农药
  • 5篇酰基
  • 5篇高效液相
  • 4篇液相色谱
  • 4篇小麦
  • 4篇磺酰脲
  • 4篇高效液相色谱
  • 4篇P
  • 4篇O
  • 3篇代谢物
  • 3篇银泰

机构

  • 20篇中国农业大学
  • 15篇北京科技大学
  • 12篇中国科学院生...
  • 6篇莱阳农学院
  • 3篇南开大学
  • 3篇山东师范大学
  • 2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商丘职业技术...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潍坊职业学院
  • 1篇北京华都肉鸡...
  • 1篇北京石油学院...

作者

  • 47篇胡继业
  • 11篇李建中
  • 9篇张文吉
  • 6篇范志金
  • 6篇钱传范
  • 6篇陈长龙
  • 4篇孟昭礼
  • 4篇王会利
  • 4篇吴宪
  • 3篇刘丰茂
  • 3篇郝京诚
  • 3篇闫海
  • 2篇尚坚
  • 2篇曲宝涵
  • 2篇孟明
  • 2篇李健强
  • 2篇陈旭艳
  • 2篇祝庆岱
  • 2篇艾应伟
  • 2篇袁忠林

传媒

  • 7篇农药学学报
  • 6篇环境化学
  • 6篇农药
  • 3篇莱阳农学院学...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分析化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日用化学工业
  • 1篇Chines...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化学学报
  • 1篇农业环境保护
  • 1篇色谱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现代农药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年份

  • 1篇2023
  • 6篇2022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6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 4篇1998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稻中敌稗和莎稗磷的残留水平及膳食风险评估
2022年
[目的]建立敌稗和莎稗磷在水稻糙米、稻壳和秸秆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应用该方法检测水稻样品残留水平,并评估慢性膳食摄入风险。[方法]样品中目标化合物采用乙腈提取,经无水MgSO4、PSA和MWCNTs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结果]敌稗在糙米、稻壳和秸秆上的平均回收率在81.9%~100.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s)在0.4%~9.4%之间。莎稗磷在糙米、稻壳和秸秆上的平均回收率在73.7%~97.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9%~4.5%之间。2种化合物在糙米上的定量限(LOQs)为0.01 mg/kg,在稻壳和秸秆上的LOQs均为0.05 mg/kg。35%敌稗·莎稗磷乳油以推荐用量1050 g a.i./hm^(2),在水稻4~5叶期或杂草3~4叶期施用1次,在水稻收获期采集样本。敌稗和莎稗磷在12地糙米样品中残留量均<0.01 mg/kg,在稻壳和秸秆中均<0.05 mg/kg。敌稗和莎稗磷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NEDI)均为0.0024 mg,慢性风险商在0.019%~3.81%之间。[结论]该方法的灵敏度、正确度、精密度和线性结果满足农药残留分析要求。来自我国12个地区的水稻田间样品检测结果表明,这2种除草剂在水稻收获期的残留水平均低于LOQs。根据慢性膳食风险评估结果,在推荐的良好农业规范(GAP)条件下施用35%敌稗·莎稗磷乳油不会对消费者产生潜在风险。
黄永凯胡继业
关键词:敌稗莎稗磷水稻
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3
2009年
在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开展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索。结果表明,设计性实验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微生物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的理解,而且强化了学生自主创新和团结协作的能力,锻炼了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符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
吕乐张怀胡继业魏巍闫海
关键词: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
磺酰脲类除草剂在土壤及植物中行为综述被引量:27
2000年
仇宏伟胡继业周革菲
关键词:磺酰脲类除草剂土壤植物耐药性
砜嘧磺隆和精喹禾灵及其代谢物在魔芋和辣椒中的残留及长期膳食风险评估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砜嘧磺隆、精喹禾灵及其代谢物喹禾灵酸在魔芋和辣椒中的残留情况,并评估其长期膳食摄入风险,为11%砜嘧·精喹可分散油悬浮剂(2.5%砜嘧磺隆+8.5%精喹禾灵)在这2种作物上登记提供科学数据。[方法]该制剂以99 g a.i./hm^(2),分别在魔芋15 cm以上、辣椒苗后及杂草2~4叶时,对茎叶施用1次。采用优化的QuEChERS样品前处理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同时检测魔芋或辣椒中的目标化合物。根据田间残留数据、毒理学数据和膳食结构,评估了砜嘧磺隆、精喹禾灵的长期膳食摄入风险。[结果]在魔芋和辣椒中,目标化合物的定量限(LOQ)均为0.01 mg/kg,不同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在85%~9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不高于7.0%。在魔芋和辣椒收获期采集的样品中,砜嘧磺隆的残留量均低于0.01 mg/kg,精喹禾灵的残留量均低于0.02 mg/kg。针对我国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消费者,砜嘧磺隆和精喹禾灵的慢性风险商(RQc)均不高于12.60%。[结论]在良好农业规范(GAP)条件下施用11%砜嘧·精喹OD,收获期采集的魔芋和辣椒中目标化合物的残留量不会对中国消费者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
刘杨黄永凯胡继业
关键词:砜嘧磺隆精喹禾灵代谢物魔芋辣椒
异恶草酮对蚯蚓抗氧化酶活性及DNA损伤的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采用人工土壤法研究了染毒14 d后不同浓度(0、10、20、40、80 mg.kg-1)异恶草酮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体腔细胞DNA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暴露浓度的增加,S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逐渐下降的趋势,低浓度(10、20 mg.kg-1)能显著诱导SOD酶活性(P<0.01,P<0.05),诱导率分别为19.56%、13.03%。CAT活性在较低浓度时没有显著性变化,当浓度达到40、80 mg.kg-1时出现显著性诱导(P<0.01),诱导率分别为43.42%、68.08%。T-AOC在整个胁迫阶段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最终趋于正常水平,20 mg.kg-1暴露组T-AOC含量最低(5.74 U.mg-1pro),比对照组减少了44.54%。GSH-Px酶活性在整个暴露阶段处于抑制状态。不同浓度的异恶草酮均能引起蚯蚓体腔细胞DNA损伤,暴露浓度与尾部DNA含量、Olive尾距和尾长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P<0.01)。上述结果表明抗氧化酶活性及DNA损伤可作为异恶草酮影响的生物标志物,异恶草酮对土壤动物蚯蚓具有毒性作用,对土壤环境具有潜在的生态风险。
曹佳刁晓平胡继业谢嘉杜俊俏赵春风
关键词:蚯蚓异恶草酮抗氧化酶DNA损伤
单嘧磺隆在小麦和土壤中的残留及其在土壤中吸收和移动性研究
该文研究了新碘酰脲险草剂单嘧磺隆的残贸分析方法,单嘧磺隆在土壤中的消解动态 和在土壤、小麦中最终残留以及单嘧磺隆在土壤中的吸附、移动性能.土壤、小麦经甲醇/ 氨水混合液提取(小麦用丙酮/水混合液提取),液液分配及C<,1...
胡继业
关键词:小麦土壤吸附性单嘧磺隆移动性
文献传递
单嘧磺隆在小麦田中的残留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研究了单嘧磺隆的残留分析方法 ,单嘧磺隆在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在土壤、小麦中的最终残留 .土壤经甲醇 /氨水混合液提取 (小麦用丙酮 /水混合液 ) .液液分配及C1 8小柱净化、用带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 .单嘧磺隆的最低检出量为 4ng ,在土壤和小麦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为 0 0 2mg·kg- 1 .本方法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 91 1 7— 1 0 3 8% ,变异系数为 1 47— 1 1 8% .应用上述方法 ,测定了单嘧磺隆在北京、山东两地土壤中的消解动态以及在土壤、小麦中的最终残留 .结果表明 :在北京土壤中的半衰期为 9 2 4d ;在山东土壤中的半衰期为 1 3 5 9d;当按推荐剂量施药 ,小麦收获时 ,在土壤和小麦中 ,北京。
胡继业钱传范范志金
关键词:单嘧磺隆小麦小麦除草剂
1-丁酰基苯酚在液相中的光化学降解被引量:2
2004年
以太阳光和紫外光为光源 ,对 1 丁酰基苯酚的两个异构体在液相中的光化学行为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紫外光下 ,p ( 1 丁酰基 )苯酚、o ( 1 丁酰基 )苯酚在各种介质中的光解速率遵循一级动力学方程 ,p ( 1 丁酰基 )苯酚在各种溶剂中光解迅速 ,o ( 1 丁酰基 )苯酚在丙酮中的光解速率远大于其在甲醇、正己烷中的光解速率 .在不同pH缓冲溶液中进行紫外光照 2h ,p ( 1 丁酰基 )苯酚在pH =7的缓冲溶液中光解最快 ,o ( 1 丁酰基 )苯酚紫外光照 1 6 5h ,在pH =9的缓冲溶液中光解最快 .水中溶解物对p ( 1 丁酰基 )苯酚和o ( 1 丁酰基 )苯酚的光解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太阳光下 ,p ( 1 丁酰基 )苯酚在甲醇、正己烷中能稳定存在 ,光照 40h浓度无变化 .在丙酮中光降解显著 ,1 2 9 4mg·l- 1 p ( 1 丁酰基 )苯酚的丙酮溶液光照 40h ,光解率为 46 2 % ;o ( 1 丁酰基 )苯酚的甲醇、正己烷溶液在太阳光下分别有轻微光解 ,而在丙酮中光解显著 ,1 38 8mg·l- 1 o ( 1 丁酰基 )苯酚的丙酮溶液光照 40h,光解率为 95 1 % .
胡继业张文吉
关键词:光化学降解光化学行为光解速率
2-烯丙基苯酚的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被引量:3
2005年
研究了2烯丙基苯酚对北京褐土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烯丙基苯酚在所设计的浓度下,对土壤呼吸作用、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对土壤放线菌数量没有影响;对真菌数量的影响表现为先刺激,后逐渐恢复;对细菌数量的影响则为先抑制,且随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后逐渐恢复稳定.
胡继业吴宪张文吉陈丹丹李建中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活性
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探讨被引量:7
2010年
开展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凝结芽孢杆菌TBC-169的发酵培养"的探索。教学实践表明,以基本实验技能为基础,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实验教学体系,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符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
吕乐张怀胡继业魏巍闫海杜静
关键词: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