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武

作品数:11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
  • 2篇豆状核
  • 2篇豆状核变性
  • 2篇新生儿
  • 2篇转化生长因子
  • 2篇化生
  • 2篇肺炎
  • 2篇肺炎支原体
  • 2篇肝豆状核
  • 2篇肝豆状核变性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碘佛醇
  • 1篇动态增强扫描
  • 1篇新生儿呕吐
  • 1篇新生儿窒息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集束征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转化生长...

机构

  • 11篇广东药学院附...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作者

  • 11篇罗武
  • 5篇孟翠萍
  • 4篇王波
  • 3篇曾文彦
  • 3篇武兴杰
  • 3篇庄娘妥
  • 3篇刘卫军
  • 2篇杨清华
  • 2篇邓军
  • 2篇刘洪芳
  • 2篇陈灵
  • 1篇黄益
  • 1篇吴静
  • 1篇杨金玲
  • 1篇梁丽宁

传媒

  • 2篇中国煤炭工业...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医用放射技术...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磁共振THRIVE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序列评价门静脉栓塞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T1高分辨力各向同性容积激发(THRIVE)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序列在评价门静脉栓塞中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对48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门静脉栓塞患者(其中癌栓39例、血栓9例)采用常规MR平扫序列和THRIVE多期动态增强序列扫描,评价THRIVE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序列对门静脉栓子的显示及定性能力。结果结合常规MR平扫序列,THRIVE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39例癌栓及9例血栓诊断均正确,其对门静脉栓子的定性准确性达100%。48例THRIVE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的原始资料经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方法重组后均能清晰显示门静脉栓子的形态、部位、栓塞程度及门静脉海绵样变、动静脉瘘等并发症情况。结论磁共振THRIVE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序列在评价门静脉栓塞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曾文彦武兴杰刘洪芳杨清华庄娘妥王波刘卫军罗武邓军
关键词:门静脉栓子磁共振成像
13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和X线特点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提高对支原体肺炎临床和肺部x线表现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132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各项临床和x线资料,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以4~7岁多见,血沉、CRP和转氨酶增高;肺部体征少而x线改变明显,以小叶性肺炎改变为主,伴肺门影增浓,少数可有大叶性肺炎表现。结论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典型,x线影像表现有助于临床诊断,可在疾病早期诊断中提供重要依据。
罗武孟翠萍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X线小儿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IgM动态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提高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6月10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及Mp-IgM的变化动态随访。结果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前儿童,4~7岁占46%,持续性咳嗽为主要症状,所有患儿用阿奇霉素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好发于学龄前儿童,可致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联合Mp-IgM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
孟翠萍罗武陈灵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儿童
脑膜瘤的MRI和CT表现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MRI和CT在脑膜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59例脑膜瘤的影像学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59例脑膜瘤中男15例,女44例,男女之比1∶2.9;多数单发(57/59,96.6%),病灶多位于大脑镰和颅骨内板下(42/57,73.7%)。CT平扫呈稍高或高密度。MRI平扫T1WI以等信号(23例)和稍低信号(16例)、T2WI以等信号(12例)和稍高信号(26例)为主,增强扫描后大部分呈均匀明显强化(32/41,78.0%),CT和MRI均可见硬脑膜尾征和瘤周水肿。结论脑膜瘤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对该病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罗武王波刘卫军
关键词:脑膜瘤MRICT
两种造影剂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效果的比较
2006年
目的:比较用安射力320(碘佛醇)和76%泛影葡胺行子宫输卵管造影(HSG)的检查结果。方法:将458例欲行HSG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用安射力320),B组(用76%泛影葡胺),对比检测结果,包括子宫、输卵管、盆腔病变及术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子宫、输卵管、盆腔病变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1),术中不良反应情况A组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用安射力320和76%泛影葡胺造影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但安射力320可以减轻患者疼痛,不良反应小于76%泛影葡胺。
邓军武兴杰黄益庄娘妥曾文彦罗武
关键词:碘佛醇泛影葡胺子宫输卵管造影
原发性周围型小肺癌与良性结节影像学鉴别
2005年
目的:探讨深分叶征、毛刺征、支气管气相、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在周围型小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2例直径≤2cm的周围型原发性肺小结节的影像学形态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深分叶征、钙化在小肺癌与良性结节两组病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毛刺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气相、胸膜凹陷征在小肺癌与良性结节两组病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但毛刺征、边缘模糊、血管集束征在小肺癌中出现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边缘光滑、钙化较多则多为良性结节。结论:深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是诊断小肺癌的重要征象;支气管气相、胸膜凹陷征并非肺癌的特征,边缘光滑、钙化较多则多为良性结节。
罗武
关键词:周围型小肺癌良性结节影像学原发性血管集束征分叶征
ACEI联合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及TGF-β1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辅助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疗效,同时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初次确诊为PNS患儿36例,随机分为福辛普利(19例)和强的松组(17例),治疗4周后观察24h尿蛋白定量、血生化、血脂和高凝指标。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TGF-β1的浓度,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1)福辛普利组除外C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明显改善(P<0.05);高凝指标中D-Di明显改善(P<0.05),PT、APTT和Fib无明显变化(P>0.05)。(2)治疗前后福辛普利组TGF-β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的松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辛普利(ACEI)辅助激素治疗PNS可减轻蛋白尿,降低高血脂,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保护肾功能。联合福辛普利治疗后TGF-β1明显下降,尿蛋白亦下降明显,两者密切关联,提示TGF-β1在PNS患儿蛋白尿的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孟翠萍罗武陈灵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福辛普利激素
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新生儿窒息中的意义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时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清胱抑素C(sCysC)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4例窒息新生儿按照窒息程度分为轻度窒息组(33例)和重度窒息组(21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20例,分别于生后第1、3、7天采集血标本,用ELISA法检测TGF-β1和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sCysC,比较其动态变化。结果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治疗后均呈现TGF-β1水平升高趋势,与同组第1天比较,第3、7天TGF-β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治疗后呈现sCysC水平下降趋势,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第1天比较,轻度窒息组第3、7天sCys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第1天比较,重度窒息组第3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参与了新生儿窒息的病理损坏过程,并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起保护作用;联合sCysC水平检测,在新生儿窒息早期诊断、病情程度判断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孟翠萍罗武杨金玲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转化生长因子-Β1胱抑素C
173例新生儿呕吐病因探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近3年我院新生儿呕吐病因和转归。方法新生儿呕吐经插鼻胃管、X线胸片、腹部平片、泛影葡胺消化道造影透视、24h食道pH监测等检查。结果 173例新生儿呕吐,内科性疾病149例(86.13%),多见于3d内发病(93例),以咽下综合征(61例)为主,其次是吸入性肺炎和胃食管返流;外科性疾病24例(13.87%),以消化道畸形为主。结论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手术可提高治愈率。
孟翠萍罗武
关键词:新生儿呕吐病因
肝豆状核变性87例脑核磁共振成像表现特点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肝豆状核变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87例肝豆状核变性MRI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87例中脑部MRI出现异常信号66例(75.9%),分布频率最高的是豆状核(59例,89.4%),其次是丘脑、大脑脚、桥脑等部位;15例经治疗后复查有12例异常信号范围变小或消失。结论脑部MRI是肝豆状核变性诊断的有力佐证,MRI检查可作为确诊和评估疗效的有效手段。
罗武王波刘卫军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核磁共振成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