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符平仲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佛山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2篇动脉成像
  • 2篇造影
  • 2篇X线
  • 2篇X线计算
  • 2篇X线计算机
  • 2篇成像
  • 1篇动脉造影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成像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术
  • 1篇影像质量
  • 1篇造影术
  • 1篇能谱CT
  • 1篇能谱成像
  • 1篇系膜
  • 1篇系膜损伤

机构

  • 5篇广东医学院

作者

  • 5篇胡玉明
  • 5篇符平仲
  • 4篇罗悦凡
  • 3篇欧阳可勋
  • 3篇黄洲
  • 2篇李杰生
  • 1篇董英超
  • 1篇刘怀忠
  • 1篇陈云辉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影响因素探讨
2011年
目的分析影响多层面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因素。材料和方法回顾性50例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以心率≤65次/分和心率>65次/分A、B两2组,根据4条冠状动脉分支(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重建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A组20例有90%(72/80支)的图像可用于诊断;B组30例,有73.3%(88/120支)的图像可用于诊断;不能评价的分别为8(10%)支和32(26.7%)支。B组不能评价发生率较A组高,χ2=7.3242,P<0.01,差异较明显。不能评价的40支包括右侧冠状动脉5支、左侧冠状动脉主干6支、左冠状动脉前降支12支、左冠状动脉回旋支17支。主要影响因素是心跳、呼吸引等运动伪影,其中左前降支、回旋支影响较大。结论 MSCTCA图像质量受心脏搏动、呼吸运动、对比剂量速、阀值设置、后重建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心率是影响图像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并与之呈负相关。
罗悦凡胡玉明符平仲李杰生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影像质量
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肺栓塞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探讨16层CT肺动脉成像(MSCTPA)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3例已确诊为PE患者的临床与影像资料,对CTPA检查进行5、2.5、1.25、0.625mm薄层重建,包括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结果:23例患者以胸痛、呼吸困难及咯血发生率最高,CTPA均检出栓塞灶,其中右肺5级以上动脉栓塞灶69个,左肺5级以上动脉栓塞灶59,病变累及肺动脉主干3个,左右肺动脉及叶动脉61个,栓塞率37.9%,肺段及肺亚段动脉64个,栓塞率17.9%,1.25mm与0.625mm组病灶检出率相近似,1.25mm与2.5mm组及5mm组栓塞率有差异,其中在2~3级PE检出率中,χ2=10.032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4~5级PE检出率中,χ2=6.0644,P<0.05,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6层以上的螺旋CT能够准确显示PE的部位、累及范围,可作为诊断PE最主要的检查方法和确诊依据;1.25mm薄层MIP图像后处理技术是检出PE的最佳技术。
罗悦凡胡玉明陈云辉符平仲李杰生
关键词:肺栓塞X线计算机血管成像
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中SSF校正技术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SSF校正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疑冠心病行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患者106例,所有患者没有服用控制心率的药物;分组方法:对106例冠状动脉图像结合最佳期相分别行标准重建和SSF重建,A组为标准重建图像,B组SSF重建校正图像;两位医师双盲法阅评两组图像质量,图像质量分为Ⅳ级评价,Ⅰ级为优良血管,Ⅱ级为合格血管。统计两组图像优良率(I级血管比率),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卡方检验两组各段血管标准重建和SSF重建校正图像优良率,其中冠状动脉第1~3和11~13段A、B组图像优良率分别为86.1%、61.3%、51.8%、90.5%、86.8%、84.8%和93.3%、92.4%、73.5%、100%、96.9%、94.9%。B组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第4~9和14、15段A、B组优良率分别为96.1%、93.3%、93.9%、93.9%、79.2%、90.3%、91.8%、84.2%和99%、98.1%、98.1%、97.1%、83.9%、97.1%、97.2%、93.5%;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宝石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中SSF校正技术能有效提高图像质量。
黄洲符平仲胡玉明梁炎辉欧阳可勋罗悦凡刘怀忠陆晚容郑俭勤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
急性闭合性肠及肠系膜损伤42例CT检查诊断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闭合性肠及肠系膜损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闭合性肠及肠系膜损伤患者的螺旋CT(其中8例高度怀疑肠系膜撕裂伤病例给予增强扫描)影像资料。结果42例患者均行cT检查,发现空回肠或合并系膜损伤13例,十二指肠损伤8例,多处肠管或合并系膜损伤9例,结肠或合并系膜损伤7例;漏诊3例,误诊1例;CT检查检出率为92.9%,准确率为90.5%。结论螺旋CT检查对于绝大部分急性闭合性肠及肠系膜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率。
欧阳可勋董英超胡玉明符平仲黄洲
关键词:肠系膜腹部损伤
冠状动脉CT能谱成像最佳单能量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能谱成像(GSI)最佳单能量成像,以获得最好信噪比,得到最佳质量图像,为今后检查做出指导。方法应用宝石能谱CT(Discovery CT750 HD),选取17例心率≤65次/min,波动≤3次/min,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CT能谱扫描(GSI),重建其140k Vp混合能量图像及6组单能量图像(90、80、70、60、50和40Kev),测量、计算混合能量图像与各组单能量图像的背景噪声(SD)、图像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筛选出最佳单能量图像与混合能量图像的图像质量进行主客观评价。结果 70Kev单能量图像的SNR(39.39±5.56)及CNR(30.47±4.77)均高于其他单能量图像与混合能量图像,与混合能量图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Kev、80Kev及70Kev单能量图像的背景噪声较140kvp混合能量图像分别减少32%、37%及30%;两组图像的主观评分:70Kev单能量图像的质量评分为4.72±0.56,评5分血管段为177段,占85%(177/208),混合能量图像评分为4.57±0.58,评5分血管段为146,占71%(146/206)t值为25.01,P<0.01。结论 70Kev单能量图像是冠状动脉CT能谱成像的最佳单能量图像,图像质量明显优于140kvp混合能量图像。
胡玉明罗悦凡符平仲黄洲欧阳可勋
关键词:冠状动脉X线计算机能谱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