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申丹

作品数:122 被引量:2,608H指数:3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0篇文学
  • 42篇语言文字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4篇叙事
  • 23篇叙事学
  • 21篇文体学
  • 18篇文体
  • 14篇文学
  • 12篇翻译
  • 11篇小说
  • 10篇隐含作者
  • 8篇叙事进程
  • 8篇双重叙事
  • 7篇叙事理论
  • 7篇叙事作品
  • 7篇结构主义
  • 6篇学科
  • 6篇文学文体
  • 6篇文学文体学
  • 6篇跨学科
  • 5篇修辞
  • 5篇事理
  • 5篇曼斯菲尔德

机构

  • 114篇北京大学
  • 6篇爱丁堡大学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对外经济贸易...
  • 1篇俄亥俄州立大...
  • 1篇北京语言大学
  • 1篇福州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康奈尔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漳州师范学院
  • 1篇江西财经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香港浸会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122篇申丹
  • 2篇陈香兰
  • 2篇高剑妩
  • 2篇贺赛波
  • 1篇祖国颂
  • 1篇谭载喜
  • 1篇谢天振
  • 1篇郭建中
  • 1篇傅修延
  • 1篇杨莉
  • 1篇周小仪
  • 1篇穆雷
  • 1篇宁一中
  • 1篇惠海峰
  • 1篇谭君强
  • 1篇董小英

传媒

  • 16篇外语教学与研...
  • 14篇外国文学评论
  • 12篇外语与外语教...
  • 12篇外国文学
  • 8篇江西社会科学
  • 7篇国外文学
  • 6篇外国语文
  • 5篇北京大学学报...
  • 5篇外国文学研究
  • 3篇中国翻译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中国外语
  • 3篇英语研究
  • 2篇外语研究
  • 2篇外国语
  • 2篇英美文学研究...
  • 1篇外国文学动态
  • 1篇江汉论坛
  • 1篇四川外语学院...
  • 1篇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8篇2006
  • 9篇2005
  • 7篇2004
1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方文论关键词 隐性进程被引量:61
2019年
"隐性进程"是从头到尾与情节发展并列运行的叙事暗流,两者以各种方式互为补充或者互为颠覆。隐性进程对表达作品的主题意义和审美价值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邀请读者做出与对情节发展大相径庭甚或截然不同的反应。隐性进程有别于以往批评界所关注的情节的各种深层意义,其反讽也有别于其他种类的反讽。在存在隐性进程的作品中,若仅仅看到情节发展,就会片面理解甚至严重误解作品的主题意义、人物形象和艺术价值。以往的阐释框架、理论概念和批评模式都是在情节发展这种单一叙事进程的基础上建构的,因此严重束缚了阅读视野,导致对不少作品中隐性进程的视而不见。为了发现和解释隐性进程,不仅需要打破长期批评传统的束缚,而且需要拓展相关理论框架和研究模式。
申丹
文学文体学的分析模式及其面临的挑战被引量:47
1994年
本文首先简述文学文体学的一些基本分析模式,分析它们的不同特征、长处及局限性。在此基础上评介文学文体学所面临的种种挑战。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对文学文体学的性质、作用及局限性会有更清楚的了解。
申丹
关键词:文学文体学
对自由间接引语功能的重新评价被引量:47
1991年
自由间接引语是现代小说中人物话语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具有多种特殊表达功能。王黎云、张文浩曾著文指出有三种表达优势。本文在澄清王文某些概念的基础上,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同时介绍了一些被忽视的新功能。
申丹
关键词:自由间接引语
叙事动力被忽略的另一面--以《苍蝇》中的“隐性进程”为例被引量:48
2012年
近二十年来,叙事进程成为西方叙事研究界一个越来越热门的话题。对进程的研究是对结构主义静态叙事模式的一种回应。迄今为止,在研究整个文本的叙事运动时,关注对象均为以情节中不稳定因素为基础的单一叙事进程。然而,在不少叙事作品中,存在双重叙事进程,一个是显性的,也就是批评家们迄今所关注的对象;另一个则是隐性的,为以往对叙事进程的研究所忽略。这种隐性进程隐蔽在显性进程的后面,与显性进程在伦理价值或主题意义上呈补充性或颠覆性的关系,一般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且经常具有不同程度的反讽性。在曼斯菲尔德的《苍蝇》中,就存在一个与显性进程呈补充关系的反讽性隐形进程,其主要构成成分是看上去偏离情节的文本因素,与情节发展呈现出不同走向。对这种隐形进程的探讨,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加深我们对作品修辞目的、主题意义和审美价值的理解,而且能帮助我们看到人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申丹
关键词:反讽《苍蝇》
从国际叙事文学研究协会99年会看叙事文学研究的发展动态被引量:1
2000年
1999年4月29日至5月2日,在美国达特茅斯大学举行了国际叙事文学研究协会99年会。该年会强调跨学科、跨文化的叙事文学研究。会上不仅有对虚构性叙事文学的探讨,也有对非虚构性叙事的讨论,并从其它学科吸取了各种分析模式来研究叙事文学。由于这是一个大型年会,有九个分会场同时进行专题讨论。分会场的主题包括“
申丹
关键词:叙事文学研究
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的发展状况与相互关系被引量:4
1999年
申丹
关键词:文学文体学叙述学小说文体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小说批评理论叙事作品
“双重认知轨道”:认知文化研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被引量:5
2020年
自20世纪90年代认知转向以来,文学中的认知成为热门话题,但迄今为止,尚未有人关注这样一种认知文化现象:在某种文化环境中,信息发出者有意提供两条认知轨道:第一条能达到正确理解,第二条则通向错误理解。信息发出者迫于文化力量的压力,诱导受众沿着第二条轨道走,在错误理解的掩护下,使不被文化语境所容的理论概念或文学作品能够面世和生存。就理论概念而言,布思提出的“隐含作者”为研究这种认知现象提供了典型例证。在排斥作者的学术氛围中,布思通过“首因效应”、隐喻与字面意义的并置、重解码轻编码等手段对“隐含作者”进行认知伪装。学者们普遍沿着布思铺设的错误认知轨道前行,在推理和关联过程中,屏蔽了通向正确理解的相关信息。在文学创作中,也有一些作者迫于文化语境的压力,有意提供两种认知可能性,在情节发展层面进行认知伪装,对读者加以认知误导。这种复杂的认知现象既对现有认知研究模式构成了挑战,又为认知文化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申丹
关键词:文化环境隐含作者
解构主义在美国——评J.希利斯·米勒的“线条意象”被引量:29
2001年
作为美国解构主义批评的重要代表 ,J .希利斯·米勒以“线条意象”为框架的理论与实践是对欧洲解构主义批评的发展和补充。本文系统评介了米勒颇具新意和启迪价值的“线条意象”。就叙事线条的开头和结尾而言 ,本文认为米勒的解构主义观点实际上是一种超出文本疆界的宏观观察角度 ,而结构主义的观点则是以文本疆界为基础的微观观察角度。这两种角度均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就叙事线条的中部而言 ,本文认为米勒形象化的解构主义理论也仅仅构成一种特定的视角 ,与其它视角互为补充 。
申丹
关键词:解构主义批评解构主义理论形象化疆界
礼貌策略、人物塑造理论与戏剧文体学——综合性实例分析及模式修正被引量:20
2006年
本文综合采用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模式(简称B-L模式)和Culpeper的人物塑造理论对Hampton的《慈善家》剧本第一幕进行文体分析,以展示在戏剧文体学中综合采用这两个模式的优越性。与仅仅采用B-L模式的Abdesslem对同一戏剧文本的分析相比,本文考虑了读者的认知机制,从整体上揭示了人物性格的塑造,并较好地阐释了戏剧冲突的发展过程。此外,本文在分析的基础上对两个理论模式提出了一些修正。
高剑妩申丹
关键词:礼貌策略戏剧文体学
修辞学还是叙事学?经典还是后经典?——评西摩·查特曼的叙事修辞学被引量:36
2002年
西摩·查特曼的“叙事修辞学”是美国叙事修辞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旨在从作者、文本与读者这 3个因素入手 ,以结构主义叙事学为参照 ,评介查特曼的叙事修辞学。本文认为 ,查特曼的“叙事修辞学”与“叙事学”之间呈一种既等同又区分的复杂关系 ,造成了某些范畴上的混乱。此外 ,查特曼的叙事修辞学在经典立场与后经典立场之间摇摆不定 ,既有创新和发展 ,又有固守和倒退。本文认为 ,这种游移是特定社会历史时期的产物 ,在同期的不少美国资深学者中 。
申丹
关键词:修辞学叙事学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