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小虎

作品数:7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厦门市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镇痛
  • 3篇术后
  • 3篇臂丛
  • 2篇神经传导阻滞
  • 2篇舒芬太尼
  • 2篇锁骨
  • 2篇剖宫产
  • 2篇注射
  • 2篇芬太尼
  • 2篇超声
  • 1篇丁三醇
  • 1篇硬膜
  • 1篇硬膜外
  • 1篇硬膜外镇痛
  • 1篇置换术
  • 1篇置换术后
  • 1篇入路
  • 1篇三醇
  • 1篇上臂
  • 1篇上入路

机构

  • 7篇厦门市第三医...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7篇王小虎
  • 5篇傅志海
  • 4篇吴雅松
  • 3篇熊贤俊
  • 2篇陈再治
  • 1篇洪宝福
  • 1篇倪勇
  • 1篇王琛
  • 1篇苏东玲
  • 1篇徐文娟

传媒

  • 2篇实用临床医学...
  • 2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3
  • 4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不同注射点对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评价不同注射点对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拟行上肢手术患者90例,性别不限,ASA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每组30例:解剖手法定位组(A组)取锁骨中点上1cm左右为穿刺点,注射20mL局部麻醉药;单点注射组(S组)超声引导下在臂丛神经、锁骨下动脉及第一肋骨三者相接的位置注射20mL局部麻醉药;两点注射组(D组)超声引导下先在臂丛神经、锁骨下动脉及第一肋骨三者相接的位置注射10mL局部麻醉药,然后在臂丛神经的上方再注射10 mL局部麻醉药。局部麻醉药为0.75%罗哌卡因10mL和2%利多卡因10mL的混合液。记录各组的操作时间,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及肌皮神经支配区域痛觉消失时间及镇痛时间,评价各神经支配区域的阻滞程度及手术时的麻醉效果,并观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S组和D组麻醉效果满意率更高,镇痛持续时间延长(P<0.05),尺神经和肌皮神经阻滞完全率升高(P<0.05)。与D组相比,S组尺神经和肌皮神经支配区域痛觉消失时间延长(P<0.05)。3组桡神经和正中神经阻滞完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刺破血管3例,局部麻醉药中毒1例,眼睑下垂6例;S组和D组无刺破血管和局部麻醉药中毒发生,发生眼睑下垂分别为8、5例。结论与解剖手法定位相比,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单点和两点注射法的麻醉效果较好,镇痛时间较长,相关并发症较少,两点注射法对尺神经和肌皮神经的阻滞较快。
傅志海徐文娟王小虎陈再治熊贤俊
关键词:超声引导臂丛神经传导阻滞
CO_2气腹及体位对LMA Supreme喉罩套囊压力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CO2气腹及体位变动对LMA Supreme喉罩套囊内压及气道密闭性影响。方法30例ASAⅠ~Ⅱ级住院需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诱导后均插入4号LMA Supreme喉罩。术中监测并记录气腹前(T0)、气腹后屈氏体位前(T1)、屈氏体位后(T2)、解除气腹后5min(T3)的气道峰压(Ppeak)、气道密闭压(Pleak)、套囊内压(ICP)和PETCO2的变化。结果当CO2气腹使气道峰压升高后,套囊内压和气道密闭压较气腹前明显下降,与气腹前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体位变动后气道峰压进一步升高,套囊内压和气道密闭压进一步下降,与气腹前比有显著差异性,但与屈氏体位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气腹解除后气道峰压回落至气腹前水平,套囊内压和气道密闭压同样回升至气腹前水平,与气腹时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LMA Supreme喉罩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CO2气腹及体位变动导致的气道压增大时其套囊内压是减少的,同时气道密闭压也相应减少,但这一变化尚不至于需要改变套囊充气量。
王小虎熊贤俊傅志海吴雅松
关键词:LMA喉罩CO2气腹妇科腹腔镜
昂丹司琼预防治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昂丹司琼能否有效地预防治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商品名:欣母沛)所致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并了解合适的给药时机。方法选择存在宫缩乏力危险因素的择期剖宫产产妇90例。按双盲原则随机均分为3组,A组:在新生儿断脐后即刻给予昂丹司琼4mg,5min后由手术医生经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B组:在新生儿断脐后即刻由手术医生经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5min后给予昂丹司琼4mg;C组:在新生儿断脐后即刻给予0.9%生理盐水4ml,5min后由手术医生经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监测记录不同时点的平均压(MAP)、心率(HR)、呼吸(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及产妇恶心呕吐、胸闷、烦躁和面部潮红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和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A组恶心和呕吐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昂丹司琼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欣母沛引起的恶心呕吐,且提前给药效果更佳。
俞裕灵王小虎
关键词:昂丹司琼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剖宫产副作用
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在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在老年全髋置换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效果。方法将择期行全髋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0例。A组术后静脉自控镇痛采用舒芬太尼150μg+阿扎司琼10 mg+0.9%氯化钠稀释至100 mL(舒芬太尼1.5μg.mL-1);B组采用氟比洛芬酯150 mg+舒芬太尼100μg+阿扎司琼10 mg+0.9%氯化钠稀释至100 mL(舒芬太尼1μg.mL-1+氟比洛芬酯1.5 mg.mL-1);C组采用氟比洛芬酯150 mg+舒芬太尼150μg+阿扎司琼10 mg+0.9%氯化钠稀释至100 mL(舒芬太尼1.5μg.mL-1+氟比洛芬酯1.5 mg.mL-1)。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6 h(T1)、12 h(T2)、24 h(T3)、48 h(T4)疼痛、镇静评分以及术后24 h内PCIA泵按压次数。结果与A组比较,B组和C组T2、T3、T4时疼痛评分降低(P<0.05),24 h内PCIA泵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B组T1、T2、T3时镇静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B组T1、T2、T3时镇静评分降低(P<0.05)。结论舒芬太尼1μg.mL-1+氟比洛芬酯1.5 mg.mL-1可为老年全髋置换患者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少。
洪宝福王小虎
关键词:老年全髋置换术氟比洛芬酯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
超声引导锁骨手术患者C5和颈浅丛联合阻滞的效果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锁骨手术患者C5和颈浅丛联合阻滞的效果。方法择期拟行锁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体重指数17.3~27.6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超声引导组(U组)在C,臂丛神经图像的周围注射10ml局麻药,穿刺针越过C5臂丛神经在胸锁乳突肌下缘再次注射10ml局麻药。解剖手法定位组(A组)在前、中斜角肌之间的肌间沟行臂丛神经阻滞,注射10m1局麻药,拔出穿刺针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再注射10ml局麻药。局麻药为0.375%左布比卡因和1%利多卡因的混合液。记录操作时间,锁骨内侧缘、锁骨中点、锁骨外侧缘痛觉消失时间及镇痛时间;评价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效果满意度,观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u组操作时间延长,锁骨外侧缘、锁骨中点区域痛觉消失时间缩短,麻醉效果满意率升高,镇痛时间延长(P〈0.05)。A组刺破血管3例,轻度局麻药中毒1例,U组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与解剖手法定位比较,超声引导下C5和颈浅丛联合阻滞的麻醉效果较好,对锁骨外侧缘、锁骨中点区域起效快,镇痛时间较长和相关并发症较少。
傅志海吴雅松王小虎倪勇王琛
关键词:锁骨臂丛颈丛神经传导阻滞
连续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术后镇痛的效果被引量:14
2012年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优于传统解剖定位方法,尤其是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入路的单靶点注射法被证实为简单、有效。本文观察在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入路单靶点注射法的基础上置入导管进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后镇痛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傅志海吴雅松王小虎陈再治熊贤俊
关键词: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手术后镇痛上肢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锁骨上入路超声技术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半数有效浓度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测定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时罗哌卡因复合0.4mg.L-1舒芬太尼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孕36~40周择期剖宫产术、ASAⅠ-Ⅱ级孕妇38例。复合舒芬太尼0.4mg.L-1。按照序贯法进行试验,硬膜外罗哌卡因的质量浓度分别由低到高设为1.0、1.25、1.5、1.75和2.0g.L-1,初始靶质量浓度为1.5g.L-1,若术后8h访视患者静息时视觉模拟评分(VAS)高于3分,则下一例患者采用高一级浓度的罗哌卡因;若患者术后VAS<3分,则下一例患者采用低一级浓度的罗哌卡因。采用序贯法计算公式,计算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时罗哌卡因复合0.4mg.L-1舒芬太尼的EC50及其95%可信区间(CI)。同时记录术后运动阻滞发生率。结果 38例患者中20例硬膜外镇痛有效,18例患者硬膜外镇痛无效,有效镇痛患者术后运动阻滞发生率与无效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时罗哌卡因复合0.4mg.L-1舒芬太尼的EC50为1.39g.L-1,95%CI为1.29~1.49g.L-1。结论罗哌卡因复合0.4mg.L-1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EC50为1.39g.L-1,不良反应少,能够减轻剖宫产术后疼痛。
苏东玲傅志海吴雅松王小虎
关键词:酰胺类舒芬太尼镇痛硬膜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