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璟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小肠移植
  • 4篇手术
  • 2篇血性
  • 2篇营养支持
  • 2篇手术方式
  • 2篇术后
  • 2篇排斥
  • 2篇排斥反应
  • 2篇围手术
  • 2篇围手术期
  • 2篇免疫抑制方案
  • 2篇免疫抑制剂
  • 1篇性疾病
  • 1篇休克
  • 1篇休克大鼠
  • 1篇血管
  • 1篇营养支持策略
  • 1篇失血
  • 1篇失血性
  • 1篇失血性休克

机构

  • 7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8篇沈璟
  • 7篇李幼生
  • 4篇黎介寿
  • 3篇李宁
  • 3篇李元新
  • 3篇倪小冬
  • 3篇李民
  • 1篇王斌
  • 1篇王伟雅

传媒

  • 3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器官移植
  • 1篇中华医学会肠...
  • 1篇第五届全军器...

年份

  • 2篇2011
  • 5篇2009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小肠移植手术方式及免疫抑制方案的进展
小肠移植的临床应用已超过40年,应用初期一直受到排斥反应、免疫抑制和术后感染等难题的困扰,导致发展缓慢。近20年来,随着手术技术和术后监护技术的不断提高,免疫抑制剂和小肠免疫学的深入研究,以及免疫个体抗感染监测的持续进步...
沈璟
关键词:小肠移植手术方式免疫抑制方案
文献传递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被引量:7
2009年
沈璟李幼生
关键词: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腹膜炎肠梗阻放射性肠炎
小肠移植手术方式及免疫抑制方案的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小肠移植的临床应用已超过40年,应用初期一直受到排斥反应、免疫抑制和术后感染等难题的困扰,导致发展缓慢。近20年来,随着手术技术和术后监护技术的不断提高,免疫抑制剂和小肠免疫学的深入研究,以及免疫个体抗感染监测的持续进步,小肠移植和腹腔多器官簇移植得以迅速发展。
沈璟李幼生
关键词:免疫抑制方案小肠移植手术方式术后感染免疫抑制剂排斥反应
小肠移植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改进小肠移植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方法,并总结3例小肠移植病人的营养支持疗效。方法:3例病人均接受全小肠移植。病人手术前先接受TPN支持,术后便开始TPN支持。随着移植肠功能的恢复,在对EN支持耐受和有效地维持营养状态的前提下,尽快实现PN向EN过渡,恢复经口进食,并最终摆脱PN支持。应用Gln、甘氨酰谷氨酰二肽和生长激素,以促进移植肠功能的恢复。结果:3例病人分别于移植术后21、14和24d摆脱TPN,体质量和血浆ALB水平明显改善。结论:改进小肠移植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方法,能促进移植肠功能恢复,使病人尽快适应EN支持。
李元新李宁倪小冬李幼生李民沈璟黎介寿
关键词:小肠移植营养支持围手术期处理
小肠移植中应用Campath 1H诱导和低剂量他克莫司维持抗排斥治疗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报告Campath 1H诱导和单用低剂量他克莫司维持的免疫抑制方案在2例小肠移植应用的经验。方法小肠移植术中给予Campath 1H 30mg及甲泼尼龙2g。移植肠血管开放后给予他克莫司,术后早期从静脉途径给药,逐渐过渡至通过移植肠给予他克莫司。术后前3个月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维持在10—15?μg/L,术后第4个月开始,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减低至5?μg/L左右。结果2例患者生存期均已超过1年,其中1例患者于术后第13个月时行移植肠末端造口关闭、还纳手术。2例患者各发生一次病理学检查证实的不确定(IND级)至轻度(1级)排斥反应,给予小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后排斥反应消失;1例患者于术后8个月发生一次轻至中度排斥,给予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后病理证实排斥反应消失。Campath 1H应用后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其后缓慢回升。无明显感染及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D)征象发生。移植肠功能良好,分别于术后第21天和第14天摆脱静脉营养,依赖口服饮食维持营养状态。结论小肠移植中应用Campath 1H诱导,单用低剂量他克莫司、无激素维持方案,能有效地控制排斥反应,不增加感染发生的机会,未发生GVHD。患者移植肠功能良好,能尽早摆脱静脉营养。
李元新李宁倪小冬李幼生李民沈璟黎介寿
关键词:器官移植小肠移植免疫抑制剂排斥反应他克莫司
液体治疗:快通道外科需重新认识的问题被引量:2
2009年
快通道外科是普通外科学中一项新理念,而液体治疗贯穿于整个围手术期,是快通道外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液体治疗包括术前短时间禁食、不行肠道准备、术后适量液体治疗、新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等。此项新技术对减轻术后并发症有一定益处。但在目前,此项理念仍需要不断临床实践的检验。将来快通道外科液体治疗的重点在于特殊程序的探索、直接目标液体治疗、晶胶体的组合使用、术中和术后合理检测技术的发展。
沈璟李幼生
关键词:快通道外科加速康复外科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腹部术后肺损伤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比较传统液体复苏和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炎性介质及其介导的肺损伤作用。方法:将72只大鼠建立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模型后,随机分为未复苏组和45 mL/(kg·h)、30 mL/(kg·h)、15 mL/(kg·h)液体复苏组。于术后24、48和72 h处死大鼠,留取血液和肺组织。观察动脉血乳酸浓度、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肺湿/干重比、肺组织学和损伤评分。结果:未复苏组大鼠休克后2~12 h死亡,其余三组大鼠均存活。自30 m in复苏开始,15 mL/(kg·h)组大鼠平均动脉压(MAP)缓慢上升;而30 mL/(kg·h)组和45 mL/(kg·h)组迅速上升后又缓慢下降。45 mL/(kg·h)组大鼠24 h和72 h血浆TNF-α、24 h血乳酸值均高于30 mL/(kg·h)组和15 mL/(kg·h)组(P〈0.05);15 mL/(kg·h)组大鼠48和72 h肺湿/干重比低于45 mL/(kg·h)和30 mL/(kg·h)组(P〈0.05)。肺损伤程度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减轻,45 mL/(kg·h)组大鼠肺病理损伤较30 mL/(kg·h)组和15mL/(kg·h)组严重(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能显著降低失血性休克大鼠TNF-α的释放和酸中毒程度,减轻肺损伤。
沈璟李幼生王伟雅王斌黎介寿
关键词:限制性液体复苏失血性休克肺损伤
小肠移植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策略的改进
小肠移植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策略和实施方法对于小肠移植病人和移植肠功能恢复发挥着重要影响。笔者结合学习国际先进小肠移植中心经验,应用促进移植肠功能恢复的一些措施,对小肠移植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策略加以改进,并应用于4例小肠移植...
李元新李宁李幼生倪小冬李民沈璟黎介寿
关键词:小肠移植围手术期营养支持肠功能恢复全肠外营养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