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远亮

作品数:18 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东莞东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东莞市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东莞市科技计划医疗卫生类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硫酸镁
  • 3篇过氧化氢
  • 3篇50%硫酸镁
  • 2篇药物治疗
  • 2篇伊马替尼
  • 2篇抑菌
  • 2篇头孢
  • 2篇葡萄球菌
  • 2篇球菌
  • 2篇金黄色葡萄球...
  • 2篇康唑
  • 2篇黄色葡萄球菌
  • 2篇给药
  • 2篇给药速度
  • 2篇防耐药突变浓...
  • 2篇伏立康唑
  • 2篇MIC
  • 2篇处方
  • 1篇单病种
  • 1篇单病种质控

机构

  • 11篇中山大学
  • 7篇东莞东华医院
  • 2篇暨南大学

作者

  • 18篇汤远亮
  • 11篇姚国新
  • 10篇刘治安
  • 6篇姚国新
  • 5篇张丽华
  • 4篇徐永祥
  • 2篇张丽
  • 2篇李超强
  • 2篇杨丽玲
  • 2篇黄惠英
  • 2篇黄卫娟
  • 1篇秦巧玲
  • 1篇孙华芳
  • 1篇王衍洪
  • 1篇孙志平
  • 1篇徐永祥

传媒

  • 4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中国药房
  • 2篇海峡药学
  • 2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国医院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抗感染药学
  • 1篇今日药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10
  • 9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单病种抗感染药物治疗的质控指标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和评价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单病种抗菌药物治疗的质控指标,为下一步规范单病种管理提供资料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度入住呼吸内科患者,第一诊断为CAP且入组临床路径的病例96例,分析抗感染药物治疗的质控指标,分析其病原学诊断、抗感染药物治疗时机、初始抗菌药物的选择、初始治疗效果以及抗感染疗程。结果:抗菌药物使用前的病原学诊断仅为6.25%,96.9%患者能在入院4 h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初始抗感染方案选择针对重症肺炎的百分率为72.92%,全部病例均做了效果评价,抗菌药物治疗的疗程合格率达85.42%。结论:在CAP当中抗感染治疗的单病种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在病原学诊断和初始抗菌药物选择方面;这需要加强培训和管理,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和初始抗菌药物选择的合理率。
徐永祥黄惠英刘治安姚国新汤远亮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单病种质控抗感染治疗
暗疮水混匀分装工艺的改进
2007年
目的提高暗疮水成品的装量和含量均匀度。方法参照原装搅拌叶结构自制搅拌叶,增大了搅拌范围和纵深,通过对两批暗疮水分别采用原配和自制的两种搅拌叶进行混匀分装,对两批成品随机抽样,比较稳定后的装量及沉降体积比,以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经方差齐性检查及t检验,自制搅拌叶组装量与含量均匀度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自制搅拌叶可完善解决暗疮水成品装量和含量不均匀问题。
姚国新汤远亮孙志平
关键词:含量均匀度
过氧化氢对50%硫酸镁溶液的抑菌效果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考察0.03%过氧化氢对50%硫酸镁溶液的抑菌防腐效果。方法在配制的硫酸镁溶液中添加0.03%过氧化氢溶液作为抑菌剂,分别在密封和非密封的状况下同未加抑菌剂的样品进行对照。结果采用过氧化氢防腐的硫酸镁溶液在两种情况下,放置60d内都无细菌生成,而未加抑菌剂的样品的细菌学检查全部超标。结论0.03%过氧化氢抑菌效果明显,可作为50%硫酸镁溶液的抑菌剂。
汤远亮姚国新张丽华
关键词:硫酸镁过氧化氢抑菌
药物治疗的不遵从性及相应对策
2007年
患者在药物治疗中的不遵从性可分为主观和客观两种情形,本文分别介绍了这两种不遵从性的具体表现,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药师的相应对策,以提高患者药物治疗的遵从性。
汤远亮姚国新刘治安
关键词:药物治疗
不同剂量和给药速度对头孢唑啉T>MIC达标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和不同静滴速度对头孢唑啉T>MIC的影响,为临床合理地选择静脉滴注条件提供依据。方法以一室药代动力学模型为基础,设定头孢唑啉的MIC为8μg.mL-1,T>MIC达标值为45%,计算头孢唑啉在采用不同的剂量和给药速度时的T>MIC,分析剂量和给药速度对T>MIC达标的影响。结果每日单次给药在多数条件下T>MIC都不能达标,每日多次给药则T>MIC容易达标,单纯增加给药剂量对提高T>MIC的作用有限,而延长滴注时间是提高T>MIC的较好方法。结论头孢唑啉应每日2至3次给药,若每日单次给药应将静滴给药时间延长至3h以上。
汤远亮姚国新张丽华
关键词:给药速度
HPLC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伊马替尼和伏立康唑浓度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伊马替尼和伏立康唑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采用岛津LC-15C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Wonda Sil 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58 nm,柱温为30℃,血浆样品经高氯酸沉淀蛋白。结果伊马替尼在0.31~20.00μg·mL^(-1)、伏立康唑在0.44~28.00μg·mL-1浓度范围内,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15、0.21μg·mL^(-1)(S/N=3);定量下限和低、中、高共4个浓度的伊马替尼(0.31,0.62,5.00,15.00μg·mL^(-1))和伏立康唑(0.44,0.88,7.00,21.00μg·mL^(-1))的准确度范围分别为80.01%~105.74%、129.97%~100.49%,日内精密度RSD均小于2%,提取回收率分别为85.09%~87.73%、80.07%~85.86%(n=5)。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同时检测伊马替尼和伏立康唑的血药浓度。
杨丽玲黄卫娟韦卓纯姜松林绘姚国新刘治安汤远亮
关键词:伊马替尼伏立康唑血药浓度高效液相色谱法
左氧氟沙星联用利福平降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防耐药突变浓度的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在体外研究左氧氟沙星联用利福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防耐药突变浓度(MPC)的影响,为临床合理联用抗菌药物,防止细菌耐药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富集浓度为10^10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菌株,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单药以及两药以不同浓度联用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的防耐药突变浓度和耐药突变选择窗(MSW)。结果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单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的MPC分别为1.0μg/ml和〉480μg/ml,MSW分别为10和〉30000;在联用利福平浓度由0.008~16.38,ug/ml时,左氧氟沙星对ATCC25923的MPC由1.0μg/ml降至0.25μg/ml;在联用左氧氟沙星浓度由0.25~0.80ug/ml时,利福平对ATCC25923的MPC由4.096μg/ml降至0.016μg/ml。结论利福平和左氧氟沙星联合用药可降低各自单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的MPC,缩小MSW。
姚国新张丽华汤远亮张丽刘治安李超强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利福平金黄色葡萄球菌防耐药突变浓度耐药突变选择窗
某院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的分析
2023年
讨论抗菌药物在本院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的使用情况,从本院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对应建议规范其使用。方法: 导出2020年7-9月(共3个月)已出院的I类切口手术病历1820例,统计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不合理率,对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指征、品种选择、预防给药时机和预防使用时间等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820例清洁手术的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28.52%,不合理率为9.73%;(2)不合理用药具体情况:无预防使用指征占22.03%(39例);品种选择不适宜占14.69%(26例);时机选择不当占16.95%(30例);预防使用时间超过24h占42.04%(76例);术中未追加占3.39%(6例);(3)品种选择以推荐的一二代头孢为主占94.99%(493例);(4)不合理例数较多的科室主要是骨科49.72%(88例)、神经外科13.56%(24例)、烧伤整形医学美容科5.65%(10例)、心胸外科5.65%(10例)。结论:虽然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达到低于30%的要求,但在预防使用时间、时机选择及无预防使用指征方面仍需进一步规范。
周婷钟婉平刘少波汤远亮王衍洪
关键词: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围术期处方分析
头孢曲松T>MIC达标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和不同静脉滴入速度对头孢曲松T>MIC的影响,为临床合理应用该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一室药代动力学模型为基础,设定头孢曲松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8%g·ml-1,T>MIC达标值为45%,计算头孢曲松在采用不同的剂量和给药速度时的T>MIC,分析剂量和给药速度对T>MIC达标的影响。结果:临床常用的四种剂量都可使头孢曲松的T>MIC达标,增加给药剂量可使头孢曲松的T>MIC明显增加,而延长滴注时间对提高T>MIC的作用不明显。结论:头孢曲松可选择每日剂量一次给药,对中介细菌应将每日剂量增加至1g以上,分1 ̄2次静脉给药。
姚国新汤远亮张丽华
关键词:头孢曲松给药速度
指标化管理在癌痛规范化药物治疗中的作用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指标化管理在癌痛规范化药物治疗中的作用,为临床药师的用药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癌痛规范化药物治疗的要求设定7项质控指标,依据各项指标要求进行用药干预,并将癌痛镇痛治疗纳入专项处方点评,对连续10个季度各项指标达标率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设定的7项质控指标中4项指标的整体达标率明显提高(P<0.01),其他3项指标较容易达标,达标率无明显变化(P>0.05)。剂量个体化指标达标难度最大,动态疼痛评估的两项指标及给药途径指标的达标率波动较大。结论在癌痛规范化药物治疗管理中,指标化管理具有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突出、作用明显等特点,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汤远亮姚国新徐永祥刘治安
关键词:癌痛药物治疗临床药师干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