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志坚

作品数:72 被引量:32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生物学
  • 19篇天文地球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4篇海草
  • 11篇沉积物
  • 9篇有机碳
  • 5篇营养化
  • 5篇影响因素
  • 5篇生物多样性
  • 5篇热带
  • 5篇种子
  • 5篇富营养化
  • 4篇凋落
  • 4篇凋落叶
  • 4篇盐度
  • 4篇营养盐
  • 4篇有机物
  • 4篇鱼类
  • 4篇暂养
  • 4篇植株
  • 4篇溶解有机物
  • 4篇珊瑚
  • 4篇生态系统

机构

  • 72篇中国科学院
  • 25篇中国科学院大...
  • 10篇中国科学院研...
  • 9篇南方海洋科学...
  • 5篇中国海洋大学
  • 4篇国家海洋局
  • 2篇德州学院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山东大学(威...
  • 1篇国家海洋信息...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烟...

作者

  • 72篇江志坚
  • 68篇黄小平
  • 42篇刘松林
  • 41篇张景平
  • 41篇吴云超
  • 9篇张霞
  • 7篇于硕
  • 5篇张凌
  • 5篇赵春宇
  • 4篇连忠廉
  • 4篇施震
  • 3篇黄道建
  • 2篇张晓梅
  • 2篇周毅
  • 2篇张沛东
  • 2篇李文涛
  • 2篇黄良民
  • 2篇黄驰
  • 2篇汪飞
  • 1篇张观希

传媒

  • 7篇热带海洋学报
  • 6篇海洋环境科学
  • 5篇科学通报
  • 5篇生态学杂志
  • 3篇生态学报
  • 3篇海洋学报
  • 2篇海洋与湖沼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渔业研究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海洋科学进展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南方水产科学
  • 1篇应用海洋学学...
  • 1篇中国海洋学会...

年份

  • 5篇2023
  • 4篇2022
  • 7篇2021
  • 8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应用于珊瑚碎屑底质中的海草移植装置以及海草的移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珊瑚碎屑底质中的海草移植装置以及海草的移植方法。它包括植株生长槽和能罩住植株生长槽的植株防浪罩;所述的植株生长槽包括四周的边框和下底板,在相对的左右边框下部分别固定有下底侧托板,在前侧边框下面设有下...
刘松林张景平吴云超江志坚于硕黄小平
文献传递
镉在泰来藻体内的累积规律及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化学逐步提取法和叶绿素荧光技术,在实验室无底泥条件下研究了镉(Cd)在热带海草泰来藻(Thalassia hemprichii)不同组织(叶、茎、根)中的累积规律,以及Cd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Cd在泰来藻体内的累积模式是叶>根>茎;在各处理条件下,泰来藻各组织中氯化钠、醋酸和盐酸提取态的Cd均是优势形态,三者之和占总量的80%~99%,表明活性较低且迁移能力较弱的形态是主要形态;随着Cd暴露浓度的增加,泰来藻各组织中盐酸提取态所占的比例下降7%~24%,而氯化钠和醋酸提取态的分配比例总和增加2%~24%,叶片中活性较高的乙醇和水提取态所占比例之和不断减小,而茎、根则呈现相反的趋势,这说明泰来藻通过改变各形态Cd在细胞和组织中的分配比例来降低高浓度Cd胁迫的毒性;高浓度Cd胁迫显著降低有效光量子产量ΔF/Fm'、叶绿素a、b和总叶绿素含量,表明其光合作用受到严重抑制。总之,在较低浓度Cd胁迫下,泰来藻存在一定的保护机制,但在高浓度Cd胁迫下,这种保护机制已不足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从而引起一系列毒性效应。
冯韶辉黄小平江志坚
关键词:化学形态光合作用
底质类型对热带海草海菖蒲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近几十年来,受到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海草床呈现退化趋势,海草床的恢复备受关注。其中,海草种子或幼苗移植由于其对供体海草床破坏和影响较小,并能保证海草的遗传多样性而备受重视。移植区的底质类型是决定海草种子或幼苗移植存活率的重要因子,然而,目前关于热带海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不同底质类型响应的研究很有限。本研究以热带海草海菖蒲(Enhalus acoroides)种子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模拟实验,分别设置细砂和砂砾底质的处理,探讨不同底质类型对海菖蒲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细砂组和砂砾组的萌发率和萌发历期的平均值分别96.3%、3.6 d和95.0%、3.4 d,两个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萌发后的细砂组海菖蒲幼苗的存活率为97.37%,而砂砾组的幼苗存活率仅为81.58%;另外,海菖蒲幼苗的叶片长度、根长度、叶片生长速率和根生长速率在细砂组均显著高于砂砾组。因此,沉积物粒径的差异对海草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时间没有显著性影响,但沉积物粒径增大会显著降低萌发后海菖蒲幼苗的存活率和生长速率。因此,未来开展海菖蒲种子或幼苗的野外移植,应选取沉积物粒径较小细砂质区域进行移植,可促进海菖蒲种子或幼苗移植的成活率,提高海菖蒲生态修复的成功率。
刘松林江志坚江志坚张霞吴云超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种子萌发幼苗
一种可调式海草种子野外移植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式海草种子野外移植装置,包括种子培育格和调制式保护罩;种子培育格包括围隔和隔板,围隔构成一个上下均敞开的内部区域,隔板在围隔内部纵横垂直交错形成多个生长格,各生长格内均设置有用于保持海草种子的毛刷条;...
刘松林吴云超黄小平张霞江志坚
文献传递
海南新村湾海草床主要鱼类及大型无脊椎动物的食源被引量:11
2011年
利用稳定碳同位素技术,分析了海南岛新村湾海草床中主要鱼类及大型无脊椎动物的食物来源。结果显示,有机碳源δ13C值的变化范围为-16.9‰—-6.8‰,以海草叶片及其碎屑最高(-7.8‰±0.2‰),悬浮颗粒有机质(POM)最低(-16.9±0.2)‰,而附生藻类(-12.0±0.9)‰和沉积物有机质(SOM)(-13.2±0.2)‰居中。消费者δ13C值的变化范围为-15.4‰—-6.4‰,表明其食物来源较广。IsoSource混合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本海草床棘皮动物、多毛类、甲壳类和大部分的鱼类以海草为主要有机碳源,双壳类主要同化附生藻类和SOM的混合有机碳源,少数鱼类以POM为主要碳源。以上结果表明,海草是海草床中主要鱼类及大型无脊椎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
樊敏玲黄小平张大文张景平江志坚曾艳艺
关键词:海草食物来源鱼类大型无脊椎动物
盐度对海草凋落叶释放CDOM及其光降解的影响
海草凋落叶分解释放是海草床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的主要来源,而海草凋落叶的分解释放受盐度的影响较为明显。本文以夏季新村湾不同区域海水盐度分布为背景,结合湾内盐度变化范围设计四个盐度梯度,以研究盐度对海草(海菖蒲和泰来...
吴云超江志坚刘松林连忠廉张景平黄小平
关键词:海草凋落叶CDOM盐度光降解
热带海草床重要植食者栖息地选择的关键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21年
植食者链接初级生产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物质和能量流动,在维持海草床生物多样性和复杂食物网结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同海草生境中,植食者的食源组成和被捕食风险可能存在差异,进而会影响到其栖息地的选择.然而,有关不同海草生境中植食者栖息地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尚未开展,亟待探讨,以利于揭示海草床中植食动物栖息地选择的关键过程,加深对海草床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的认识.因此,本研究选取热带海草床的重要植食者——红树拟蟹守螺(Cerithidea rhizophorarum)作为研究对象,开展野外调查和原位实验,探讨其在海菖蒲(Enhalus acoroides)、泰来草(Thalassia hemprichii)和圆叶丝粉草(Cymodocea rotundata)三种海草生境中的数量分布和被捕食率,并通过稳定碳氮同位素分析技术,定量分析不同海草生境中各类食源的贡献比例,结合海草的相关指标,阐明海草床中重要植食者栖息地选择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海菖蒲、泰来草和圆叶丝粉草的叶片面积分别为(124.76±19.72)cm^(2),(10.25±5.54)cm^(2)和(5.98±1.06)cm^(2),叶片硬度分别为(1.41±0.34)N,(0.51±0.14)N,(0.18±0.03)N,其叶片附生藻类生物量对应分别为(16.34±6.79)g/m^(2),(4.29±1.98)g/m^(2)和(1.93±0.68)g/m^(2).红树拟蟹守螺的分布密度呈现海菖蒲<泰来草<圆叶丝粉草生境的变化趋势,而被捕食率却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同时,海菖蒲、泰来草和圆叶丝粉草叶片δ^(13)C值分别为(-8.26±0.25)‰,(-8.45±0.18)‰和(-8.81±0.26)‰,δ^(15)N值分别为(11.11±0.18)‰,(10.98±0.87)‰和(8.11±0.74)‰.三种海草生境中红树拟蟹守螺的δ^(13)C值分别为(-9.35±0.60)‰,(-8.84±0.35)‰和(-8.20±0.25)‰,δ^(15)N值分别为(11.76±0.27)‰,(11.91±0.51)‰和(11.10±0.48)‰.采用贝叶斯混合模型(MixSIAR)对同位素进行分析,发现海菖蒲、泰来草和圆叶丝粉草叶片对红树拟蟹守螺的食源贡献比例分别为14.
何佳潞江志坚崔黎军吴云超吴云超李进隆刘松林方扬黄小平
关键词:海草螺类稳定同位素食物来源生境选择
一种用于水下沉水植物原位根系监测系统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下沉水植物原位根系监测系统的装置及方法,涉及植物生理生态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装置包括:沉积物打孔护筒、根扫描仪观察桶以及根扫描仪观察桶套筒,沉积物打孔护筒至少部分插入水下沉积物内,其中,在所述水下...
林基桢江志坚方扬吴云超刘松林黄小平
海草床有机碳组成与微生物转化及其对富营养化的响应被引量:2
2021年
海草床作为蓝碳生态系统之一,具有巨大的储碳能力,储碳能力受到其有机碳组成和微生物转化过程的影响.然而,全球海草床面积逐年减少,富营养化是导致其退化的重要原因.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对海草床有机碳组成、微生物转化及其对富营养化响应进行总结.研究表明,活性有机碳和惰性有机碳由不同的物质与分子表征,均可贡献碳存储.微生物在有机碳转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海草床有机物的分解过程中,存在r-型向k-型微生物的演替.富营养化会导致海草床群落结构发生转变,导致海草床中活性有机碳增加,惰性有机碳降低.同时,富营养化会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酶活性,从而影响有机碳的微生物转化过程.此外,营养盐与活性有机碳的输入可能会诱导"激发效应",促进已存储有机碳的再矿化.本文提出了未来海草床有机碳组成及转化的重点研究方向:(1)开展海草床有机碳组分的研究;(2)深入认知海草床微生物群落组成、功能及基因表达;(3)探究富营养化对微生物群落及其相关胞外酶活性的影响机制;(4)加强有机物分解过程对营养负荷的响应以及营养盐与藻类交互作用研究.我国应加强对海草床碳存储研究,为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助力实现碳中和提供更多理论支撑.
罗红雪刘松林江志坚江志坚黄小平
关键词:活性有机碳微生物转化富营养化
海草组学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0年
近年来,组学技术在海草(seagrass,地球上唯一一类可以完全生活在海水中的高等被子植物)研究中的应用得到了飞速发展,并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已对鳗草(Zostera marina)和牟氏鳗草(Zostera muelleri)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并利用组学技术对鳗草、牟氏鳗草及大洋波喜荡草(Posidonia oceanica)等的遗传发育和抗胁迫反应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综述了组学技术在海草研究中的应用,例如利用基因组学研究海草的遗传多样性及DNA甲基化抗胁迫机制、利用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海草如何通过基因和蛋白质表达调控来应对胁迫,以及利用代谢组学研究环境胁迫下海草代谢物及其代谢途径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海草组学领域需开展的工作进行了展望:(1)发展和应用低成本、快速测定海草基因组的技术,加强对海草物种遗传多样性、适应进化、分类鉴定及DNA表观修饰等的研究;(2)构建更多高质量的海草转录组数据库,同时加强非编码RNA的生物学功能、海草有性生殖分子机制和组织间转录组差异的研究;(3)发展和应用优质的蛋白质提取方法及最新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同时加强海草亚细胞蛋白质组学的研究;(4)将靶向及非靶向代谢组学结合起来,加强研究海草初生代谢物与次生代谢物成分的鉴定和相互作用过程、代谢物在海草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调节机制,以及次生代谢物在防御中的作用机理等;(5)利用多组学技术,加强研究海草的生活史、不同胁迫因子的联合作用、海草与动物的相互作用和协同进化机理,深入揭示海草遗传进化及抗胁迫分子机制.
李玲兰江志坚方扬何佳潞刘松林刘松林黄小平
关键词:海草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