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海荣

作品数:20 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吴川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出血
  • 8篇脑出血
  • 7篇颅脑
  • 6篇高血压
  • 5篇颅脑损伤
  • 5篇脑损伤
  • 4篇引流
  • 4篇预后
  • 4篇重型
  • 4篇重型颅脑
  • 4篇重型颅脑损伤
  • 4篇外伤
  • 4篇高血压脑出血
  • 3篇疗效
  • 3篇脑室
  • 2篇血肿
  • 2篇血肿清除
  • 2篇腰大池
  • 2篇引流治疗
  • 2篇置管

机构

  • 20篇吴川市人民医...
  • 3篇广东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龙岗区...
  • 1篇廉江市人民医...

作者

  • 20篇欧海荣
  • 12篇覃木秀
  • 6篇李越
  • 5篇麦晓
  • 5篇李辉
  • 3篇文上康
  • 2篇杨朔
  • 2篇梁春华
  • 1篇梁仔
  • 1篇杨亚敏
  • 1篇杨燕飞

传媒

  • 4篇河北医学
  • 3篇广东医科大学...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广东医学院学...
  • 2篇中华脑科疾病...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右江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华神经创伤...

年份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难治性颅内高压21例被引量:1
2006年
欧海荣
关键词:去骨瓣减压术重度颅脑损伤颅内高压
盐酸纳美芬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
2021年
目的分析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盐酸纳美芬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15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研究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盐酸纳美芬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5、15、20 d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治疗后世界卫生组织与健康有关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评分、BI指数。结果治疗后5、15、20 d,两组GCS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GCS评分均不断上升;治疗后5、15、20 d,研究组患者GCS评分(4.6±0.5)、(8.7±1.5)、(14.8±0.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7±0.7)、(7.2±1.3)、(12.9±0.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15、20 d,两组NIHSS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NIHSS评分均不断降低;治疗后5、15、20 d,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躯体、情感评分及B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盐酸纳美芬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同时能够改善脑神经功能缺损。
麦晓陈纪光梁春华欧海荣文上康
关键词: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盐酸纳美芬生活质量神经缺损
不同体温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不同体温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HICH患者102例按照体温的不同分组,观察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体温正常组、低热组病死率分别与中度发热组、高热组比较明显较低,两两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时间出现于入院后≤2d组病死率为66.67%,入院后2-3d组病死率为20.59%,入院后≥3d组病死率为0,入院后≤2d组、入院后2-3d组病死率明显高于入院后≥3d组,两者分别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正常组、低热组患者NDS、ADL分别较中度发热组、高热组明显改善,两者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温越高,高热出现时间越早,HICH患者预后越差,应引起临床医师足够重视。
麦晓欧海荣覃木秀李辉
关键词:体温高血压脑出血预后
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与保守治疗30~40 mL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比较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与保守治疗30~40 mL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的疗效。方法57例30~40 mL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患者随机采用小骨窗显微镜下血肿清除(n=30)或保守治疗(n=27),比较两组住院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并发症情况。结果与保守组比较,手术组住院时间较短,并发症较少,NIHSS评分较低,而GCS评分较高(P<0.01)。结论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治疗30~40 mL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的疗效较好、更安全。
李越欧海荣李辉
关键词:小骨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
不同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8例,按照不同的手术时机分为超早期组、早期组和晚期组,随访观察患者的预后。结果:超早期组患者术后再出血与早期组、晚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肾功能衰竭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早期组及晚期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患者意识情况恢复率明显高于早期组、晚期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患者残疾率明显低于早期组、晚期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患者GOS量表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早期组、晚期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手术是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的有效方法。
麦晓欧海荣覃木秀李辉
关键词:手术时机高血压脑出血预后
基于颅脑外伤患者认知障碍特点的临床治疗对策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基于颅脑外伤患者认知障碍(CI)的临床对策初探。方法选择吴川市人民医院脑外科及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廉江医院脑卒中科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颅脑外伤后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颅脑外伤综合治疗(常规治疗+高压氧治疗+脑康复治疗),记录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基本资料、类型、诊断),对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洛文斯顿认知功能量表(LOT-CA)]进行评估和分析治疗后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60例颅脑外伤患者的CI表现:9例(15%)为逻辑推理力降低,19例(32%)为记忆功能减退,8例(13%)为注意力不集,8例(13%)为感知感觉力下降,16例(27%)为语言功能下降。双侧半球损伤、右侧半球损伤、左侧半球损伤后CI患者经治疗后LOT-CA评分均高于入院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综合治疗对不同类型和损伤部位颅脑外伤后CI患者的疗效确切,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并积极治疗颅脑外伤后患者的认知功能,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欧海荣梁仔李越覃木秀
关键词:颅脑外伤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0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HICH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微创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接受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追踪随访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脑水肿A级患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而D级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Ⅰ级、Ⅱ级患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而Ⅲ级、Ⅳ级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2、4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小骨窗清除术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颅术,是高血压性脑出血较理想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麦晓欧海荣覃木秀李辉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亚低温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
2006年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科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常温对照组各50例。前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亚低温治疗;后者仅进行常规治疗,与之对照比较。结果:两组在预后、血糖、电解质等指标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亚低温能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预后。
欧海荣
关键词:脑损伤
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联合咽部冰刺激治疗外伤性脑出血后吞咽障碍57例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微创血管清除术后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联合咽部冰刺激治疗外伤性脑出血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外伤性脑出血后吞咽障碍患者112例,均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按不同辅助治疗方式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5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联合咽部冰刺激治疗;对照组5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只加用联合咽部冰刺激治疗。21d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以床边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估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以治疗组改善得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治愈6例,显效38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28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1.8%。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配合咽部冰刺激联合使用更有利于外伤性脑出血微创血管清除术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覃木秀欧海荣
关键词:外伤性脑出血吞咽障碍
698例颅脑外伤病人致痫因素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分析不同因素对颅脑外伤病人癫痫发作的影响,初步探讨颅脑外伤病人癫痫发作机制及预防性用药方案。方法对698例颅脑外伤病人中发生外伤后癫痫的72例病人与未发生癫痫的626例病人,从性别、年龄、病情、脑皮层挫裂伤、脑出血、颅骨骨折、硬膜破裂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因素与癫痫发作的关系,探讨颅脑外伤病人癫痫发作机制及预防性用药方案。结果除性别因素外,年龄、病情、脑皮层挫裂伤、脑出血、颅骨骨折、硬膜破裂等因素皆与颅脑外伤后癫痫发生相关。结论年轻、病情重、脑皮层挫裂伤、脑出血、颅骨骨折、硬膜破裂等因素是颅脑外伤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对于具有这些因素的颅脑外伤病人应常规服用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将癫痫发作次数降到最低。
欧海荣
关键词:颅脑外伤癫痫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