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耿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篇粒子群
  • 2篇火箭
  • 2篇火箭发动机
  • 2篇固体火箭
  • 2篇固体火箭发动...
  • 2篇复合材料
  • 2篇复合材
  • 1篇动网格
  • 1篇药柱
  • 1篇翼型
  • 1篇优化设计
  • 1篇优化算法
  • 1篇针刺
  • 1篇柔度
  • 1篇柔性接头
  • 1篇烧蚀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试验验证
  • 1篇数值模拟

机构

  • 7篇中国航天科技...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作者

  • 7篇李耿
  • 2篇史宏斌
  • 2篇侯晓
  • 2篇陈慧
  • 2篇王周成
  • 1篇周为民
  • 1篇屈转利
  • 1篇余培汛
  • 1篇许承海
  • 1篇张钢锤
  • 1篇刘芹
  • 1篇李鑫
  • 1篇赵康
  • 1篇唐敏
  • 1篇赵昆
  • 1篇李国才
  • 1篇刘雨
  • 1篇陈妮
  • 1篇张光喜
  • 1篇陈天宇

传媒

  • 6篇固体火箭技术
  • 1篇振动与冲击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分离流场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针对某试验发动机大扩张比喷管,开展了分离流场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通过计算,获得了喷管壁面的压强分布、分离点位置,用于指导试验方案的设计;通过试验测试,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准确性,揭示了分离点前后燃气流动特性的不同;对分离点前后监测点压强进行了频谱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后喷管内流动变的更紊乱,在较低的频带内,也存在较强的湍流脉动效应。该研究为大扩张比喷管结构设计、地面试验及试车分析提供了重要参考。
李耿侯晓陈慧赵昆
关键词: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频谱分析
基于Jones-Nelson本构模型的C/C复合材料喉衬变形研究
2017年
引入了应力-应变关系扩充理论和加权柔度修正理论,修正了Jones-Nelson本构模型,建立了基于Jones-Nelson模型的C/C复合材料本构关系,使得该模型可在考虑材料各向异性、拉压双模量、损伤演化特征的情况下,用于表征任意拉压混合载荷作用下的多向编织C/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在此基础上,进行了C/C复合材料喉衬变形研究,同时展开了喉衬应变场的测试。结果表明,考虑Jones-Nelson模型的计算结果和测试结果更吻合。
陈天宇史宏斌唐敏李耿许承海
关键词:喉衬C/C复合材料
高效低噪的二维翼型优化设计被引量:7
2017年
针对传统的气动优化设计未考虑气动噪声影响的局限性,开展了基于噪声预测模型的气动优化设计方法在二维翼型中的应用研究。建立了由几何外形参数化方法、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动网格技术、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气动分析方法、气动噪声预测方法等五大模块构成的优化设计系统,且各模块均采用标模算例进行验证。通过对二维SC(2)-0714超临界翼型进行了单点多目标优化设计。通过对比翼型几何形状、压力系数分布以及在不同迎角下的气动力系数曲线与总声压级的关系可得,翼型头部半径、厚度影响其头部压力峰值、压力恢复、逆压梯度等特性,从而影响升阻比和总声压级,逆压梯度越小,翼型的总声压级越小。优化结果表明,在设计状态下显著提高了升阻比、降低气动噪声,考虑气动噪声的二维翼型优化设计系统可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进行应用。
李鑫屈转利李耿刘雨李国才余培汛
关键词: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翼型优化设计
C/C扩张段典型连接结构热应力对比分析及试验研究
2017年
C/C扩张段与喷管基础段的连接结构是影响C/C扩张段热应力的关键因素,为了获得最优连接形式,采用相同的边界条件、材料参数和结构尺寸,对螺纹、倒锥、销钉和套锥共4种典型连接结构的C/C扩张段进行了热应力数值模拟。通过温度场和应力场对比分析,并考虑工程应用性,认为销钉连接结构最优。采用φ340 mm试验发动机,对销钉连接结构C/C扩张段开展了热试车考核。试车后,C/C扩张段结构完整,验证了该连接结构的设计合理性。热试车过程中,成功测试了C/C扩张段外壁面的实时温升曲线,各测点的温升规律以及沿轴向的温度趋势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发动机工作结束时最高温度达1 127℃。
李耿王周成生志斐赵康侯晓
关键词:连接结构热应力
容压对柔性接头摆动密封可靠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针对固体发动机柔性接头需要满足宽范围容压等级下摆动检测和使用的要求,根据柔性接头的实际工况,选取了5个典型的容压等级,通过有限元法分析了不同摆角下容压对柔性接头的应力状态和安全系数影响规律,并开展了不同容压下柔性接头的摆动密封可靠性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摆动容压提高,柔性接头摆动密封可靠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对于文中柔性接头,其摆动密封可靠性在0.15~1.0 MPa区间快速增加,从1.0~2.0 MPa缓慢增加到最高,然后呈缓慢下降趋势,且平均工作压强折算的3.8 MPa高容压下柔性接头的摆动密封可靠性远大于0.15 MPa低容压下柔性接头的摆动密封可靠性。
王周成李耿陈妮陈慧史宏斌
关键词:柔性接头密封可靠性试验验证
翼柱型药柱对发动机内流场及喷管收敛段烧蚀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对具有翼柱型药柱结构的某固体火箭发动机内流场进行了三维两相流数值模拟,分析了发动机的内流场特征以及发动机工作过程中药型变化对内流场的影响,同时就翼柱型药柱结构对喷管收敛段绝热层烧蚀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发动机内流场呈现明显的周期对称特征,收敛段对应药柱翼槽部位的燃气速度及Al2O3粒子浓度明显高于周边位置;两相流中燃气速度及Al2O3粒子浓度的周期分布,导致喷管收敛段烧蚀也呈现周期分布的规律,对应于药柱翼槽部位收敛段绝热层烧蚀量明显大于非药柱翼槽对应部位的烧蚀量。
李耿周为民张钢锤张光喜
关键词:固体火箭发动机两相流烧蚀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与粒子群算法辨识针刺炭/炭复合材料弹性常数的方法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传统方法测量炭/炭复合材料弹性常数精度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神经网络与粒子群算法结合模态试验辨识材料弹性常数的新方法。针对板件材料,利用模态与弹性常数的关系,确定材料弹性常数范围,进而采用神经网络建立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以试验振动频率为目标函数,利用粒子群算法寻找弹性常数的最优解。分别利用各向同性薄壁板件及正交各向异性薄壁板件对此方法进行验证,获得了理想结果。最后,将其应用于针刺炭/炭复合材料,获得其弹性常数。仿真及试验结果均表明,该方法较传统方法效率大为提高,且结果更具准确性。另外,针对板件的模态试验及优化计算解决了传统方法数据结果离散度大、局部特性明显的问题,使结果更具全局性。
严博燕生志斐李耿刘芹
关键词:模态试验神经网络粒子群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