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晓

作品数:81 被引量:381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5篇航空宇航科学...
  • 17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化学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0篇火箭
  • 30篇火箭发动机
  • 19篇固体火箭
  • 19篇固体火箭发动...
  • 18篇推进剂
  • 17篇喷管
  • 16篇固体推进剂
  • 16篇复合材料
  • 16篇复合材
  • 8篇固体发动机
  • 7篇音速
  • 7篇烧蚀
  • 7篇数值模拟
  • 7篇跨音速
  • 7篇固体推进剂火...
  • 7篇固体推进剂火...
  • 7篇值模拟
  • 6篇跨音速流
  • 6篇喉衬
  • 5篇力学性能

机构

  • 50篇中国航天科技...
  • 47篇西北工业大学
  • 4篇西安航天复合...
  • 2篇第二炮兵工程...
  • 2篇中国航天科技...
  • 2篇中国航空工业...
  • 2篇中国航天科技...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华中理工大学
  • 1篇中蓝晨光化工...
  • 1篇中国航天科技...
  • 1篇中国航天科技...

作者

  • 81篇侯晓
  • 16篇冯喜平
  • 9篇陈林泉
  • 8篇李进贤
  • 7篇何洪庆
  • 6篇季铁正
  • 6篇蔡体敏
  • 6篇何景轩
  • 6篇吴心平
  • 5篇何高让
  • 5篇史宏斌
  • 5篇马晓燕
  • 4篇李岩芳
  • 4篇王书贤
  • 4篇校金友
  • 4篇秦谊
  • 4篇岳春国
  • 4篇李书良
  • 4篇张宏安
  • 4篇文立华

传媒

  • 38篇固体火箭技术
  • 9篇推进技术
  • 2篇西北工业大学...
  • 2篇世界科技研究...
  • 2篇强度与环境
  • 2篇复合材料学报
  • 2篇宇航材料工艺
  • 1篇高分子通报
  • 1篇宇航学报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应用数学和力...
  • 1篇中国科学(E...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火炸药学报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航天制造技术
  • 1篇中国材料进展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7篇2004
  • 3篇2003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石墨渗铜喉衬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抗热震性能被引量:19
2003年
采用粗粒级高强石墨加压渗铜工艺,制备了石墨渗铜(CIG:copper-impregnated graphite)喉衬材料。对其微观结构与抗热震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渗铜提高了原石墨的热导率及整体增韧的综合效果,使石墨渗铜材料比通用的5种石墨材料具有更好的抗热震性能,更好地适应了小型高性能战术导弹、航天飞行器高压强大流量SRM对喉衬材料的要求。
苏君明陈林泉王书贤侯晓李桂林郝志敏程文
关键词:微观结构抗热震性能喉衬材料热导率航天材料
固体发动机柔性喷管自由振动分析
针对某固体发动机喷管结构,建立计算模型,用大型特征值问题求解的子空间迭代法,对某柔性喷管整体结构进行了自由振动和模态分析,获得了该喷管模型的多阶自振频率和模态。分析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史宏斌侯晓
关键词:喷管自振频率模态子空间迭代法固体发动机
文献传递
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分离流场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针对某试验发动机大扩张比喷管,开展了分离流场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通过计算,获得了喷管壁面的压强分布、分离点位置,用于指导试验方案的设计;通过试验测试,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准确性,揭示了分离点前后燃气流动特性的不同;对分离点前后监测点压强进行了频谱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后喷管内流动变的更紊乱,在较低的频带内,也存在较强的湍流脉动效应。该研究为大扩张比喷管结构设计、地面试验及试车分析提供了重要参考。
李耿侯晓陈慧赵昆
关键词: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频谱分析
含铝复合推进剂燃烧场凝相微粒分布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1年
应用激光全息光学诊断方法对含铝复合推进剂的燃烧场凝相微粒分布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得出了复合推进剂燃烧场凝相微粒分布曲线和图像 。
张宏安叶定友侯晓高波
关键词:复合推进剂激光全息燃烧微粒
基于流固耦合的固体发动机复合喷管烧蚀型面演变
2024年
由于材料烧蚀性能不同,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喷管普遍存在烧蚀台阶,严重影响喷管结构完整性,降低喷管性能。为了预示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结构喷管内不同热防护材料交接处的烧蚀台阶型面演变过程,建立了一种能反映喷管两相流环境下防热材料烧蚀过程的流固耦合计算方法。依据热化学烧蚀与粒子侵蚀机理,考虑瞬态计算中烧蚀型面的退移,模拟了石墨-高硅氧/酚醛复合喷管烧蚀型面演化过程,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有效性。模拟得到的收敛段烧蚀台阶型面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扩张段台阶计算深度略低于实验值。仿真结果表明:收敛段受热化学烧蚀与粒子侵蚀共同作用,两种材料粒子侵蚀速率的差异可达0.36 mm/s,是收敛段烧蚀台阶形成的主要原因,扩张段烧蚀台阶的产生仅受热化学烧蚀的影响,交接处退移速率最大差值为0.044 mm/s;烧蚀台阶形成后,拐角处暴露的石墨材料会受到较强的粒子冲刷效应;喷管喉部前端的石墨材料因烧蚀型面变化,喷管实际喉部向出口移动1.96 mm。
陈旭龙闫航张春宇冯喜平侯晓
关键词: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热化学烧蚀
两相环境下EPDM绝热层多因素耦合烧蚀预估被引量:5
2021年
为保证发动机能在恶劣的环境中运行,在绝热层的设计中,绝热层的厚度将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结构的稳定性,而绝热层的烧蚀预估对于绝热层厚度的合理设计非常重要。为解决固体火箭发动机三元乙丙橡胶(EPDM)绝热层烧蚀性能工程预估问题,结合固体火箭发动机内两相流动的环境特点,以热化学烧蚀三方程模型和扩散化学动力学双控制机制为基本数学模型,以炭化层表面孔隙率为耦合参数,并综合考虑气流和粒子的侵蚀效应,建立了绝热层多因素耦合烧蚀模型的控制方程。通过对控制方程的隐式求解和对绝热层温度分布以及烧蚀线、炭化线、热解线位置的综合分析,获得了两相环境下EPDM绝热层的理论炭化烧蚀率。所得烧蚀率与实验结果对比,误差小于10%,表明给出的烧蚀预估方法可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两相环境下EPDM绝热层烧蚀工程分析。
王乐冯喜平陈嘉辉卢景旭梁群侯晓
地面与飞行状态下固体发动机比冲差异性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对固体发动机性能天地差异性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究。造成发动机性能天地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存在从发动机能量转换到飞行状态下导弹能量的转换效率,其转换效率与导弹的质量比以及导弹飞行速度与发动机等效喷气速度的比值有关;同时,还存在合成视加速度方向与发动机推力方向的偏差以及导弹质量变化等因素对比冲辨识结果的影响。根据现有公开文献报道及相关型号的分析,这些因素造成比冲的差异基本在1 s左右,且在1.5 s以内。分析结果表明,在工程上采用基于视加速度模型和基于遥测压强的发动机内弹道模型均可辨识发动机的比冲,但采用视加速度分析方法进行性能辨识时,需考虑转化效率的修正。
何景轩侯晓
关键词:固体发动机能量转换比冲
固体火箭发动机凝聚相微粒分布研究现状被引量:23
2000年
凝聚相微粒尺寸分布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效率和喷管效率有影响。本文介绍了引起固体火箭发动机两相流动损失的凝聚相微粒尺寸分布。
张宏安叶定友侯晓
关键词: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全息摄影
液态超支化聚碳硅烷的热重分析及固化行为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为寻求满足纤维包覆要求的可瓷化涂层,需充分了解陶瓷先驱体的特性。以三种液态超支化聚碳硅烷为研究对象,采用差热-热重同步热分析(STA)、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红外分析(IR)、核磁共振碳谱分析(^(13) C-NMR)等研究其热失重、固化行为及结构的差异变化。参考对树脂的固化行为研究方法,通过Kissinger、Ozawa及Crane方程得到三种先驱体的固化动力学参数,确定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方程。研究结果表明,液态超支化聚碳硅烷的失重主要发生在200~700℃,在这一阶段,先驱体中有机官能团逐渐减少,基本完成无机化转变;液态超支化聚碳硅烷的交联固化主要是通过双键的自聚合实现,交联后样品的陶瓷产率有所提高;先驱体结构中,乙烯基和烯丙基的存在,验证了其结构差异。
赵晓冉季铁正牛帅马旭涛王文涛冯喜平侯晓马晓燕
关键词:热重分析反应动力学
复合固体推进剂拉伸/压缩性能对比研究(英文)被引量:10
2010年
为了获得药柱受压状态的模量参数,开展了推进剂压缩性能的探索测试。参照拉伸标准试件,进行了压缩试件尺寸的设计与调试,通过不同高度试件的测试结果及破坏形貌分析,确定了试件尺寸。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不同应变下的推进剂拉/压对比测试。相同应变率下,压缩模量较拉伸模量高,压缩模量随压缩速度的变化规律与拉伸模量一致,随着速度的提高,模量随之提高。
任萍侯晓何高让郜婕何铁山
关键词:推进剂初始模量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