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5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战地ABO血型检测新方法的研制与验证
- 2014年
- 目的研制并验证战地ABO血型检测的新方法。方法将3 cm×9 cm长的滤纸条对折成两半,于左右两侧下1/3中点处分别用红笔标上字母"A"和"B";距字母下缘约1 cm处,先滴1滴与字母相对应的单克隆抗体溶液(抗A、抗B凝集素),然后各加1滴抗凝静脉血于两侧抗体中央;将滤纸垂直立于盛有生理盐水的烧杯内,每隔1 min记录滤纸的变化,随后用玻片法检测该标本的血型;最后用以上方法检测100例未知血型的抗凝静脉血,验证滤纸检测结果是否跟玻片法完全一致。结果未发生凝集反应的一侧(非凝集侧)出现明显的红色条带,红色字母被遮住;发生凝集反应的一侧(凝集侧)未见明显的红色条带,字母未被遮住。随着时间的增加,非凝集侧条带长度逐渐增加至最大值;凝集侧条带长度基本维持在"0"水平线。第3、6、9 min时,非凝集侧的条带长度[(1.50±0.31)cm,(2.58±0.36)cm,(2.99±0.48)cm]与凝集侧的长度[(0.01±0.03)cm,(0.02±0.06)cm,(0.02±0.06)cm]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1)。凝集侧各时间段的条带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非凝集侧各时间段的条带长度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红细胞抗原与单克隆抗A或抗B抗体反应后,玻片上有凝集现象的94处反应,滤纸上均无红色条带;玻片上无凝集现象的106处反应,滤纸上都出现明显的红色条带,用滤纸检测的结果(A型31例,B型35例,AB型14例,O型20例)与玻片法完全一致。结论本方法以滤纸为反应介质,结果形象具体、真实可靠,为条件受限的战争环境下的ABO血型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薛临先蒋知新张世俊高德禄吴登山李玲
- 关键词:战地ABO血型滤纸
- CRP对内皮细胞株ECV304细胞分泌PGI2、PAI-1的影响
-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对内皮细胞株ECV304细胞释放前列环素(PGI2)、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CRP与ECV304细胞培养不同时间后,用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PGI2的...
- 赖晓辉高德禄张金树陈倩孙宇李安全李玲
- 关键词:前列环素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 文献传递
- 尿液检验标本的留取
-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人类对疾病的不断认识,医学的分科和疾病的分类越米越细,而与之相关的实验室检验也日趋精密复杂。为了取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高质量的标本是高质量检验的第一步。根据我们多年的学习和临床经验就留取尿标本的有关...
- 李玲
- 文献传递
- 发光细菌在不同生理介质中增殖活性的可视化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两种血小板污染常见细菌,即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ECO)和铜绿假单胞菌(PAE)在单采血小板、血浆以及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中的菌落数与发光强度之间的关系,并探究其在不同生物流体介质中的生长增殖情况。方法首先构建了上述两种发光细菌,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观察其在不同介质中菌落数与发光强度之间的相关性,并取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然后观察其在不同介质中不同时间点的发光强度,绘制生长曲线。结果在血小板、血浆、PBS中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菌落数与发光强度符合线性正相关,其中,血小板明显地抑制了两种细菌的增殖,血浆对其生长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如血小板抑菌作用强。结论对于构建的上述两种发光细菌,发光强度可代表细菌生长增殖情况。血小板对两种细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血浆也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但其作用不如血小板强。
- 刘菁孙宇李慧何楚琳王茹李玲王会中王小慧
- 关键词:大肠杆菌单采血小板血浆增殖
- 尿液检验标本留取时应注意的问题被引量:2
- 2009年
- 李玲薛萍
- 关键词:尿液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