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炳杰

作品数:25 被引量:104H指数:7
供职机构:国防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航空宇航科学...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7篇平流层
  • 5篇能源
  • 5篇无人机
  • 4篇平流层浮空器
  • 4篇飞行
  • 4篇浮空器
  • 3篇电推进
  • 3篇能源系统
  • 3篇平流层飞艇
  • 3篇起降
  • 3篇教学
  • 3篇飞艇
  • 3篇飞行器
  • 3篇垂直起降
  • 2篇电池
  • 2篇动力系统
  • 2篇动力系统设计
  • 2篇设计方法
  • 2篇太阳电池
  • 2篇气球

机构

  • 25篇国防科技大学
  • 2篇湖南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重庆大学
  • 1篇湖南文理学院

作者

  • 25篇朱炳杰
  • 17篇杨希祥
  • 10篇麻震宇
  • 6篇侯中喜
  • 4篇郭正
  • 2篇陈清阳
  • 2篇王新筑
  • 2篇彭向和
  • 2篇周雄
  • 1篇高显忠
  • 1篇李建奇
  • 1篇陈立立
  • 1篇王鹏

传媒

  • 7篇国防科技大学...
  • 6篇航空学报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宇航学报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大学教育
  • 1篇高教学刊
  • 1篇气体物理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多机协同打击的快速航迹规划方法被引量:6
2022年
针对多架自杀式无人机对重要目标进行协同打击的问题,在飞行器运动学、飞行器碰撞、时空协同等约束条件下,提出了一种空间分层分布的协同打击策略,在满足飞行器碰撞约束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对重要目标防御系统的抵抗能力与飞行器自身的生存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种空间协同的多机打击快速航迹规划方法,结合Dubins曲线,将飞行器数目增加带来的计算量指数增长的问题,转化为多项式乘积形式的计算量,实时生成满足时空协同要求的次优航迹。通过仿真实验与实际飞行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无人机可以在生成航迹的引导下,有效到达打击目标。
陈清阳辛宏博王玉杰唐钟南贾高伟朱炳杰
关键词:航迹规划
组合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布局设计与优化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难点,文章提出了基于多个基准流场的多部件组合设计方法.以锥导乘波体为基准,采用分段接序、多片组合的高超声速可调参数的气动布局设计,将飞行器分解为前体、机翼和中心体设计.前体和机翼以乘波体为设计思路,中心体构型根据装载需求设计,从而达到飞行器在边缘能够满足压力封闭,有效容积集中在中心体附近的总体布局思路,使得飞行器各部件功能清晰化.最终实现具有“乘波特性”的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参数可调的布局设计.文中对比了组合布局与传统乘波体的差异,在前体不变的情况下,研究了中心体长度、长宽比和长厚比对飞行器气动性能的影响.采用自由变形技术(free-form deformation,FFD)实现了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参数化和优化设计流程.结果表明组合布局具有更高的容积效率,可实现多参数化调节,具有良好的乘波特性,可为未来提高高超声速飞行器升阻比和满足应用要求提供方案参考.
陈立立郭正侯中喜邓小龙朱炳杰
关键词:高超声速气动性能升阻比
金属泡沫复合材料夹芯结构的压痕响应实验被引量:1
2017年
金属泡沫夹芯结构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明显具有结构和功能一体化特点的新型轻质材料,它在临近空间飞行器、航海及汽车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以以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面板、闭孔泡沫铝芯子为特征的复合材料夹芯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其在球形压头作用下的压痕响应、损伤模式、变形机制和失效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研究发现,泡沫铝复合材料夹芯结构的压痕响应是夹芯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响应、相互作用以及压头属性的综合作用结果。泡沫铝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在球压头作用下的损伤模式为基体开裂、纤维断裂、层间分层、泡沫铝的屈服及剪切断裂五种失效模式。
王新筑周雄朱炳杰彭向和
关键词:金属泡沫夹芯结构
飞翼布局飞行器研究现状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对飞翼布局飞行器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涵盖了从其早期的进化史到现阶段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和展望。同时,论述了飞翼布局飞行器的几个主要控制难点,具体包括:宽速域非线性状态下的姿态控制问题、多效应耦合下的高精度自主起降控制问题、气动模型近似及强扰动状态下的鲁棒控制难题,以及因多舵面冗余而引起的控制分配问题。此外,还深入讨论了当前重点研究的飞翼布局飞行器的流动控制问题,并对接下来主动流动控制技术的研究动向进行了阐述。
陈清阳辛宏博王鹏朱炳杰王玉杰鲁亚飞
关键词:控制系统主动流动控制
太阳能飞行器能源系统综合实验设计
2021年
太阳能飞行器是实现临近空间持久驻空的重要平台,通过对太阳能的循环获取、综合利用实现高空长航时飞行。能源系统设计是制约太阳能飞行器发展的核心因素。在当前研究生教学实践中,从专业特点、技术需求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出发,结合太阳能飞行器能源系统设计,开展研究实验教学的具体流程及效果评估。实践表明:综合实验设计的教学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可以激发学生设计临近空间飞行器的热情,提高学生在飞行器研究方面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朱炳杰杨希祥邓小龙麻震宇
关键词:实验教学
无人机风梯度滑翔过程中能量变化被引量:8
2015年
风梯度滑翔是一种能够使飞行器从飞行环境中获取能量的飞行方式。在已建立的飞行器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无人机在已知的梯度风场中一个滑翔周期内的能量变化过程。采取分段解析的方法,将一个风梯度滑翔周期分为4个阶段进行分析,即逆风爬升、高空转弯、顺风下滑和低空转弯,其中高空转弯为整个滑翔周期内的关键阶段。采用三维空间路径结合二维平面投影的计算方法,详细分析了无人机在高空转弯过程中的运动方程和能量转化方程,同时分析了影响飞行器从梯度风场中获取能量以及梯度风场中由于空气阻力导致飞行器能量损失的相关参数,为无人机最大程度地从梯度风场中获取能量,同时减少自身能源损耗提供了理论指导,并且根据理论建模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了逆风爬升和高空转弯的初期是获取能量主要阶段的结论,对指导无动力滑翔有很大的意义。
朱炳杰侯中喜
关键词:无人机梯度风
混合电推进能源管理系统模糊逻辑控制
2023年
针对混合电推进能源管理方法开展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控制的混合电推进能源管理系统。通过设置垂直起降飞行器的功率要求、内燃机-发电机输出功率和储能电池荷电状态的模糊隶属度函数,动态最优分配发电机与储能电池的功率输出,从而提升系统的燃油经济性与飞行器的航程。结合模型设置,对100 kg级的垂直起降转平飞的飞行器能源系统变化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了能源控制算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基于模糊逻辑控制的能源管理方法,在总时长约为1.2 h的飞行过程中,内燃机约有1 h的时间工作在比油耗最低的区域,从而提升了混合电推进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研究为后续混合电推进系统的能源高效控制与管理提供了设计思路和分析方法。
朱炳杰朱莹涛李建奇
关键词:模糊逻辑控制
太阳能无人机能源系统参数的敏度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通过对太阳能无人机驻空过程中4个典型飞行阶段的特点分析,总结相应的功率变化模型,并通过分析此模型获得所需功率与质量、功率因子、展弦比密切相关的结论,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三者对太阳能无人机的能源系统及整体设计的影响.通过对功率因子随攻角变化规律的分析研究,获得了满足飞行能量需求的攻角变化范围;考虑能量平衡,对太阳能无人机各子系统质量以及整体质量进行建模,分析翼展和展弦比对质量的影响,同时讨论了储能电池和太阳能电池质量对功率需求的影响.结合上述分析得出结论:随着翼展的增大,太阳能无人机所需功率有所增大;当翼展一定时,随着展弦比的增加,所需功率有所减小.
杨宇丹朱炳杰郭正杨希祥
关键词:太阳能无人机能源系统
Stratobus平流层飞艇项目研究进展与仿真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平流层飞艇是当前的前沿热点研究方向,创新性强、技术挑战大。针对国外公开在研的大型超长航时平流层飞艇项目Stratobus,首先对基本方案进行总结分析,梳理总体研究进展,然后归纳剖析囊体材料、太阳电池、可再生氢氧燃料电池、吊舱移动系统等核心关键技术方案和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仿真,对决定平流层飞艇总体方案可行性的浮重平衡、推阻平衡、能源平衡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Stratobus项目发展的启示,为平流层飞艇总体设计和研究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杨希祥朱炳杰邓小龙麻震宇
关键词:能源系统太阳电池
金属泡沫断裂韧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金属泡沫在其实际应用中,断裂性能和断裂韧性对于承载的多孔金属泡沫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美国试验材料学会相关标准,采用三点弯曲试样测定了铝泡沫的I型断裂韧性。研究表明,金属泡沫的断裂为脆性断裂,在裂纹尖端附近,孔壁最薄弱的区域最容易发生变形;随着进一步加载,一些孔壁发生断裂,微裂纹在断裂尖端附近出现。随着载荷的增加,主裂纹在缺口根部形成或由微裂纹合并而成,并开始在多孔结构内传播。裂纹沿着结构最薄弱处传播,并产生次生裂纹和裂纹桥。裂纹总的扩展方式还是I型断裂。根据试验P-V曲线特点,取最大载荷点对应的力与位移求解出铝泡沫的裂纹尖端临界张开位移的平均值为0.051 mm。
王新筑周雄朱炳杰彭向和
关键词:金属泡沫断裂韧性裂纹尖端张开位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