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佩娴

作品数:26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管圆线虫
  • 7篇广州管圆线虫
  • 7篇虫病
  • 6篇抗原
  • 5篇抗体
  • 5篇管圆线虫病
  • 4篇原虫
  • 4篇疟原虫
  • 4篇吸虫
  • 4篇免疫
  • 4篇基因
  • 4篇恶性疟
  • 4篇恶性疟原虫
  • 3篇多价
  • 3篇伊蚊
  • 3篇小鼠
  • 3篇克隆
  • 3篇寄生虫学
  • 3篇教学
  • 3篇教学方法

机构

  • 24篇暨南大学
  • 5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聊城市人民医...
  • 1篇蚌埠医学院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石河子大学

作者

  • 26篇朱佩娴
  • 10篇伍金满
  • 8篇张玲敏
  • 6篇熊钟瑾
  • 6篇余新炳
  • 6篇吴春云
  • 4篇罗树红
  • 4篇孔如静
  • 4篇杨光
  • 3篇徐劲
  • 2篇吴忠道
  • 2篇张瑞琳
  • 2篇李凯杰
  • 2篇郑焕钦
  • 2篇任晓燕
  • 2篇张倩
  • 2篇荆春霞
  • 2篇熊钟谨
  • 2篇徐劲
  • 2篇吕芳丽

传媒

  • 7篇中国人兽共患...
  • 5篇暨南大学学报...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寄生虫病...
  • 2篇中国寄生虫学...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广东寄生虫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3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6
  • 1篇1994
  • 2篇1992
  • 1篇199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α-三噻吩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毒杀作用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研究α 三噻吩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杀灭效果、影响因素及其对白纹伊蚊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方法 在实验室特定近紫外光 (UVA)下 ,计数不同药物浓度、不同黑暗处理时间的α 三噻吩作用后蚊幼虫的死亡数、化蛹数及蛹的羽化数 ;在户外自然光下 ,观测不同药物浓度、不同施药时间的α 三噻吩作用后蚊幼虫的死亡数。 结果 实验室特定UVA下 ,α 三噻吩对白纹伊蚊幼虫的半数致死量为 2 .3 7μg/L ;药物与幼虫在黑暗中作用 3h后再施以UVA照射能发挥其最大毒杀作用 ;α 三噻吩能够显著抑制白纹伊蚊幼虫的发育和蛹的羽化。户外自然光下 ,高浓度α 三噻吩在强烈阳光辐射下可以快速杀灭白纹伊蚊幼虫 ,上午 5时施药后 2 4h的毒杀作用显著优于上午 10时和下午 1时。 结论α 三噻吩是一种高效、实用、并能够抑制蚊幼虫生长发育的杀虫剂。
任晓燕张玲敏朱佩娴熊钟谨吴春云
关键词:蚊幼虫白纹伊蚊半数致死量杀灭效果毒杀作用死亡数
用裂头蚴人工感染实验小鼠致多发性肝脓肿一例被引量:1
2001年
熊钟瑾吴春云聂崇兴朱佩娴
关键词:裂头蚴肝脓肿小鼠
紫外线减毒弓形虫对小鼠旋毛虫感染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紫外线减毒弓形虫免疫对小鼠旋毛虫感染的影响。方法ICR小鼠分为两组,实验组为紫外线减毒弓形虫免疫3周后再感染旋毛虫,对照组为旋毛虫单独感染。结果与旋毛虫单感染相比,小鼠预先经紫外线减毒弓形虫免疫再感染旋毛虫,在感染后5~14d其小肠内的成虫数明显增加(肠道排虫明显延迟),而感染后23~90d其肌肉中的幼虫数明显下降。结论紫外线减毒弓形虫免疫对小鼠旋毛虫感染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和异源性保护作用。
朱佩娴郑焕钦王树萍张瑞琳黄世光吕芳丽
关键词:旋毛虫免疫调节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人体寄生虫学是医学的一门重要形态学课程,同时又是一门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通过改善实验室条件,将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用于实验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增加实验操作、增加活体标本观察、进行临床病例讨论及观看录像等,优化教学内容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实验课更加生动、丰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张玲敏吴春云朱佩娴杨光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实验教学
广州管圆线虫病可疑病例的免疫学诊断
1998年
朱佩娴伍金满黄汉津
关键词:管圆线虫免疫学抗原
四种抗原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广州管圆虫病实验研究被引量:14
1996年
用广州管圆线虫雌虫全虫及其消化系统、生殖系统、体壁分别制备四种粗抗原,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大鼠血清、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抗原免疫大鼠血清,猪蛔虫抗原免疫大鼠血清及日本血吸虫感染大鼠血清抗体。结果,对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大鼠血清四种抗原,ELISA阳性率和OD比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所用四种粗抗原分别与三种异源性血清进行交叉试验,结果,除一份猪蛔虫抗原免疫大鼠血清外均为阴性,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大鼠血清OD比值均高于三种异源性血清。
朱佩娴伍金满孔如静熊钟瑾
关键词:管圆线虫病ELISA
免疫酶染色试验检测广州管圆线虫病鼠血清抗体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用广州管圆线虫雌虫冰冻切片作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检测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大白鼠血清中抗体,结果在感染后3—9周的39份大白鼠血清中,37份呈阳性反应,阳性率为95%,GMRT280.67;32份正常大白鼠血清,全部为阴性,检测10份猪蛔虫抗原免疫大白鼠血清;3份曼氏这宫绦虫裂头拗抗原免疫大白鼠血清;7份日本血吸虫感染大白鼠血清,均呈阴性反应。
朱佩娴伍金满孔如静
关键词:广州管圆线虫免疫酶抗体
酶联免疫印迹技术分析广州管圆线虫雌虫抗原被引量:7
1996年
应用酶联免疫印迹技术(ELIB)对广州管圆线虫雌成虫粗抗原(Ag-F)蛋白组分及其免疫学特性进行分析。SDS-PAGE显示,Ag-F至少有30条多肽区带,分子量分别为110、95、79、68、60、44、40、29、23、21和18kD等蛋白组分被实验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大鼠血清识别,提示Ag-F这些组分具有诊断价值。42kD组分蛋白被猪蛔虫抗原免疫大鼠血清识别。实验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大鼠血清抗Ag-F的100、98、79、68和44kD等组分的抗体出现于感染后第7d。
伍金满朱佩娴熊钟瑾孔如静
关键词:线虫广州管圆线虫管圆线虫病
N-乙酰半胱氨酸对早期日本血吸虫病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早期日本血吸虫病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的影响。方法将36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NAC组、正常对照组、感染对照组。NAC组和感染对照组小鼠每只经腹部皮肤感染25±2条日本血吸虫尾蚴,于感染当天起给NAC组小鼠200 mg/kg NAC灌胃,2次/d,共42 d;正常对照组和感染对照组每只小鼠2 ml蒸馏水灌胃,2次/d,共42 d。感染第42天,各组小鼠全部处死后取血清和肝脏。对肝脏进行病理学观察,测定血清及肝组织的生化指标。结果NAC组小鼠的肝组织“+、++、+++”3级单个虫卵肉芽肿个数分别为1.80±0.25、1.37±0.23、0.53±0.15,均显著低于感染对照组(P<0.05)。NAC组小鼠血清中NO水平、GSH水平分别为0.53±0.17、229.66±9.47.相对感染对照组均有所下降(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为1101.99±140.81,相对感染对照组有所升高(P<0.05);肝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NO水平、还原型符胱甘肽(GSH)水平及GSH-PX活性分别为6.85±0.30、13.44±0.40、358.40±19.15、110.84±10.93,均显著低于感染对照组(P<0.05)。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可以减缓日本血吸虫病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
范志刚张玲敏李凯杰李薇朱佩娴杨光
关键词:N-乙酰半胱氨酸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
抗恶性疟原虫复合重组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及其体外抑制试验
1999年
目的制备抗恶性疟原虫单克隆抗体,为疟疾诊断及疟疾疫苗等方面的研究提供良好的材料。方法以恶性疟原虫复合重组融合蛋白为免疫原,经细胞融合及ELISA方法筛选获得阳性杂交瘤细胞。对其中3株2H12、3D5、4E5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对其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作SDS-PAGE、Westernblot及Dot-ELISA鉴定,并初步观察了3株单抗对恶性疟原虫(海南分离株)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两次细胞融合共获得8株阳性克隆,其中3株即2H12、3D5、4E5的OD值超过阳性对照,传至20代以上经ELISA检测仍呈强阳性反应,将其腹腔接种给BALB/c小鼠获得血性腹水,抗体滴度为1∶12800。Westernblot及Dot-ELISA分析显示3株单抗均与相应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抑制试验结果表明:3株单抗对恶性疟原虫的体外生长和发育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49%±3%、76%±6%、41%±2%。结论已获得稳定分泌抗恶性疟原虫复合重组抗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郝文波沈继龙余新炳余新炳徐劲罗树红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单克隆抗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