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钟瑾

作品数:10 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虫病
  • 3篇管圆线虫
  • 3篇ELISA
  • 2篇血吸虫
  • 2篇血吸虫病
  • 2篇血吸虫病肝纤...
  • 2篇绦虫
  • 2篇吸虫
  • 2篇吸虫病
  • 2篇细胞
  • 2篇纤维化
  • 2篇纤维细胞
  • 2篇裂头蚴
  • 2篇抗体
  • 2篇抗原
  • 2篇管圆线虫病
  • 2篇广州管圆线虫
  • 2篇肝纤维化
  • 2篇成纤维细胞
  • 1篇多发性肝脓肿

机构

  • 10篇暨南大学

作者

  • 10篇熊钟瑾
  • 6篇朱佩娴
  • 5篇吴春云
  • 3篇张玲敏
  • 3篇孔如静
  • 3篇伍金满
  • 2篇王雪莉
  • 1篇聂崇兴
  • 1篇唐福星
  • 1篇郭祖文
  • 1篇唐竞新

传媒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3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广东寄生虫学...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9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裂头蚴人工感染实验小鼠致多发性肝脓肿一例被引量:1
2001年
熊钟瑾吴春云聂崇兴朱佩娴
关键词:裂头蚴肝脓肿小鼠
ELISA法检测实验小白鼠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病抗体被引量:3
1993年
曼氏迭宫绦虫幼虫裂又蚴感染人体,在我国和东南亚一带相当普遍。但目前尚缺乏快速简便的诊断方法。作者用手术方法在小白鼠腹部皮下腹膜外埋入活的裂又蚴,产生抗体后,再用EUSA法检测小白鼠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抗体。用此种方法感染小白鼠和自然情况下人类感染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有一定相似之处,因人类亦大多从皮肤伤口处感染裂头蚴,故所建立的动物模型及检测的抗体,可为临床诊断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病提供参考。 1
戚锡亮熊钟瑾孔如静
关键词:绦虫病抗体ELISA
人体寄生虫学图鉴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被引量:3
2007年
教学技术的现代化是新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而多媒体网络教学课件的制作与使用是实现教学技术现代化的主要手段之一。计算机网络课件可以将比较枯燥的寄生虫学知识以寄生虫的形态图、生活史图及病人的图及流行环境图等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更易理解所学的知识,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介绍人体寄生虫学图鉴网络课件的设计和制作,课件的内容和特色以及应用效果。
张玲敏朱佩娴吴春云熊钟瑾唐竞新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方法网络课件
四种抗原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广州管圆虫病实验研究被引量:14
1996年
用广州管圆线虫雌虫全虫及其消化系统、生殖系统、体壁分别制备四种粗抗原,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大鼠血清、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抗原免疫大鼠血清,猪蛔虫抗原免疫大鼠血清及日本血吸虫感染大鼠血清抗体。结果,对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大鼠血清四种抗原,ELISA阳性率和OD比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所用四种粗抗原分别与三种异源性血清进行交叉试验,结果,除一份猪蛔虫抗原免疫大鼠血清外均为阴性,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大鼠血清OD比值均高于三种异源性血清。
朱佩娴伍金满孔如静熊钟瑾
关键词:管圆线虫病ELISA
用PVC-ELISA法检测实验大鼠广州管圆线虫抗体被引量:11
1991年
本文首次报道用聚氯乙烯凹孔薄膜作载体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VC-ELISA)检测实验感染广州管圆线虫SD大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并与常规ELISA平行比较。对67份实验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并经以后解剖证实有此虫寄生的大鼠血清抗体进行检测,全部均显示阳性结果,阳性率为100%;40份正常大鼠血清均为阴性。在判断实验结果时,消光值法及目测法皆可。两法检测结果未见有统计学差异。本文认为,PVC-ELISA法是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简便、经济、快速的广州管圆线虫抗体检测方法。
伍金满朱佩娴戚锡亮熊钟瑾
关键词:广州管圆线虫抗体ELISA
小鼠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超微结构动态观察被引量:29
2002年
目的 研究血吸虫病小鼠肝纤维化过程中几种相关细胞和肝组织超微结构动态变化 ,以探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可能机制。 方法 日本血吸虫尾蚴经皮肤感染小鼠建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模型。常规方法制作肝组织透射电镜标本并观察。常规 HE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 结果  HE染色显示小鼠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模型建立成功。电镜观察显示小鼠感染后 6 wk,急性肉芽肿周围的肝细胞发生坏死 ,肝窦内皮细胞窗孔减少 ,贮脂细胞 (FSC)脂滴减少 ,枯否细胞胞浆出现大吞噬体和粗面内质网。 8wk时部分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 ,少数肝细胞间隙增宽 ,间面出现微绒毛。肝窦周隙内充满大量胶原纤维 ,并形成肝窦毛细血管化。FSC胞浆出现含胶原原纤维的分泌泡 ,周围见大量胶原纤维。枯否细胞粗面内质网增加。 10 wk时 FSC转变为肌成纤维细胞。 12 wk时肌成纤维细胞减少 ,成纤维细胞和纤维细胞增加。 结论  FSC被激活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是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发生的关键环节 ,激活的枯否细胞、损伤的肝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与 FSC的活化密切相关 ,肝窦毛细血管化可能加速肝纤维化的发展。
王雪莉张玲敏唐福星郭祖文吴春云熊钟瑾
关键词:血吸虫病贮脂细胞枯否细胞肌成纤维细胞纤维细胞肝纤维化超微结构
ELISA检测小白鼠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抗体特异性被引量:2
1995年
ELISA检测小白鼠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抗体特异性戚锡亮,熊钟瑾,孔如静(暨南大学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510632,广州)关键词: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病;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抗体中图分类号:R383.19;R371-34曼氏迭宫绦虫裂...
戚锡亮熊钟瑾孔如静
关键词: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病
全文增补中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免疫组化研究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研究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在肝脏的表达情况及初步探讨其与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经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法建立小鼠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模型。利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bFGF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 ,并用VG染色显示胶原纤维的沉积情况。结果 小鼠感染后 6周时 ,出现急性血吸虫卵肉芽肿 ,肝内bFGF阳性细胞的分布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VG染色显示肉芽肿内无胶原沉积 ;8周时 ,许多bFGF阳性细胞聚集围绕在虫卵肉芽肿周围 ,且细胞形状由原来的多角形变为长梭形。同时 ,VG染色显示肉芽肿周围出现一些胶原纤维 :1 0周时 ,bFGF阳性细胞和胶原纤维均增多。结论 bFGF与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有密切关系 。
王雪莉张玲敏熊钟瑾吴春云
关键词: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免疫组化
276例青年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的调查
2000年
<正>寄生于人体的蠕形螨有毛囊蠕形螨(Demodexfolliculorun)和皮脂蠕形螨(D.brevis)两种,常寄生在毛囊和皮脂内,对人体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为了观察蠕形螨在青年学生中的流行情况,我们于1999年4~12月对本校276例在校的青年学生进行了调查.材料与方法一、检查对象本校在校的临床医学系和口腔系本科班以及护士的学生,共查276人;其中男性180人,女性96人,年龄18~25岁.二、检查方法采用透明胶纸法.选用2×5cm大小的透明胶带,嘱被检者于晚上临睡前将脸部洗干净后,用事先准备好的两条胶带分别贴在左侧耳唇沟及右颊的上部,次晨将胶带摘下。
吴春云熊钟瑾朱佩娴戚锡亮
关键词:青年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
酶联免疫印迹技术分析广州管圆线虫雌虫抗原被引量:7
1996年
应用酶联免疫印迹技术(ELIB)对广州管圆线虫雌成虫粗抗原(Ag-F)蛋白组分及其免疫学特性进行分析。SDS-PAGE显示,Ag-F至少有30条多肽区带,分子量分别为110、95、79、68、60、44、40、29、23、21和18kD等蛋白组分被实验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大鼠血清识别,提示Ag-F这些组分具有诊断价值。42kD组分蛋白被猪蛔虫抗原免疫大鼠血清识别。实验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大鼠血清抗Ag-F的100、98、79、68和44kD等组分的抗体出现于感染后第7d。
伍金满朱佩娴熊钟瑾孔如静
关键词:线虫广州管圆线虫管圆线虫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