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应力
  • 2篇有限元
  • 2篇有限元法
  • 2篇箱梁
  • 2篇病害
  • 1篇大位移
  • 1篇墩顶
  • 1篇应力状态
  • 1篇预拱
  • 1篇预拱度
  • 1篇预应力
  • 1篇预应力孔道
  • 1篇施工阶段
  • 1篇索塔
  • 1篇索塔锚固
  • 1篇索塔锚固区
  • 1篇铺装
  • 1篇桥梁
  • 1篇桥梁节段
  • 1篇桥梁施工

机构

  • 7篇中铁大桥局集...
  • 4篇桥梁结构安全...
  • 1篇中铁大桥科学...

作者

  • 7篇曾德礼
  • 1篇桂贵
  • 1篇张奇志
  • 1篇罗晓甜
  • 1篇彭旭民
  • 1篇汪双炎
  • 1篇吴滨
  • 1篇罗力军
  • 1篇田启贤
  • 1篇荆秀芬
  • 1篇童智洋
  • 1篇陈开利
  • 1篇郑纲
  • 1篇尹光顺

传媒

  • 3篇世界桥梁
  • 2篇桥梁检测与加...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钢-混凝土组合梁中支点负弯矩段混凝土预应力施加技术被引量:12
2013年
为给钢-混凝土组合梁中支点负弯矩段混凝土施加预应力,以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大桥工程B4标段(85+5×105+90)m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连续箱梁为例,采用先简支后连续配合中支点桥面板滞后结合和支点升降法等措施进行施工。组合梁整孔预制(中支点两侧各约7.5m的混凝土顶板先不结合),运抵现场整孔架设后浇注底板双结合段混凝土,待底板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起顶组合梁,浇注顶板湿接缝混凝土,然后落梁进行后续施工。监测结果表明,体系转换完成后、二期恒载铺设前各墩墩顶混凝土顶板压应力储备为3.01~4.70 MPa,在二期恒载铺装前桥面线形的实测值与设计值偏差普遍在3cm以内,墩顶体系转换时应力和线形控制较好。
曾德礼田洪松
关键词:连续梁桥混凝土组合梁
重庆市某桥桥面铺装病害成因分析及重铺措施被引量:4
2011年
重庆市主城区某桥桥面铺装出现破损露筋、纵横向开裂和唧浆等病害,主要由超载、桥面铺装层厚度不足、原材料质量控制不严、除冰盐的影响等造成。针对该桥桥面铺装病害提出3种重新铺装方式:保留原铺装层,在原有铺装层的基础上加铺沥青层;凿除原铺装层,直接改用沥青混凝土铺装;凿除部分铺装层后对桥面进行重新铺装。通过比较3种铺装方式的优缺点,并采用有限元法对预制T梁进行结构验算,最终确定采用保留3 cm原铺装层,加铺8 cm改性沥青混凝土的重铺方式。重新铺装工作完成半年后,桥面铺装未产生新的病害。
余建梁波曾德礼
关键词:桥面铺装病害改性沥青有限元法
一种用于左右对称的三跨桥梁转体施工中的模板设置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左右对称的三跨桥梁转体施工中的模板设置方法,涉及桥梁施工领域,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模板设置的桥梁节段区间;根据模板设置的桥梁节段区间计算该处桥梁附加预拱度f<Sub>j</Sub>;根据附加预拱度f<S...
罗力军曾德礼尹光顺邹力李翀余昆吴何任虹昌黎念东周雄齐舒
文献传递
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航孔桥索塔锚固区节段模型试验研究
童智洋张奇志汪双炎荆秀芬陈开利郑纲田启贤彭旭民罗晓甜曾德礼吴滨
该课题通过制作一个与实桥上完全一致的索塔锚固区节段模型,模拟实桥的约束及受力条件,测定大吨位预应力钢束的小弯曲半径塑料波纹管管道摩阻系数、预应力钢束伸长值、预应力钢束永存应力及沿程分布规律;测定预应力钢束张拉后,施加控制...
关键词:
关键词:跨海大桥索塔锚固区
某钢筋混凝土箱梁桥的裂缝分析及加固处理
2008年
介绍某钢筋混凝土箱梁桥的病害情况,对病害产生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针对病害提出加固设计方案。
曾德礼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桥箱梁桥病害
预应力孔道压浆质量检测及其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预应力孔道压浆的质量将直接影响预应力的效率和寿命。以某桥为例,介绍该桥预应力孔道压浆质量的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对预应力孔道压浆不足的现象进行分析,并针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建模计算,分析了顶板横向预应力折减、斜腹板预应力折减及顶板横向预应力和斜腹板横向预应力同时折减对结构受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顶板横向预应力折减量超过26%时,箱梁混凝土可能出现开裂现象,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建议在预应力构件施工时逐步完善工程的事前、事中及事后控制。
曾德礼
关键词:有限元法
琅岐闽江大桥主桥钢箱梁顶推合龙控制技术被引量:10
2014年
琅岐闽江大桥主桥为(60+90+150+680+150+90+60)m七跨连续半飘浮体系双塔双索面斜拉桥,主梁为栓焊结构钢箱梁,采用悬臂拼装法施工,中跨合龙段长12 m,合龙段自重约170 t。为了使大桥能够高精度顺利安全合龙,且成桥后结构内力、线形状态达到预期目标状态,基于无应力状态法原理的控制思想,确定中跨采用双边吊梁、无劲性骨架锁定、顶推法进行合龙。采用MIDAS Civil 2011对合龙关键工序进行详细计算分析,得到合龙顶推力、顶推位移限值等关键控制参数;分析了顶推过程中的索力、线形变化规律,以验证结构合龙安全可靠;分析得到合龙段无应力长度较小的改变对成桥目标状态影响较小。工程实践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合龙控制是可行的,桥梁合龙后内力状态与设计目标一致。
尹光顺罗力军桂贵曾德礼
关键词:钢箱梁合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