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建联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电流变
  • 1篇电流变流体
  • 1篇性能分析
  • 1篇悬臂
  • 1篇悬臂梁
  • 1篇压电作动器
  • 1篇振动控制
  • 1篇制动
  • 1篇制动力
  • 1篇制动力矩
  • 1篇制动器
  • 1篇柔性臂
  • 1篇柔性机械
  • 1篇柔性机械臂
  • 1篇自适
  • 1篇自适应
  • 1篇阻尼
  • 1篇阻尼器
  • 1篇力矩
  • 1篇力学性态

机构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焦作工学院
  • 1篇西安科技学院

作者

  • 3篇成建联
  • 2篇徐晖
  • 2篇闫安志
  • 1篇王国旗
  • 1篇孙云普

传媒

  • 1篇机械强度
  • 1篇应用力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新型电流变制动器的结构初步设计及性能分析
2003年
根据电流变 (electro rheological,ER)流体的力学性能并结合原有制动器的特点 ,设计一种能够更大幅度提高ER制动器制动力矩的新型ER制动器 ,给出其结构示意图和制动力矩的计算公式。通过对DF1 1 机车制动时间和制动距离的仿真计算 ,显示在同样的外加电场和ER流体材料的情况下 ,新型ER制动器可大大缩短制动距离和制动时间 ,其制动性能是非常显著的。
闫安志徐晖王国旗成建联
关键词:电流变流体制动器制动力矩性能分析
柔性机械臂振动抑制的混合控制被引量:10
2004年
提出柔性机械臂末端振动主动控制的一个混合方法。该方法由整形技术 (InputshapingTechnique IST)和压电作动器 (PZT)的联合作用对机械臂的振动进行控制。IST作为前馈控制技术通过一个序列脉冲和输入扭矩的卷积来抑制机械臂的残留振动。然而 ,当IST的脉冲作用时间位置不够准确时 ,将降低机械臂的定位性能。为了提高柔性机械臂的定位精度 ,对于因脉冲不精确或建模不准所引起的残留振动 ,由PZT进行抑制。作用在PZT上的控制电压由线性二次最优调节器 (LQR)确定。动态仿真显示 ,提出的方法不仅对机械臂的振动抑制具有鲁棒性 ,而且使得PZT上的控制电压比单独使用PZT进行振动抑制时降低了 5 0 %以上 ,这是非常有利的。
闫安志徐晖成建联孙云普
关键词:柔性臂混合控制压电作动器
内嵌自主移动质量悬臂梁自适应减振方法的理论建模、力学性态分析与减振试验研究
成建联
关键词:振动控制减振阻尼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