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端钧

作品数:45 被引量:204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理学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配合物
  • 6篇晶体
  • 6篇环糊精
  • 5篇晶体结构
  • 5篇课程
  • 5篇糊精
  • 5篇Β-环糊精
  • 5篇包结
  • 4篇三元配合物
  • 4篇铜配合物
  • 4篇普通化
  • 4篇普通化学
  • 4篇教学
  • 4篇光谱
  • 4篇分子
  • 4篇NMR
  • 4篇
  • 3篇桥联
  • 3篇席夫碱
  • 3篇教学内容

机构

  • 44篇浙江大学
  • 4篇江苏工业学院
  • 3篇江苏石油化工...
  • 3篇国立中山大学
  • 1篇杭州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西北核技术研...
  • 1篇温州师范学院
  • 1篇京都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福...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45篇徐端钧
  • 28篇徐元植
  • 9篇殷开梁
  • 6篇成义祥
  • 5篇聂晶晶
  • 3篇李浩然
  • 3篇夏庆
  • 3篇陈正隆
  • 3篇陈德余
  • 3篇陈恒武
  • 3篇刘加庚
  • 2篇卢加春
  • 2篇周伟
  • 2篇沈宏
  • 2篇方文军
  • 2篇付培鑫
  • 2篇向智敏
  • 1篇陈绍瑗
  • 1篇韩菲
  • 1篇黄振炎

传媒

  • 7篇无机化学学报
  • 5篇波谱学杂志
  • 3篇Chines...
  • 2篇分析化学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应用化学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化学通报(中...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化学学报
  • 1篇计算机与应用...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大学化学
  • 1篇化学进展
  • 1篇Chines...
  • 1篇杭州大学学报...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第八届大学化...
  • 1篇第九届全国大...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4篇2000
  • 3篇1999
  • 5篇1998
  • 6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89
  • 1篇1987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β-环糊精和甲酚包结体动态结构及平衡常数的NMR研究被引量:10
2000年
Inclusion of cresols by β cyclodextrin in DHO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1H NMR spectra. Although chemical shifts of the same proton are different in the cavity of empty and enclosed β cyclodextrin, only a time average peak has been detected for a proton in the spectra. The value of chemical shift corresponds to enclosed degree of cresol by β cyclodextrin. The average structure of inclusion has been determined based on 1H NMR data, it describes dynamic depth of cresol in the cavity of β cyclodextrin.
殷开梁刘加庚徐端钧
关键词:甲酚NMR
M(Ⅱ)-2,2’-二氨基4,4’-联噻唑配合物的合成、聚合及磁性
本文有DABT作为配体与二价金属离子在甲醇溶液中配位,制备了聚席夫碱或聚酰胺配合物,对它位进行了表征,并初步研究了该本合物的低温磁化性能.
刘加庚徐端钧徐元植
文献传递
新世纪大学普通化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本文探讨新世纪大学普通化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主要讨论,1.普化教学受重视的程度,2.普化的课程目标要正确,3.普化的教学内容要改变,4.普化教师队伍的水平要提高,5.教学手段要为教学目标服务.
徐端钧李浩然陈恒武
关键词:大学化学教学教学改革普通化学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文献传递
超分子体系的物理化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8
1997年
本文介绍了超分子化学领域的研究进展,评述了其中与物理化学有关的研究成果,并从化学热力学、电化学、化学动力学、胶体与界面化学等几个主要方面加以讨论,描述了超分子物理化学的基本框架。
殷开梁徐端钧徐元植孙小强
关键词:超分子体系超分子化学物理化学
电子顺磁共振成像技术及其应用被引量:2
1997年
电子顺磁共振成像技术及其应用1996-10-28收稿,1997-03-18修回向智敏男,40岁,博士。*联系人向智敏徐端钧徐元植*(浙江大学化学系杭州310027)电子顺磁共振(EPR)是在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领域中,检测含有未偶电子的顺磁物质(如自由...
向智敏徐端钧徐元植
关键词:电子顺磁共振成像技术
丁二酮肟二氯合铜二聚体的晶体结构
1997年
本文报道了丁二酮肟中性分子的Cu(Ⅱ)配合物的晶体结构.P-1空间群,晶胞参数:a=7.690(1),b=8.109(1),c=8.152(1)A,α=108.10(1),β=101.24(1),γ=110.85(1)°,V=424.0(1)A3,Z=1,Dx=1.962g·cm-3,μ=(MoKα)=3.171mm-1,R=0.025,配合物中,氯离子作为电荷平衡成分与CU(Ⅱ)配位以外,还作为桥配体与邻近的另一CU(Ⅱ)配位形成二聚体,相邻的铜原子间距离3.4504A意味着分子内可能存在磁的超交换相互作用,中性丁二酮肟配体中,两个肟氧上的氢分布不对称,一个与邻近的氯形成氢键,另一个则远离级原子;桥氯原子上低的电荷密度被解释为这一差异的原因。
顾建明胡秀荣徐端钧刘利军徐元植
关键词:丁二酮肟晶体结构铜配合物双核配合物
正十六烷体系凝固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21
2004年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根据体系热容和自扩散系数的突变,计算了正十六烷体系以及正十六烷和降凝剂α-辛基萘、α-十二烷基萘及α-十六烷基萘等α-烷基萘混合体系的凝点,凝点降低结果与实验值相一致.用径向分布函数及末端距离分布对凝固温度附近体系的微观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凝固过程中正十六烷分子倾向于转变成为全反式的构象,以利于分子间平行有序的排列,这和熵减小的原理相一致.结合正十六烷的构象变化,探讨了烷基萘降凝的机理.
殷开梁徐端钧夏庆叶雅静邬国英陈正隆
关键词:凝固过程分子动力学降凝机理烷基萘凝点
预测汽液平衡数据的新方法-纯组分参数法
徐端钧
纳米水滴及真空中β-环糊精和对-甲基苯酚1∶1包结物的约束动力学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报道了在室温条件下利用pcff力场和Rattlebond法对 β 环糊精 (β CD)和对 甲基苯酚形成的 1∶1CD包结物溶解在 4 2 7个水分子中形成的纳米水滴在 2 0 0 ps时间间隔内进行约束动力学模拟的结果 ,并与真空下的CD包结物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在模拟时间内 ,CD包结物在水滴中和真空中是稳定的 .通过对径向分布函数 (rdf)的计算发现 ,在模拟时间内 ,没有一个水分子进入环糊精包结物腔体内 ,用约束动力学模拟方法证实了CD腔体确实具有疏水作用 .模拟研究还发现 ,水滴中环糊精的亲水外侧确实存在明显的由氢键引起的水化作用 ,与环糊精的性质相吻合 ;对 甲基苯酚的酚羟基在水滴中与水分子间存在明显的氢键作用 ,而在真空中则与 β CD的宽口处的O3间存在明显的氢键作用 ,这使得客体在水滴中插入CD中的深度要浅于在真空中的情形 .实验模拟结果说明 ,可以利用约束动力学的方法来研究水溶液体系的动力学行为 .
殷开梁夏庆徐端钧陈正隆
关键词:氢键作用疏水作用
与磁超交换作用有关的4,4′-联吡啶桥联Cu(Ⅱ)配合物的分子结构研究
1992年
以芳香杂环二胺分子为桥的双(多)核配合物由于其潜在的特殊电性能和磁性能而引起人们很大的兴趣。近年来对于吡嗪和咪唑分子桥联的Cu(Ⅱ)配合物的研究表明,Cu(Ⅱ)上未偶电子可借助于桥配体的传递而使配合物表现出磁超交换的性质。最近。
徐端钧陈成刚程朝荣徐元植
关键词:桥联配合物铜配合物磁交换作用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