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松 作品数:23 被引量:58 H指数:4 供职机构: 湘南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 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更多>>
乳突切迹与侧颅底重要结构的解剖学观测及应用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测量乳突切迹与侧颅底重要骨性结构的距离,为临床相关应用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取成人颅骨标本50例(去颅盖标本8例,整颅42例)100侧,测量乳突切迹及其与侧颅底重要孔、裂和管的距离。结果:左右侧乳突切迹后缘距茎乳孔、颈静脉孔外侧缘、颈动脉管外口后缘、破裂孔、棘孔、卵圆孔距离分别为25.16±3.73cm和25.02±3.58cm、30.92±3.50cm和30.45±3.49cm、38.22±3.57cm和38.14±3.43cm、57.23±3.71cm和57.14±3.44cm、47.94±3.83cm和48.32±3.54cm、53.70±3.98cm和53.55±3.75cm。结论:以乳突切迹后缘做为侧颅底手术的定位标志能够为临床相关应用提供较方便、准确的定位参考。 徐松 邓鹏程 罗明英 雷田 谢应桂 邝满元 蒙艳斌 王岐本关键词:侧颅底 解剖学 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的解剖定位研究 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通过测量骶结节和骶棘韧带附着处附近的骨性标志间的距离,获得两条韧带的解剖定位方法及其体表投影位置,为临床相关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20例(男、女性各10例20侧)正常成人防腐骨盆标本,用游标卡尺测量同侧髂后上棘至坐骨结节、髂后上棘至坐骨棘、髂后上棘至第4骶椎横突结节、髂后上棘至骶角、坐骨结节至坐骨棘、坐骨棘至骶角、坐骨结节至骶角的距离,并进行性别比较。结果男、女性骨盆髂后上棘至坐骨结节距离分别为(12.19±0.49)cm和(11.20±0.39)cm(P<0.05);髂后上棘至骶角距离(7.62±0.50)cm和(6.70±0.92)cm(P<0.05)。骶结节韧带的体表投影线为同侧髂后上棘至骶角连线中点与坐骨结节的连线;骶棘韧带的体表投影线为同侧髂后上棘至坐骨结节连线的上3/4与下1/4交点(坐骨棘位置,约距髂后上棘8.5cm)与骶角的连线。结论本研究不仅丰富了人类学数据,且提供的体表定位方法,为临床相关应用和康复治疗提供解剖学参考。 徐松 罗明英 邓鹏程 蒙艳斌 邝满元 谢应桂 王岐本关键词:骶棘韧带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在常见性病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5年 20世纪70年代后期,性病在我国一些地区死灰复燃,发病地区不断扩大,发病人数直线上升,危害日益严重,从沿海到内地,从城市到农村,从社会到家庭,性病疫情逐步扩散蔓延。据2002年全国对7种常见性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梅毒、淋病、软下苷、性病淋巴肉芽肿累计报道为744848例,发病率为58.15/10万。另外由于各种原因的漏诊和漏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麻风病防治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性病实际发病数是报告数的10~20倍。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我国每年实际新发性病例数为1600~2000万[1]。近十几年来,中国性病发病率每年以20%至30%速度增加,性病已成为五大传染病之一,给社会和人民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为防治和控制性传播疾病,对性病病原体的准确快速检测意义重大。传统的性病检测法大多繁琐费时,不利于性病的早期诊断以及及时控制,因此开发一系列能应用于基层医疗机构的性病病原体检测方法成为当务之急。近年来发展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 P)因为具有特异、敏感及操作简便等特征已用于各种病原体的检测。本研究探讨LAMP在常见性病病原体检测中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邓鹏程 王岐本 邝满元 徐松关键词:常见性病 病原体检测 胰腺血管铸型的设计与制作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应用管道铸型的方法直观显示胰腺的血管来源、走向、分支以及与相邻脏器的相互联系。方法采用过氯乙烯和自凝牙托两种材料,对新鲜成人尸体2具,经胸主动脉及肠系膜上下静脉行多器官联合血管灌注;经胰管、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行胰腺动脉及胰管联合铸型。结果通过本方法制作出腹部多脏器联合铸型标本及胰腺动脉及胰管联合铸型标本。结论通过以上方法制作的胰腺血管铸型标本结构完整连续性好,为临床胰腺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贾蕾 徐松 王岐本 邝满元 李宜雄关键词:胰腺 血管 铸型 标本制作 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的体表定位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上腔静脉的属支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解剖学位置及体表数据,为临床穿刺、置管等操作提供体表定位方法。方法在大体标本上解剖颈根部及胸腔上部,测量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及其与相关解剖标志、标线的距离数据,确定它们的体表投影。结果左右锁骨下静脉长度为(43.00±4.54)mm和(40.52±5.92)mm,其弧顶体表投影为锁骨上缘距同侧胸锁关节(46.11±11.46)mm和(48.97±8.47)mm位置平行正中线向下(4.67±4.28)mm和(4.58±4.11)mm处。左右静内静脉长(99.68±15.64)mm和(97.74±24.01)mm,直径(11.55±3.18)mm和(13.26±2.54)mm;左右静脉角体表投影为锁骨上缘距同侧胸锁关节(26.63±3.32)mm和(24.59±4.12)mm位置平行正中线向下(6.03±4.34)mm和(10.83±3.67)mm处;经左右静脉角与同侧下颌角连线,并与前正中线平行线向外夹角8.10±5.15°和7.23±4.63°,宽(11.55±3.18)mm和(13.26±2.54)mm的区域即为颈内静脉体表投影。结论通过对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解剖测量,可以确定它们的体表投影,并为临床操作提供参考。 刘敏 曾维俊 傅翔 伍大洲 蒋辉艳 徐松 邝满元关键词:锁骨下静脉 颈内静脉 体表定位 急性毒鼠强中毒23例临床分析 2004年 汤梦娟 徐松关键词:毒鼠强 急性中毒 人体解剖学教学标本管理的几点改进 2003年 徐松 彭汉忠 吴进林关键词:人体解剖学 教学标本 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建设的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9 2011年 人体解剖学实验室是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的承载单位,实验室建设成效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质量。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建设要不断强化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引进新的教学资源、拓展实验室的教学功能,以适应现代医学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促进人体解剖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徐松 孟军清 江超 欧阳录明 吴进林 谢应桂关键词:人体解剖学 实验室 颈干角的大小与股骨颈骨折的关系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股骨颈干角的大小与股骨颈骨折的关系。方法:收集50例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髋关节X线前后位平片,测量其颈干角的大小,并按颈干角度数从小到大分五组,统计每组的患者例数。结果:五组的例数从小到大依次为110°~115°为18例,116°~121°为15例,122°~127°为11例,128°~133°为4例,134°~139°为2例。结论:股骨颈干角度数越大,越不容易发生股骨颈骨折;反之,则越容易发生股骨颈骨折。 雷田 王岐本 邝满元 徐松 彭兴华关键词:颈干角 股骨颈 骨折 X线片 LAMP快速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的研究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的方法。方法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以日本血吸虫的特异基因为靶序列,利用Primer Explorer V3软件设计扩增靶基因的4条LAMP引物,酚氯仿法提取感染性钉螺中的日本血吸虫DNA,取适量模板DNA加入LAMP反应体系进行对日本血吸虫靶基因扩增,经肉眼观察、SYBR Green I染色电泳及测DNA序列来判定扩增产物。在99个阴性钉螺中各加入1个阳性钉螺,其中每个阳性钉螺分别感染日本血吸虫毛蚴数量分别为10、8、6、4、2、1条。结果感染性钉螺检测管经显色呈绿色为阳性,阴性钉螺呈棕色;日本血吸虫的特异基因经LAMP扩增后电泳呈现LAMP特征性梯状条带,阴性钉螺及感染肝吸虫不出现LAMP特征性梯状条带;扩增产物经酶切及序列分析显示为目的基因;在100个钉螺中只要有2条日本血吸虫毛蚴感染便可检出。结论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可快速有效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有望为疫区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高效快速检测提供一种新方法 。 邓鹏程 王岐本 邝满元 徐松关键词:日本血吸虫 钉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