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梅香

作品数:24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白血
  • 10篇白血病
  • 9篇细胞
  • 6篇疗效
  • 5篇淋巴
  • 5篇基因
  • 5篇急性
  • 4篇突变
  • 4篇淋巴细胞
  • 3篇血浆
  • 3篇临床疗效
  • 3篇淋巴细胞白血...
  • 3篇急性淋巴细胞
  • 3篇急性淋巴细胞...
  • 3篇急性淋巴细胞...
  • 2篇凋亡
  • 2篇血浆置换
  • 2篇血栓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减少

机构

  • 24篇长治医学院附...
  • 3篇中南大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长治医学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24篇张梅香
  • 22篇魏武
  • 21篇申徐良
  • 16篇张国香
  • 11篇杨建斌
  • 8篇史文芝
  • 7篇梁莉
  • 5篇徐洪亮
  • 5篇秦小琪
  • 4篇魏明霞
  • 2篇郭睿鹏
  • 2篇张斌严
  • 2篇翟春燕
  • 2篇陈方平
  • 2篇李静
  • 2篇纪爱芳
  • 2篇姚中强
  • 1篇田向阳
  • 1篇韩玉梅
  • 1篇李仙仙

传媒

  • 6篇长治医学院学...
  • 4篇临床医药实践
  • 2篇白血病.淋巴...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承德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十一届山西...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8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抑制持续激活的JAK2V617F激酶对HEL细胞凋亡的影响
<正>目的:探索JAK2V617F突变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应用人红白血病细胞株HEL细胞为模型,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和DNA测序的方法检测和验证HEL细胞模型中存在天然...
魏武申徐良徐洪亮秦小琪张梅香张国香杨建斌史文芝要长青
关键词:AG490JAK2V617F基因突变RT-PCR
文献传递
Hyper-CVAD/MA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评价Hyper-CVAD/MA方案作为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强化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此方案强化治疗50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毒副反应。结果:①50例患者接受周期数不等的此强化方案治疗,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及感染,毒副反应易于控制,无治疗相关死亡。②标危组急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3个月,1年生存率A组中(50.1±3.9)%,B组中(77.8±4.1)%,C组中(88±5.4)%,D组中(89±5.8)%。2年生存率B组(33±4.8)%,C组(79±5.3)%,D组(89±7.1)%。3年生存率C组(28±3.8)%,D组(50±4.5)%。A组生存时间最短,1年之内均复发,其余组随着接受Hyper-CVAD方案强化周期循环数的增加,生存时间明显延长。③高危组急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9个月,1年生存率A组(40.1±3.2)%,B组(85.8±6.1)%,C组(88.9±7.4)%,D组(89±4.8)%。2年生存率B组(14.3±4.1)%,C组(55.6±5.4)%,D组(77.8±7.4)%。D组生存时间超过3年,而B组和C组生存时间达到2年以上。结论:此方案用于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强化治疗近期疗效满意,治疗相关毒副反应易于控制。
魏明霞申徐良秦小琪魏武史文芝张梅香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安全性疗效
天然血管抑素的提取
2004年
张梅香姚中强乔艳红
关键词:纤维蛋白溶酶原
下肢深静脉血栓16例治疗观察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低分子量肝素、华法令结合选择性溶栓治疗 1 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 :1 6例病例中 ,基本治愈者 1 4例 ,有效者 2例 ,无无效病例 ,达到临床治愈时间平均 5 .85d( 3d~ 1 0d)。 2例急性血栓形成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争取做到早诊断 ,早期应用低分子量肝素、华法令结合溶栓治疗 。
张梅香姚中强申徐良魏武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低分子量肝素华法令溶栓
三种糖皮质激素方案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比较三种糖皮质激素方案治疗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方法:64例ITP患者中男29例,女35例,中位年龄32(18-71)岁。64例患者作为治疗随机分为2组:A 组(地塞米松组,32例),地塞米松40 mg/d,连用4 d,静脉点滴或口服,14 d 重复,共4次;B组(地塞米松加达那唑组,32例),地塞米松使用方法同上,同时持续服用达那唑0.2 g,2次/d。对照组(C 组)为历史对照患者30例,男12例,女18例,中位年龄30(18-70)岁,泼尼松1 mg/(kg·d)口服,血小板升至正常后逐渐减量,服用4周无效者停用。观察比较3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第1周,出血症状明显改善,A组和B组有效率显著高于C组(P〈0.05),A组和B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2周,A组和B组患者有效者中血小板多数下降,C组持续服用强的松,有效者中血小板继续升高;治疗结束时,治疗组A、B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第3个月,A组较B组复发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在强的松减量后出现了较高的复发率;A 组和 B组患者对治疗耐受性良好,C 组副作用明显。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加达那唑治疗ITP,早期缓解率高,持续完全缓解率高,耐受性好。
张国香魏武申徐良张梅香杨建斌魏明霞梁莉郭睿鹏翟春燕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症免疫性糖皮质激素
HSV-TK/ACV治疗小鼠肺腺癌LA795及其与机体免疫系统的关系
2004年
目的 :探讨HSV -TK/ACV(GCV)系统对小鼠肺腺癌细胞LA795治疗作用及其与机体免疫系统的关系。方法 :用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上清感染体外培养的小鼠肺腺癌细胞LA795 ,然后用新霉素类似物G41 8进行筛选 ,得到转染HSV -TK基因的LAtk细胞 ,分别将LA795细胞和LAtk细胞接种于小鼠皮下 ,观察ACV治疗后肿瘤生长情况、抗免疫功能以及对动物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体外转染HSV -TK基因的LAtk细胞获得了对ACV的敏感性 ,接种LAtk细胞的治疗组动物在ACV治疗后出现了肿瘤体积缩小 ,而对照组接种LA795细胞的动物在ACV治疗后肿瘤体积逐渐增大 ,两者具有显著差异 (P<0 .0 1 )。治疗组动物生存期为 5 1 .8d ,对照组动物生存期平均为 1 5 .9d ,两者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1 )。光镜下观察治疗组肿瘤组织及血管周围有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 ,计数 75个高倍视野中的淋巴细胞为 1 1 6.0 3± 5 2 .95 ,而对照组为 1 0 .41± 5 .5 2 ,二者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1 )。超微结构观察显示淋巴细胞群攻击癌细胞现象 ,癌细胞出现凋亡征象。结论 :①HSV -TK/ACV系统可以显著杀伤小鼠肺腺癌细胞LA795 ,使肿瘤消退 ,动物生存期延长 ,提示该系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应用前景。②HSV -TK/ACV系统治疗肿瘤除了其直接杀伤作用外 ,尚有机体免疫系统的?
姚中强张梅香文金序
关键词:HSV-TK基因基因治疗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免疫
15例高白细胞白血病治疗性白细胞单采的疗效观察
2004年
目的 :探讨治疗性白细胞单采对于高白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选择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 ,进行治疗性白细胞单采 ,然后给予常规化疗 ,观察其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完全缓解率及单采术的并发症 ,并与同期 19例未行单采术仅用化疗的该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单采术是安全的 。
张国香魏武申徐良韩玉梅张梅香杨建斌梁莉
关键词:高白细胞白血病临床疗效并发症
HyperCVAD/MA强化巩固治疗高危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正>目的:评价HyperCVAD/MA方案作为成人高危急淋患者缓解后的强化巩固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此方案强化巩固治疗21例成人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毒副反应。对21例急性淋巴细...
魏明霞魏武张梅香申徐良史文芝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高危
文献传递
微移植治疗难治复发白血病11例临床报告
目的:观察微移植治疗复发难治白血病疗效及其可行性。方法:自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对11例复发难治白血病患者进行了微移植,其中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复发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次复发1例、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
中徐良张梅香郭睿鹏梁莉张国香魏武
关键词: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bcr-abl阴性骨髓增生性疾病患者JAK2V617F点突变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 探索Janus Kinase 2V617F基因突变(JAK2V617F)在bcr-abl阴性骨髓增生性疾病(MPD)的发生率和临床意义.方法 基因组DNA从患者骨髓或外周血粒细胞中提取.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和PCR产物测序的方法检测JAK2V617F突变.共检测患者110例,其中bcr-abl阴性MPD 41例、bcr-abl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25例和急性白血病44例.结果 JAK2V617F阳性结果分别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11例(91.7%)、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8例(53.3%)、特发性骨髓纤维化(IMF)4例(57.1%),而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HES)7例、bcr-abl阳性CML 25例和急性白血病44例[包括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2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8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2例1均未检测到JAK2V617F基因突变.在所有JAK2V617F阳性的标本和10份阴性标本中,AS-PCR和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方法的测定结果都可经测序进一步证实.结论 90%以上的PV、50%以上的ET和IMF可检测到JAK2V617F基因突变;JAK2V617F基因突变在PV、ET和IMF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诊断的分子标志,也可能是治疗的新靶点.
申徐良陈方平魏武张梅香史文芝秦小琪徐洪亮
关键词:骨髓增殖性疾病基因点突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