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徐良
- 作品数:75 被引量:165H指数:8
- 供职机构: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Hyper-CVAD/MA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评价Hyper-CVAD/MA方案作为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强化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此方案强化治疗50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毒副反应。结果:①50例患者接受周期数不等的此强化方案治疗,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及感染,毒副反应易于控制,无治疗相关死亡。②标危组急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3个月,1年生存率A组中(50.1±3.9)%,B组中(77.8±4.1)%,C组中(88±5.4)%,D组中(89±5.8)%。2年生存率B组(33±4.8)%,C组(79±5.3)%,D组(89±7.1)%。3年生存率C组(28±3.8)%,D组(50±4.5)%。A组生存时间最短,1年之内均复发,其余组随着接受Hyper-CVAD方案强化周期循环数的增加,生存时间明显延长。③高危组急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9个月,1年生存率A组(40.1±3.2)%,B组(85.8±6.1)%,C组(88.9±7.4)%,D组(89±4.8)%。2年生存率B组(14.3±4.1)%,C组(55.6±5.4)%,D组(77.8±7.4)%。D组生存时间超过3年,而B组和C组生存时间达到2年以上。结论:此方案用于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强化治疗近期疗效满意,治疗相关毒副反应易于控制。
- 魏明霞申徐良秦小琪魏武史文芝张梅香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安全性疗效
- TF、TFPI在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中检测的临床意义
- 目的:检测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化疗前后血浆中组织因子(tissiue factor,TF)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TFPI)的...
- 刘伟魏武申徐良徐洪亮张国香张梅香杨建斌史文芝要长青
- 关键词: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白血病
- 文献传递
- FLAG方案治疗难治性白血病22例的临床研究
- 目的:评价FLAG方案作为难治性白血病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近年来,急性白血病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除完全缓解率的提高外,已有相当部分患者长期无病生存,这主要归功于化疗、干细胞移植及支持治疗。但部分患者难以取得缓...
- 田向阳魏武申徐良张梅香张国香杨建斌史文芝
- 文献传递
- 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病情转归
- 目的:观察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血浆置换后的病情转归规律,探索血浆置换量、频次、间隔时间、疗效及终止时间。方法:应用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对7例临床确诊的TTP患者进行血浆置换,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
- 张梅香魏武张国香申徐良李静杨建斌
- 文献传递
- 高三尖杉酯碱为主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进一步寻找可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案,提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GL)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高三尖杉酯碱(HHT)为主,治疗Ph^+的CGL患者16例。观察临床疗效,并与羟基脲(少数为白消安)维持者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血液学改变:维持治疗前部分血液学缓解的15例患者中,12例(80.0%)获得CHR,其中2例曾间断治疗半年以上仍可维持CHR;CHR的1例患者能维持血液学缓解。总血液学缓解13例(86.7%)。细胞遗传学改变:Ph^+ CGL16例,治疗后复查染色体13例,获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R,Ph阳性率为0%)1例(7.7%)、大部分细胞遗传学缓解(PCR,Ph阳性率为5%.35%)1例(7.7%),轻微细胞遗传学缓解(MCR,Ph阳性率为35%。95%)4例(25.0%),总细胞遗传学反应率为40.4%。结论:高三尖杉酯碱(HHT)为主治疗CGL有较高的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缓解率,毒副作用轻微,价格低廉,为一种可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案。
- 申徐良魏武张斌严张梅香张国香杨建斌梁莉
-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Th17细胞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4年
- 辅助性T细胞17(Thl7)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群以表达IL-17而命名的新型CD4+T细胞亚群,可分泌IL-17A、IL-17F、IL-21、IL-22、IL-26等多种细胞因子。TGF-β、IL-6、IL-21、IL-23等在Th17细胞分化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IL-27、IL-2、IFN-γ等则参与Th17细胞分化发育的负向调控。Th17细胞具有促进免疫反应的效应,在以慢性炎症为损伤机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Th17细胞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有望成为AA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的一个新靶点。
- 张海燕魏武申徐良
- 关键词:TH17细胞IL-17CD4+T细胞亚群再生障碍性贫血
- P13K、AktmRNA在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分析成年人各型急性白血病(AL)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P13K及其下游信号分子AktmRNA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白血病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分为AL初治组63例、缓解组10例、复发组7例,CML组14例,对照组11例。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各组P13K、Akt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P13K在AL初治组、复发组、CML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而且CML组高于AL缓解组;Akt在CML组表达高于AL缓解组、对照组,复发组高于对照组。AL初治组P13K、AktmRNA表达阳性者缓解率低,阴性者缓解率高。结论P13K/Akt信号转导通路在转录水平参与了白血病的发生、发展;该通路成分阳性表达的AL患者缓解率低。
- 秦小琪潘崚申徐良魏武牛志云
- 关键词:P13K/AKT信号转导通路白血病
- 依托泊甙联合泼尼松治疗噬血细胞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 目的:探讨依托泊甙联合泼尼松治疗噬血细胞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报道一例依托泊甙联合泼尼松治疗噬血细胞综合征的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者经依托泊甙联合泼尼松治疗后达临床缓解,并长期病情稳定无活动。结论:依托泊甙联合泼尼...
- 梁莉魏武申徐良史文芝
- 文献传递
- 马钱子碱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作用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 研究马钱子碱对人类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增殖抑制作用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 分别用0、40、80、160、320、640 μg/ml的马钱子碱培养HL-60细胞,24、48、72 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并计算IC50值;用AO/EB染色法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及凋亡率;用PI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 马钱子碱可明显抑制HL-60细胞增殖,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马钱子碱作用24、48、72 h后的IC50值分别为211.82、107、83μg/ml.320μg/ml马钱子碱作用48 h后观察到典型细胞凋亡形态,大部分细胞核染色质被EB染成桔红色并呈固缩状或圆珠状凋亡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各浓度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1±1.1)%、(21.3±1.2)%、(38.6±1.3)%、(58.5±4.1)%、(75.3±0.87)%、(66.2±0.75)%,在0~ 320 μg/ml范围内随马钱子碱作用浓度的增加凋亡率逐渐升高,640 μg/ml浓度组细胞已无早期凋亡与活细胞.细胞周期检测显示明显的凋亡峰,与对照组相比G0/G1期细胞明显减少,G2/M期细胞明显增多.结论 马钱子碱可明显抑制人类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增殖,其机制可能是诱导细胞凋亡和阻滞细胞于G2/M期.
- 李仙仙魏武纪爱芳申徐良张国香王海丽
- 关键词:白血病细胞凋亡马钱子碱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无治疗缓解的影响因素
- 2024年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ML)是由9号和22号染色体相互易位引起的克隆增殖性肿瘤[1]。2001年,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TKI)伊马替尼被批准后,CML的治疗方式发生了永久性的变化[2]。虽然TKI改变了CML患者总体生存率,但长期服用TKI会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以及部分患者存在服药不良反应。
- 刘琪芳赵凤娟申徐良
-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生物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