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
- 作品数:7 被引量:80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南农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湖南乌龙茶加工技术的研究——Ⅱ.品质形成机理被引量:4
- 1993年
- 研究了乌龙茶初制过程中茶多酚、儿茶素、黄酮类、可溶性糖、氨基酸、叶绿素、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等多种生化成分的变化规律,以及各种物理化学作用。采用对“叶缘”和“叶心”分别测定的手段,阐明了乌龙茶滋味醇爽回甘、叶底绿叶红镶边、汤色橙黄明亮、外形条索壮实或“蜻蜓头”等品质特点形成的实质,为完善乌龙茶品质形成的理论和改进加工技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张杰朱先明施兆鹏杨伟丽何文斌
- 关键词:乌龙茶化学成分
- 全文增补中
- 湖南乌龙茶加工技术研究 Ⅰ. 湖南乌龙茶新工艺技术被引量:14
- 1992年
- 以湖南省山地和丘陵茶区的安化群体品种为原料,通过复因子组合处理及理化分析,对乌龙茶传统工艺进行了改革试验,提出了切合湖南实际的乌龙茶加工新技术及其理论依据。
- 杨伟丽何文斌张杰朱先明
- 关键词:乌龙茶
- 乌龙茶色泽形成机理的研究被引量:21
- 1989年
- 乌龙茶叶底色泽是鉴别品质的重要因素,因而对其叶缘(即红镶边部份)与叶心(即绿叶部分)中色泽相关物质的变化规律分别加以研究,以探明色泽形成的实质,有利于改善乌龙茶的技术管理。研究表明:乌龙茶初制过程,在做青工序中茶多酚,儿茶素及其组分、叶绿素及其组分的含量大都呈下降趋势,且叶缘的下降程度高于叶心,而TF、TR与TB含量的变化趋势则与之相反。显示了与色泽相关物质的变化,是形成乌龙茶特有的“绿叶红镶边”的物质基础。
- 张杰朱光明施兆鹏
- 关键词:乌龙茶
- 论适制乌龙茶品种的特殊性状被引量:21
- 1993年
- 1988—1991年对17个茶树品种鲜叶进行了乌龙茶适制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制乌龙茶的品种鲜叶形态结构特征是叶片宽、梗粗、节间短、叶长/叶宽比值小、梗粗/节长比值大、叶片厚、上表皮厚和栅栏组织厚等8项性状。这些性状与乌龙茶加工工艺和成茶品质,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利用这8项指标,建立了乌龙茶适制性分类判别函数,经对17个品种的各类性状进行回代判别,其准确率达88.2%,因而这8项性状可作为选育和推广乌龙茶良种的理论依据。
- 杨伟丽何文斌张杰朱先明
- 关键词:乌龙茶适制性鲜叶
- 湖南乌龙茶加工技术研究——Ⅲ.乌龙茶品质化学因子分析被引量:19
- 1993年
- 为了探明乌龙茶品质构成特点,揭示其化学因子与品质的关系,采用四套乌龙茶标准样,测定了各套各级茶的化学成分,借助逐步回归,通径分析、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筛选出了对乌龙茶品质起显著作用的主要化学因子,并且比较了主要化学因子对品质的直接和间接效应的大小,建立了判定乌龙茶品质级别的判别函数,提出了乌龙茶3个化学因子主分量.
- 何文斌杨伟丽张杰朱先明
- 关键词:乌龙茶化学成分
- 湖南茶树品种的乌龙茶适制性研究被引量:9
- 1992年
- 本研究从湖南现有栽培的17个茶树品种中初步筛选出湘波绿、槠叶齐9号和高桥早三个适制乌龙茶的茶树品种.采用上述品种鲜叶为原料,完全可以制出与福建乌龙茶品种毛蟹、梅占、水仙品质相当的优质乌龙茶。
- 张杰朱先明杨伟丽何文斌童小麟廖利民
- 关键词:茶树乌龙茶适制性名茶
- 改进蒽酮法测定茶叶中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被引量:6
- 1991年
- 水溶性碳水化合物总量是衡量茶叶品质水平的重要理化指标。然而,以前各种茶叶文献介绍的蒽酮法检测效果不理想,平行样间的误差较大,致使分析工作者对试验样茶水溶性碳水化合物测定后难以进行统计分析或不能采用测定结果。为此,本文对蒽酮法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找出了文献方法稳定性差及误差大的根本原因,并对其进行了改进,摸索了最佳的蒽酮试剂、显色剂用量、最佳反应时间以及样品的净化处理方法;同时,对蒽酮法和改进蒽酮法进行了误差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改进蒽酮法对茶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的测定效果良好。
- 童小麟张杰廖利民
- 关键词:净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