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建 作品数:77 被引量:436 H指数:12 供职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常州四药临床药学科研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文化科学 农业科学 更多>>
口服JAK抑制剂治疗斑秃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2022年 目的 系统评价口服Janus激酶(JAK)抑制剂治疗斑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收集口服JAK抑制剂(试验组)对比安慰剂(对照组)治疗斑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3月29日。由2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 共纳入5项RCT,合计2 170例患者,试验组1 619例、对照组55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第24周[RR=6.10,95%CI(3.86,9.63),P<0.000 01]和第36周[RR=6.59,95%CI(4.16,10.43),P<0.000 01]脱发严重程度评分工具(SALT)评分≤20分的患者比例均更高;第24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焦虑(HADS-A)评分[RR=0.35,95%CI(0.07,0.64),P=0.02]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抑郁(HADS-D)评分[RR=0.50,95%CI(0.22,0.77),P=0.000 4]的降低值更大,第36周HADS-A评分[RR=0.55,95%CI(0.21,0.89),P=0.001]和HADS-D评分[RR=0.50,95%CI(0.16,0.84),P=0.004]的降低值亦更大。试验组患者痤疮[RR=4.07,95%CI(1.83,9.08),P=0.000 6]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RR=1.66,95%CI(1.21,2.28),P=0.002]的发生率均更高(P<0.05),而两组患者尿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头疼、鼻咽炎、磷酸肌酶升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结论 口服JAK抑制剂可显著促进斑秃患者的毛发再生长并改善其焦虑抑郁情况,痤疮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为其主要不良事件。 杨勇杰 张绮雯 鲁憬莉 乔高星 刘克锋 刘克锋 杨楠 周奇 张晓坚关键词:斑秃 抑郁 META分析 基于案例学习教学法联合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法的翻转课堂在医院药学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以肿瘤药学为例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案例学习教学法(CBL)联合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法(PBL)的翻转课堂在医院药学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参加药学实习的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每组30人,教学内容为肿瘤药学。观察组实施CBL联合PBL教学法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随后进行问卷调查和考核,并比较2组结果。结果观察组课堂气氛活跃、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文献检索与分析能力提升、获得与理解信息能力提升均优于对照组( χ^( 2)=6.787,P=0.009;χ^( 2)=4.344,P=0.037;χ^( 2)=4.593,P=0.032;χ^( 2)=7.177,P=0.007)。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和实践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t<3.473,P=0.001;t<3.188,P=0.002)。结论在医院药学实习带教中,CBL联合PBL教学法的翻转课堂能够有效提高肿瘤药学的教学质量,可行性强,值得推广应用。 包晓悦 丁珂 周玉冰 康建牛/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比较牛肺表面活性物质(PS)和猪PS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SinoMed、万方数据、国内外卫生技术评估(HTA)机构官方网站及相关数据库,收集牛PS与猪PS对比治疗早产儿RDS的HTA报告、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药物经济学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起至2022年2月。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对纳入研究的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篇HTA报告、6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6篇药物经济学研究。牛PS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和肺外指标发生率方面与猪PS相当;PS再治疗率、血气指标、总有效率、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方面,猪PS较牛PS更有优势;两者在死亡率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漏气综合征、肺出血发生率方面的结果存在争议。经济性方面,两组患儿的平均住院费用、每剂给药成本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猪PS比较,牛PS的平均每剂浪费成本更高(P<0.001),治疗24 h平均费用更低(P<0.05);平均药品费用的结果存在争议。结论牛PS治疗早产儿RDS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与猪PS相当或劣于猪PS,但其劣势尚不确定是否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郭华 邵云 刘兰兰 任鹏飞 付强 孙楠 周建超 康建 任艳丽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HPLC测定冠心生脉口服液中丹参素钠的含量 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建立丹参素钠含量测定方法。方法:HPLC,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醋酸溶液(2∶98);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35℃;流速1.0 mL·min-1。结果:丹参素钠进样量在0.087~1.092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8),平均回收率为100.6%(n=6),RSD为1.1%。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冠心生脉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李海燕 李振国 宋汉敏 康建 王健关键词:丹参素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基于UHPLC-Q-Orbitrap HRMS整合网络药理学的复方伤痛胶囊化学成分识别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系统研究复方伤痛胶囊的主要化学成分,并探讨其发挥药效的主要作用机制,为其药效物质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UHPLC-Q-Orbitrap HRMS对复方伤痛胶囊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全面分析,色谱柱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5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甲酸水(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2 mL/min。根据化合物的一级、二级质谱信息,并与对照品或参考文献进行比对,以实现对药物的化学信息进行快速、精准识别。在此基础上,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药物的化学成分进行靶标分析、功能富集,初步筛选出药物的主要药效物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从复方伤痛胶囊中共鉴定出36个化学成分,靶标功能富集分析表明该药主要从调节血管内皮、血管平滑肌、影响血小板功能、促进能量供应、减轻炎症反应以及缓解疼痛等过程,从而发挥其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治疗作用。结论本研究采用UHPLC-Q-Orbitrap HRMS高分辨质谱分析结合网络药理学的方法,为复方伤痛胶囊的有效成分识别、质量标志物筛选以及潜在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重要参考。 曹辉 王肖辉 李卓伦 李震 左莉华 金建文 武婧 康建 康建 孙志关键词:HRMS 异甘草素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比头孢吡肟治疗粒细胞缺乏伴 发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2021年 目的对比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与头孢吡肟治疗粒细胞缺乏伴发热(febrile neutropenia,F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选择药物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BM及万方数据库中对比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与头孢吡肟治疗FN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均为数据库建库到2020年3月30日,使用Stata 15.0软件对结果进行荟萃分析,比较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与头孢吡肟治疗F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共纳入了7宗RCT,共2142例次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头孢吡肟治疗FN的初始治疗有效性以及治疗的有效率均优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且两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两药对儿童FN的有效性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头孢吡肟初始经验性治疗成人FN的有效性略优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与头孢吡肟治疗儿童F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贾雪冬 尹钊 刘克锋 康建 张晓坚关键词:有效性 安全性 麻醉性镇痛药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2008年 目的分析我院麻醉性镇痛药临床用药现状。方法对我院12186张麻醉处方统计,以DDD值作为药物利用的客观指标,按DDDs排序,对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我院常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吗啡控释片,磷酸可待因片,芬太尼贴剂6种麻醉药。盐酸哌替啶注射液DDDs居首位。结论本院麻醉药应用中存在不合理现象,亟待改进。 杜书章 张晓坚 康建 岳晓红关键词:麻醉性镇痛药 癌痛 合理用药 DDDS 中国药师药学服务转型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药师药学服务转型的工作效果,为今后开展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收集中国药师为转型而开展药学服务、并有明确服务效果评价指标的文献,包括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和非随机干预性研究(non-randomized studies of interventions,NRSI)。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相关量表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RCT 8篇、NRSI 43篇,共计51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抗菌药物的处方合理性[OR=5.17,95%CI(4.10,6.52),P<0.00001]和单药使用率[OR=2.87,95%CI(2.16,3.81),P<0.00001]、患者的依从性[OR=3.40,95%CI(1.73,6.66),P=0.0004]和满意度[OR=2.54,95%CI(1.58,4.10),P=0.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不合理处方的比例[OR=0.29,95%CI(0.22,0.37),P<0.00001]、不良反应的发生率[OR=0.17,95%CI(0.12,0.24),P<0.00001]、治疗费用和治疗时间(P<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药师开展的处方审核、用药咨询、患者用药教育、处方点评、不良反应上报等药学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这种转型符合国家对药师队伍的要求,也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保障。 陈哲 荀杨芹 马玉培 孙明扬 陈耀龙 杜书章 康建关键词:药师 药学服务 META分析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的益心舒片中多种成分定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建立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的益心舒片中多成分(绿原酸、芦丁、咖啡酸、阿魏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丹酚酸A、丹参酮Ⅰ、隐丹参酮、欧当归内酯A、丹参酮Ⅱ_A)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BEH C_(18)色谱柱(50 mm×2.1 mm,1.7μm),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2 m L/min;质谱采用ESI离子源,平行反应监测(PRM)的扫描方式进行检测。结果在优化的色谱质谱条件下,绿原酸、芦丁、咖啡酸、阿魏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丹酚酸A、丹参酮Ⅰ、隐丹参酮、欧当归内酯A、丹参酮Ⅱ_A分别在0.3~3.0、0.000 5~0.005 0、0.01~0.10、0.04~0.40、0.1~1.0、5.0~50.0、0.2~2.0、0.1~1.0、0.1~1.0、0.004~0.040、5.0~50.0μg/m L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精密度、重复性及稳定性良好;加样回收率在99%~102%,RSD均小于3%;本研究所测成分在各批次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依次为绿原酸217.80~502.25μg/g、芦丁0.50~0.59μg/g、咖啡酸8.45~13.54μg/g、阿魏酸2.61~3.56μg/g、迷迭香酸66.70~188.56μg/g、丹酚酸B 4 002.53~8 793.80μg/g、丹酚酸A 158.04~321.65μg/g、丹参酮Ⅰ 127.72~612.48μg/g、隐丹参酮75.56~285.70μg/g、欧当归内酯A 2.68~3.98μg/g、丹参酮Ⅱ_A 2 921.86~6 085.88μg/g。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且准确性好,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测定要求,可用于益心舒片中多种活性成分的快速测定;并为其质量评价提供新的科学依据和参考。 孙志 侯朋艺 周霖 姜晓芳 左莉华 刘新 贾清泉 康建 张晓坚关键词:丹酚酸A 隐丹参酮 基于UHPLC-Q-Orbitrap HRMS技术的芪参益气滴丸中主要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为更加全面、系统、快速地表征芪参益气滴丸有效化学成分谱,对芪参益气滴丸中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快速识别鉴定和归属分类。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OrbitrapHRMS)技术,ACQUITY UPLC?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乙腈(A)-0.1%甲酸水(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以实现化合物的前期分离;通过先进的Q-Orbitrap MS技术捕捉未知成分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及多级碎片离子信息,同时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和质谱数据信息进行匹配,并结合相关文献以及ChemicalBook、MassBank等数据库最终实现对中药中复杂成分的快速准确识别。结果共鉴定出53种化学成分,其中包括有机酸类14种、黄酮类10种、醌类10种、皂苷类2种、氨基酸类7种及其他类10种。结论本法可快速、准确地识别芪参益气滴丸中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为其进一步的药效物质基础、质量控制及临床合理应用等研究奠定了科学的前期基础。 刘丽伟 周霖 孙志 孙志 丁大领 聂会娟 王振辉 丁大领 秦迁 康建 张晓坚关键词:芪参益气滴丸 HRMS 皂苷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