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静

作品数:53 被引量:247H指数:10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2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菊酯
  • 10篇杀虫
  • 10篇杀虫剂
  • 9篇油菜
  • 8篇毒力
  • 7篇菊酯类
  • 7篇害虫
  • 6篇抗性
  • 5篇蚜虫
  • 5篇叶螨
  • 5篇桃蚜
  • 5篇拟除虫菊酯
  • 5篇种群
  • 5篇枸杞蚜虫
  • 5篇酶活性
  • 5篇菊酯类杀虫剂
  • 5篇除虫
  • 5篇除虫菊
  • 5篇除虫菊酯
  • 4篇幼苗

机构

  • 53篇内蒙古农业大...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重庆市农业科...

作者

  • 53篇常静
  • 29篇李海平
  • 15篇周晓榕
  • 13篇庞保平
  • 6篇孟瑞霞
  • 5篇刁青云
  • 4篇李霞
  • 4篇李艳艳
  • 4篇张丛
  • 3篇乌恩
  • 3篇张海珠
  • 3篇张薇
  • 3篇李妍
  • 2篇张鹏飞
  • 2篇韩海斌
  • 2篇李浩
  • 2篇周洪友
  • 2篇李晓静
  • 2篇贾永红
  • 2篇王振

传媒

  • 7篇植物保护
  • 5篇应用昆虫学报
  • 4篇农药学学报
  • 2篇植物保护学报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昆虫学报
  • 2篇农药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草地学报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畜牧与饲料科...
  • 2篇北方农业学报
  • 1篇内蒙古农业科...
  • 1篇草业学报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环境昆虫学报
  • 1篇内蒙古教育(...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年份

  • 8篇2024
  • 4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9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花蓟马种群扩繁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属于微小型昆虫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花蓟马种群扩繁的装置及方法,针对现有技术中耗时耗力、空间透气性、食物霉变和取用困难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呈横向排布有多个第二连接板,且相邻两个第二连接板之间...
李海平渠汇常静啜泽润陈学亮张文兵
油菜对3种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被引量:22
2020年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绿肥作物,除增加土壤肥力外,对后茬作物也有一定的化感作用。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油菜浸提液(0.025、0.05和0.1 g·mL-1)对3种作物(燕麦、玉米和向日葵)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浸提液对3种作物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显著,但对燕麦有“低促高抑”的趋势,对向日葵有抑制的趋势。油菜浸提液高浓度处理对燕麦幼苗根和茎长、玉米幼苗茎长以及向日葵幼苗根长起抑制作用,低浓度处理对玉米幼苗根茎长起促进作用。燕麦和向日葵幼苗在浸提液浓度为0.05 g·mL-1时蛋白质含量最大,玉米在0.025 g·mL-1时蛋白质含量最大,显著高于对照。3个浓度下,向日葵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降低,玉米脯氨酸含量在浓度为0.05 g·mL-1时显著高于对照。玉米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浸提液浓度为0.05 g·mL-1时最大,向日葵POD活性在浓度为0.025 g·mL-1时最大,与对照有显著差异,其余浓度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油菜浸提液浓度为0.025 g·mL-1时显著降低了燕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3种作物幼苗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加入油菜浸提液后,向日葵幼苗丙二醛(MDA)含量在浓度为0.1 g·mL-1时显著增加,玉米幼苗MDA含量在不同浓度处理下均显著低于对照。综合分析,油菜浸提液对向日葵的化感抑制作用最强,其次为玉米、燕麦。
高玉莲李睿光常静李妍李海平
关键词:油菜作物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绿肥
3种植物源化合物对杂拟谷盗的毒力及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2024年
杂拟谷盗(Tribolium confusum)是一种重要的储粮害虫,为明确3种植物源化合物新狼毒素A、百里香酚和印楝素对杂拟谷盗的毒杀作用,研究了3种植物源化合物对杂拟谷盗的熏蒸和拒食作用,以及对杂拟谷盗2种靶标酶离体活性的抑制和对3种解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新狼毒素A、百里香酚和印楝素熏蒸杂拟谷盗24 h后,致死中浓度LC 50分别为28.366、51.009、42.201 mg/L;非选择性拒食处理杂拟谷盗5 d后的拒食中浓度AFC 50分别为6.630、2.862和0.489 mg/L。3种化合物对杂拟谷盗离体AChE和ATPase活性均有抑制作用。3种化合物处理杂拟谷盗后,细胞色素P450和GST活性被诱导升高;而CarE活性降低,表现为抑制作用。3种植物源化合物对杂拟谷盗具有一定的毒杀作用,对AChE、ATPase和CarE有抑制作用,对细胞色素P450和GST活性有诱导作用。
石丹妮康鹏常静马崇勇嘎丽娃赵万凯温雅欣李海平
关键词:杂拟谷盗毒力靶标酶解毒酶
寄主植物对瓜蚜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在(25±1)℃条件下比较了5种寄主植物上瓜蚜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结果表明: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瓜蚜各龄历期、成蚜寿命、日均产仔量、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平均世代历期和种群加倍时间等均存在显著差异.瓜蚜完成1代所需时间在瓢葫芦上最长,为5.84 d,其他4种供试植物上差异不显著(5.24~5.45 d).成蚜寿命在黄瓜上最长,为20.04 d,其他4种供试植物上差异不显著(14.76~16.03 d).瓜蚜种群存活曲线在所有供试寄主植物上均为Ⅰ型,即死亡主要发生在后期,而且在黄瓜上的存活率高于其他4种供试植物.根据瓜蚜内禀增长率大小排序,寄主适合性依次为哈密瓜>瓢葫芦>南瓜>黄瓜>茭瓜.
李艳艳周晓榕庞保平常静
关键词:瓜蚜寄主植物生命表种群参数
油菜水浸提液自毒作用的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油菜水浸提液对自身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室内提取油菜水浸提液,以蒸馏水为对照,设置3个浓度(0.025、0.050、0.100 g/mL)分析其对油菜种子发芽、幼苗生长﹑主要营养物质和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油菜水浸提液0.050 g/mL和0.100 g/mL可显著降低油菜种子发芽率(P<0.05);0.025 g/mL浓度时油菜茎长表现为促进作用,0.050、0.100 g/mL浓度时油菜茎长表现为抑制作用;3个浓度均对油菜幼苗根长产生抑制作用。随着油菜水浸提液浓度升高,油菜化感综合效应表现为“低促高抑”。与对照相比,0.100 g/mL浓度可显著降低油菜蛋白质含量(P<0.05);0.050 g/mL浓度时油菜的脯氨酸含量较对照高115.39%;经不同浓度水浸提液处理后油菜的SOD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在水浸提液浓度为0.025 g/mL时油菜幼苗P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P<0.05);不同浓度水浸提液处理后的油菜丙二醛含量变化不同。【结论】油菜具有较强的自毒作用。
石丹妮冯煜琳常静李睿光高玉莲李海平
关键词:油菜水浸提液自毒作用
巴氏新小绥螨转录组SSR位点分析及开发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开发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高效氯氟氰菊酯抗药和敏感品系的微卫星(SSR)分子标记,为其抗药性基因遗传分析和抗药性品系的快速鉴定及筛选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MISA对巴氏新小绥螨转录组已注释的Unigenes数据进行搜索,高通量挖掘该螨的SSR位点。使用Primer 5.0进行SSR引物设计,随机挑选其中25对引物对巴氏新小绥螨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性和敏感品系SSR位点基因进行PCR扩增,用重复性和稳定性高的12对引物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基因表达。【结果】2个品系共获得52741条Unigenes,且SSR位点数量和分布密度一致。共筛选出5483个SSR位点,分布在4276条Unigenes中,发生频率为8.11%。主要重复类型为三核苷酸重复,占SSR总数的43.75%。共发现81种重复基元,其中单核苷酸重复基元A/T出现频率最高,占总量的19.65%。基于筛选出的SSR,共设计出4570对SSR引物,随机挑选的25对引物中有23对可扩增出巴氏新小绥螨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性和敏感品系的目的基因片段。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结果显示,巴氏新小绥螨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性品系有8个SSR基因位点的表达量高于敏感品系,其中TRINITY_DN24111_c0_g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为4.11,极显著高于敏感品系(1.06)(P<0.001,下同);有4个SSR位点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低于敏感品系,其中TRINITY_DN20624_c0_g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为0.68,极显著低于敏感品系(1.01)。【结论】巴氏新小绥螨转录组SSR位点多态性丰富,已筛选开发出的12对在巴氏新小绥螨抗性和敏感品系中表达量不同的SSR特异性引物可应用于对各地巴氏新小绥螨种群对高效氯氟氰菊酯抗药性的快速检测。
刘辉李霞乌恩常静李志平霍志家李桂英武建华
关键词:SSR高通量测序表达量
吡虫啉与三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对马铃薯桃蚜的联合毒力被引量:18
2016年
本文探讨了吡虫啉分别与氰戊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和联苯菊酯复配对马铃薯桃蚜的防治效果,为合理有效地应用复配剂对其进行化学防治提供依据。应用共毒因子法和共毒系数法分别确定了最佳药剂配伍和最佳复配比例。采用共毒因子法测定结果表明,吡虫啉与氰戊菊酯混配对马铃薯桃蚜防治有明显增效作用。进一步采用共毒系数法测定表明,吡虫啉与氰戊菊酯复配比例为2∶3时,增效作用最显著,共毒系数达276.82;吡虫啉与氰戊菊酯以6∶1复配时,表现出拮抗作用。
常静张薇李海平周晓榕
关键词:农药复配共毒系数
瓜蚜为害对寄主植物主要营养物质和次生物质的影响被引量:16
2013年
为明确瓜蚜Aphis gossypii Glover与其寄主植物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机理,本文采用蒽酮比色法、考马斯亮蓝法、磷钼酸-磷钨酸比色法及索氏回流法,分别测定了瓜蚜为害对黄瓜、哈密瓜、南瓜、瓢葫芦和搅瓜等5种寄主植物叶片内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质、单宁及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瓜蚜为害后,供试寄主植物叶片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而单宁和黄酮的含量明显上升。说明瓜蚜为害导致寄主植物营养质量下降,而次生代谢物质含量上升,从而对植食者产生诱导抗性。
李艳艳周晓榕庞保平常静
关键词:瓜蚜寄主植物营养物质次生物质
5种杀虫剂对3个种群马铃薯桃蚜ATPase的抑制作用
2017年
[目的]探寻呼和浩特和武川地区马铃薯桃蚜对杀虫剂的不敏感性与其体内ATP酶的关系。[方法]应用ATP酶测定试剂盒,分别测定了呼和浩特、武川种群马铃薯桃蚜和敏感种群桃蚜神经系统Na^+-K^+-ATP酶和Ca^(2+)-Mg^(2+)-ATP酶的活性及5种杀虫剂对各种群体内这2种ATP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 ]3个种群桃蚜的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敏感种群桃蚜的ATPase活性最高,武川种群的ATPase活性最低。5种杀虫剂在抑制终浓度为1×10^(-4) mol/L时对3个种群桃蚜离体ATP酶活性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氰戊菊酯对3个种群桃蚜离体ATPase活性抑制最强,并且对敏感种群的抑制作用高于呼市和武川种群桃蚜。[结论]呼和浩特和武川地区马铃薯桃蚜体内2种ATP酶对药剂的敏感性已明显下降。这2种ATP酶可能参与了呼和浩特和武川种群抗药性的形成。
常静李海平周晓榕
关键词:桃蚜马铃薯腺苷三磷酸酶杀虫剂酶活性
青海省门源草原毛虫取食特性及其防控经济阈值
2024年
为明确青海省门源草原毛虫Gynaephora menyuanensis的取食特性及其防控经济阈值,在室内条件下观察门源草原毛虫对8种植物的取食偏好及其取食能力;并按照不同虫口密度进行室外笼罩试验,测定不同虫口密度下门源草原毛虫造成的牧草产量损失以及不同生物药剂对门源草原毛虫的防治效果,并根据当年牧草价格、产量水平及防治费用等计算门源草原毛虫的经济阈值。结果表明:在供试的8种植物中,门源草原毛虫较喜食针茅Stipa capillata和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相对取食频数分别为0.33和0.26;4龄幼虫日取食量最高,为40.67 mg/d,5龄幼虫对针茅的利用率和转化率均最高,分别为6.61%和93.94%。将门源草原毛虫虫口密度x与牧草产量损失率y进行回归模型拟合结果显示,线性函数y=0.051x+0.083(R2=0.940)的拟合最好。田间防治结果表明,施药10 d后,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与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混合施用对门源草原毛虫的防治效果最高,为98.92%;其次为金龟子绿僵菌单独施用,防治效果达97.33%。仅用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Ps3防治门源草原毛虫时的经济阈值为49.35~57.00头/m^(2),仅用金龟子绿僵菌防治时的经济阈值为45.43头/m^(2),仅用球孢白僵菌防治草原毛虫时经济阈值为54.25头/m^(2),金龟子绿僵菌与球孢白僵菌混合施用防治时的经济阈值为90.92头/m^(2)。门源草原毛虫3龄幼虫取食量最小,根据使用药剂造成防治成本及防治效果产生差异性,建议在门源草原毛虫3龄前使用金龟子绿僵菌进行田间防治。
房文娇李霜王思宇成利王成陈秀娟石浩玉冯欣澳涂雄兵冯士骞常静任金龙王广君
关键词:经济阈值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