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克亮

作品数:31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6篇间充质干细胞
  • 6篇干细胞
  • 6篇充质干细胞
  • 5篇出血
  • 4篇羊膜间充质干...
  • 3篇凋亡
  • 3篇血管
  • 3篇帕金森
  • 3篇微血管
  • 3篇救治
  • 3篇毁损
  • 3篇毁损术
  • 3篇急诊
  • 2篇蛋白
  • 2篇电极
  • 2篇血管减压
  • 2篇血管减压术
  • 2篇羊膜
  • 2篇增殖

机构

  • 24篇郑州大学第二...
  • 7篇郑州大学第一...
  • 6篇郑州大学
  • 3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作者

  • 31篇常克亮
  • 13篇陶胜忠
  • 13篇牛光明
  • 10篇刘展
  • 8篇娄金峰
  • 6篇杜英
  • 6篇杨波
  • 6篇关方霞
  • 6篇宋来君
  • 6篇王艮卫
  • 4篇李仁锋
  • 4篇刘郑和
  • 4篇葛波涌
  • 4篇陈文超
  • 3篇卢艳秋
  • 3篇王公平
  • 3篇王明太
  • 3篇刘小军
  • 3篇曾光伟
  • 2篇陈杰

传媒

  • 6篇中国实用神经...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河南外科学杂...
  • 2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D⁃Slicer软件在桥小脑角区肿瘤的术前应用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探讨3D⁃Slicer软件在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中的术前应用,为精准手术提供较好的辅助手段。方法收集2018⁃2019年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例桥小脑角区肿瘤手术患者,术前应用3D⁃Slicer软件重建静脉窦、颅骨及皮肤等设计皮肤切口及骨瓣。结果根据三维重建结果设计手术入路均成功以最佳位置找到肿瘤,并成功保护静脉窦及脑组织。2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3D重建图像与术中实际所见基本一致。结论3D⁃Slicer软件可为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手术提供客观、准确定位,帮助理解血管神经位置,避免手术路径偏航,提高手术成功率。
岳振宇刘展王艮卫陶胜忠常克亮
关键词:肿瘤桥小脑角区乙状窦后入路术前计划
脊髓后根入髓区(dorsal rootentry zone,DREZ)毁损术治疗顽固性疼痛2例报告
目的:探讨脊髓后根入髓区毁损术对顽固性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例患者为右侧臂丛神经损伤后疼痛,男性,年龄61岁,17年前车祸外伤后右上肢肌力0级伴疼痛,局部肌肉明显萎缩,疼痛加重6年,疼痛性质为神经幻觉性疼痛,发作频繁...
陶胜忠常克亮牛光明刘展王艮卫耿晓腾
关键词:顽固性疼痛
Fe3O4纳米化颗粒标记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合适条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Fe3O4纳米化颗粒是近来发现的活体示踪剂,由于其毒性可导致标记细胞死亡,寻找合适的浓度进行细胞标记已成为活体示踪的关键。实验以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作为靶点,探讨Fe3O4纳米化颗粒标记的合适条件。方法:实验于2007-08在郑州大学完成。①细胞来源及颗粒: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由郑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杨波教授自健康产妇胎盘羊膜中提取,产妇对实验知情同意,实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Fe3O4纳米颗粒由美国Sigma公司生产,商品名:菲立磁,批号094k0788。转染剂多聚左旋赖氨酸购自大连宝生生物公司,批号033K4351。②实验方法:向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加入含10%胎牛血清、20μg/L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的DMEM/F12培养基,置于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待细胞达80%~90%融合时胰酶消化传代。取传至第3代的细胞,放入含DMEM/F12培养基的10mL培养瓶中,密度调整为1×109L-1。设立3组:单纯Fe3O4组分为4个亚组,即向培养基中分别加入终浓度为20,30,40,80mg/L的Fe3O4纳米颗粒;Fe3O4+多聚左旋赖氨酸组分为4个亚组,即向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上述终浓度Fe3O4纳米颗粒后,再加入1.5mg/L多聚左旋赖氨酸;培养基对照组,仅加入DMEM/F12培养基。各组细胞标记12h后,均更换为DMEM/F12培养基培养3周。③实验评估:分别于标记后12h、36h、1周和3周,普鲁士蓝染色检测Fe3O4纳米颗粒进入细胞情况,锥虫蓝染色检测细胞活性。结果:①Fe3O4纳米颗粒标记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效果:终浓度为20mg/L的Fe3O4纳米颗粒细胞标记率为60%,终浓度为30,40,80mg/L的Fe3O4纳米颗粒细胞标记率均为100%。单纯Fe3O4组可见少量蓝染的Fe3O4纳米化颗粒分散于细胞浆内,Fe3O4+多聚左旋赖氨酸组蓝染颗粒明显增多,部分聚集成团。②标记后细胞活性测定:与培养基对照组比较,当Fe3O4终浓度为20,30mg/L时,单纯Fe3O
王公平杨波关方霞杜英常克亮宋来君胡祥曾光伟
关键词: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FE3O4
NLRP3、Caspase-1及IL-1β水平在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2025年
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在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103例(出血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NLRP3、Caspase-1及IL-1β水平差异,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估出血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患者随访3个月,通过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预后。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外周血指标与出血量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外周血指标的预后预测价值。结果出血组NLRP3 mRNA(2.67±0.42,1.04±0.28)、Caspase-1 mRNA(1.24±0.26,0.75±0.14)以及IL-1β[(24.92±4.97)pg/mL,(13.39±2.35)pg/mL]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31.243,15.967,20.126,均P<0.05)。不同出血量患者外周血NLRP3 mRNA、Caspase-1 mRNA、IL-1β水平比较,大量出血者高于中量出血者,中量出血者高于小量出血者(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NLRP3 mRNA、Caspase-1 mRNA、IL-1β水平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血量呈正相关(r=0.646,0.585,0.604,均P<0.05)。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NLRP3 mRNA、Caspase-1 mRNA、IL-1β水平高于中度和轻度患者,中度患者高于轻度患者(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NLRP3 mRNA、Caspase-1 mRNA、IL-1β水平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r=0.607,0.522,0.546,均P<0.05)。预后不良组外周血NLRP3 mRNA、Caspase-1 mRNA、IL-1β表达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预测结果表明出血入脑室、出血量大以及外周血NLRP3、Caspase-1、IL-1β高表达是导致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NLRP3 mRNA、Cas
王艮卫常克亮耿晓腾张栋韬尹梦磊孔腾霄
关键词:出血性脑卒中白细胞介素1Β
不同时间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与脑出血患者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炎性因子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选取脑出血患者48例,登记临床资料并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不同时间段的表达。测定IL-1β、TNF-α表达:(1)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2)Westernblot法;(3)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细胞凋亡: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结果IL-1β、TNF-α的表达高峰期分别为0-24h(0,819±0.109)、13-48h(0.529±0.083),Westernblot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结果一致。TUNEL法测定神经细胞凋亡高峰期为13-48h(68.3±13.6),表明脑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与TNF-α的表达高峰完全一致,与IL-1β表达高峰也有大部分重叠,均存在时间变化规律一致性。以凋亡细胞数为纵轴、IL-1β、TNF-α表达阳性细胞数为横轴分别制作散点图。胞质IL-1β阳性细胞数与凋亡细胞数相关系数R为0.376为中度正相关,胞质TNF-α阳性细胞数与凋亡细胞数相关系数R为0.954为高度正相关,均提示有明显正相关。结论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脑组织IL-1β、TNF-α表达水平与神经细胞凋亡数一致。
卢艳秋刘小军常克亮陶胜忠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脑出血神经细胞
微血管减压术后迟发性面瘫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后迟发性面瘫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13年10月到2015年6月采用电生理检测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7例手术病人中共发生迟发性面瘫2例,...
陶胜忠牛光明刘展常克亮娄金峰耿晓腾
关键词:迟发性面瘫发病机制微血管减压术
文献传递
颅内埋藏电极在MRI阴性的难治性癫痫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颅内埋藏电极脑电监测对常规MRI阴性的难治性癫痫致痫灶的定位及手术方式、切除范围、手术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常规MR阴性,且头皮脑电图不能明确致痫灶的癫痫患者...
耿晓腾陶胜忠娄金峰常克亮刘展牛光明
术前磁共振表现与垂体瘤质地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垂体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目前多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但手术切除仍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方法主要为开颅手术和经鼻蝶手术。由于鞍区复杂的解剖结构,无论哪一种手术方法,垂体瘤的质地都是影响手术全切及手术效果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回顾性分析62例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不同质地垂体瘤的磁共振信号特征及其相关性。
李辉陶胜忠常克亮刘展牛光明耿晓腾陈杰
关键词:磁共振表现垂体瘤多学科综合治疗术前手术切除手术方法
USP9X和β-catenin蛋白在高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USP9X/β-catenin在高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分析USP9X/β-catenin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期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病理科存档的高级别胶质瘤组织标本(WHOⅢ~Ⅳ级),随访日期截止于2015年1月。免疫组化检测高级别胶质瘤组织USP9X/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分析USP9X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分级的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各种预后因子。结果 54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中,USP9X阳性患者26例,阳性表达率48.1%。β-catenin阳性患者25例,阳性表达率46.3%。不同年龄(P=0.777)、性别(P=0.783)、分化程度(P=0.793)、肿瘤大小(P=0.155)的胶质瘤患者中USP9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生存期小于1年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中USP9X的表达明显高于生存期大于1年的患者。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提示USP9X表达状况(P=0.001)、术后放射治疗(P=0.033)、肿瘤大小(P=0.049)是影响高级别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因素。COX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提示USP9X表达状况是影响高级别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子。结论去泛素化酶USP9X在高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级、肿瘤大小无关,与患者生存期的长短呈负相关。USP9X表达较弱、术后接受放射治疗、肿瘤较小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期较长。在所有与高级别胶质瘤患者预后相关的因素中,去泛素化酶USP9X的表达状况是影响高级别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子。
卢艳秋刘小军常克亮
关键词:Β-连环蛋白高级别胶质瘤免疫组化预后
PTTG、MMP-2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1年
目的探讨PTTG、MMP-2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研究其与病理分级的关系,分析二者在表达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TTG、MMP-2在正常脑组织及在不同病理级别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结果 PTTG、MMP-2在2组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阳性率随病理级别的增高呈增高趋势,低度恶性组与恶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恶性组与高度恶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在表达过程中存在正相关(r=0.504,P<0.05)。结论 PTTG和MMP-2在人脑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正相关性,PTTG可能通过MMP-2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季玉陈牛光明张鹏远娄金锋周兴常克亮陶胜忠苏芳忠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PTTGMMP-2免疫组织化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