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宇
- 作品数:26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新世纪剧坛的“跨界写作”被引量:1
- 2020年
- “跨界写作”是新世纪剧坛缓解“文本缺失”危机,实现自我救赎的重要“突破点”。从事戏剧理论研究和翻译的学者,熟谙剧场艺术的小说家和诗人,以及从事戏剧院团排演工作的导演和演员是“跨界写作”中的主力“外援”。“跨界写作”浪潮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在经典改编、故事叙述与空间调度等不同层面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但“外援”职业化趋向与“新作”改编类问题也同时凸显。“外援”唯有重塑剧作家的主体性,“新作”方可以文化的深度与灵魂的重力为新世纪剧场营造真正的未来。
- 李致宋宇
- “天国使者”心中的“和谐东方”——浅谈严歌苓21世纪的“维和叙事”小说
- 2013年
- 《金陵十三钗》和《小姨多鹤》作为旅美作家严歌苓的华丽转身,以战争、民族和生命本源为主题呈现了一幅21世纪的"维和"画卷。笔者将其定义为"维和叙事",一方面想展露严歌苓胸怀"仁爱"、善行天下的创作初衷,另一方面想凸显其"续写文明、和谐东方"的宏大构想。
- 宋宇
- 关键词:严歌苓战争
- 从《阿金》看鲁迅对现代性的反思
- 2023年
- 《阿金》是收录于鲁迅《且介亭杂文》中的一篇杂文,文中呈现的女性阿金“摇动了”鲁迅“三十年来的信念和主张”。这个穿行于上海巷弄中的女仆是一位都市漫游者与后现代女性。她的闲逛与涣散式的张望展现出身为漫游者对于现代性的反抗态度;从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角度进行解读,阿金能够以女性具体的生活方式反对惩戒凝视,拆解性别形象构建的表演性实质。对于以现代启蒙话语为基点展开对现代性的反思的鲁迅而言,阿金无疑是超越其反思现代性思想内容的存在,鲁迅对阿金的复杂感受体现了鲁迅反思现代性的限度所在,对于当下从现代化大都市文化和后现代主义视阈反思现代性也有着启发性意义。
- 苏珊宋宇
- 关键词:都市漫游者
- 宏大叙事中的情感表达——21世纪革命历史题材话剧创排的方法与策略被引量:3
- 2021年
- 21世纪中国话剧舞台上的“宏大叙事”仍然以对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演绎为主,先后出现了多部以纪念革命历史、重温革命记忆、传承革命精神、弘扬革命文化为题旨的舞台精品剧目。剧作者/导演普遍以“情感表达”作为切入革命历史题材的方法与策略,凭借对革命历史的“在场性”叙述与革命英雄的“人性化”塑造,完成了对先前剧目题旨内容趋同现象与排演模式固化问题的突破。这些基于“人文立场”与“微观视角”的创新对今后同类题材话剧的创排提供了以资借鉴的经验。
- 宋宇杨一森
- 关键词:话剧创作宏大叙事革命历史情感表达
- 诗性与真实——孙犁“白洋淀系列”小说创作风格探析
- 2014年
- "白洋淀系列"小说是孙犁的前期创作,是其对战争年代的"诗性"呈现和对人间性情的"真实"阐述。"白洋淀系列"小说所呈现的是这样一种创作风格:"革命现实"与"诗人气质"共同影响下的"自我"言说,作品中"实景"隐匿与"性情"凸显的创作技巧。孙犁在创作中的"政治氛围"与"作家审美"对其风格的形成产生了双重影响。
- 宋宇马德生
- 莫言小说创作中的身体叙事研究——以《天堂蒜薹之歌》为例
- 2024年
- 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是一部以现实为基础的小说,作者在人物职业身份的设定、形象的塑造、修辞喻体等层面有着鲜明的特点。以早期创作的小说为研究对象,针对身体叙事这一创作手法,探究身体叙事与故事中人物职业身份、主题主旨、审美意象的关系。
- 宋懿霏宋宇
- 关键词:莫言小说身体叙事
- 重构文学宏大叙事的理想主义精神被引量:2
- 2013年
- 宏大叙事是一种整体性的文学叙事,不仅注重对人类历史和现实的热切关注与深度思考,而且包含着对启蒙、道德、理想和崇高等精神价值的维护与弘扬。换言之,宏大叙事与其说是一种历史叙事,不如说它是一种历史的完满构想。然而,出于对以往政治压制文学的反拨而造成的矫枉过正;出于对文学的意识形态论、工具论等过于简单化的理解,以及对后现代理论的介绍、阐释的认知偏差,而造成的对宏大叙事的误读,再加之市场经济、消费文化的巨大冲击等,当代文学在近20年来对宏大叙事的持续解构的同时,也陷入了一种理想主义衰落的困境之中,文学的理想精神和核心价值日益远离了我们这个时代。
- 马德生宋宇
- 关键词:理想主义精神宏大叙事文学叙事人类历史意识形态论后现代理论
- 河北红色名人纪念馆“民俗化”宣传模式研究——以“李大钊纪念馆”为例
- 2024年
- 相较于全国掀起的红色旅游文化热潮,河北红色名人纪念馆的资源开发与利用仍显滞后。纪念馆宣传工作普遍停留在对名人生活图片与相关实物的“静态”展陈,缺乏对其所处地域民俗文化的深度融入。该项研究以“李大钊纪念馆”为范例,通过对其所处乐亭县民俗文化资源的深度考察与尝试运用,探索“民俗化”宣传模式对纪念馆建设工作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效能。进而,努力推进“民俗化”宣传模式在河北红色名人纪念馆建设工作中的有效运用,达到对革命历史及文化精神的当代传承。
- 童实宋宇
- 关键词:民俗化
- 旅美作家严歌苓小说的文化解读
-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旅美作家严歌苓的小说创作告别了“个人化”的书写模式,开启了对“东方文化”的全面阐释和深层挖掘。本文试图根据严歌苓的创作历程,逐步阐释其作品中的文化内涵,挖掘其作品中对“国民性”的“扬弃”,对独特的女性...
- 宋宇
- 关键词:严歌苓小说创作民族文化
- 文献传递
- 从《萧萧》到《湘女萧萧》:“萧萧”故事的版本修改与银幕呈现
- 2023年
- 在《萧萧》的初版本中,沈从文以不动声色地讲述,让万物以本源的面貌陈列在一起,描绘一幅不同于都市人的乡下人人生画像。《萧萧》的版本修改显示出沈从文不断以“现代人”的身份介入小说叙事,呈现出“现象”还原与作者的启蒙意图之间的张力。当“萧萧”的故事走上荧幕,现代启蒙话语成为了叙事的主导声音,这种创作意图与统摄性的镜头语言之间具有高度一致性。从《萧萧》到《湘女萧萧》的变化,体现了沈从文与谢飞不同的叙事方式与审美理念,也是当代读者形成多元化的湘西情结的重要原因。
- 王昭媛宋宇
- 关键词:《萧萧》